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北苑街道的結果 展開

北苑街道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下轄街道

北苑街道位於金華市義烏市區西北部,成立於2001年,是義烏的新城區之一。東臨稠城街道;南界稠江街道;西連城西街道;北接后宅街道。距國際商貿城2公里,距杭金衢高速公路互通口僅1公里,距金甬高速公路互通口3.5公里。距義烏民航機場 1公里。機場路、環城路、雪峰路、西城路、宗澤路等交通要道穿境而過;丹溪路、城中路、稠州路、綉湖路等黃金商業街都交匯於此。其中寬60米的雪峰路直通義烏國際商貿城,區域優勢得天獨厚。北苑總面積為36.6平方公里。人口130237人(2010年)。有漢、土家、苗、傣、彝、回、布衣、朝鮮族等民族。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街道,北苑的包容性和發展性,註定了大家能和睦相處,共同在北苑這片熱土上創業、生活。

歷史沿革


街道辦事處以園區為名。轄區原屬稠城鎮,在鎮區新建工業園區,稱北苑工業園區。清時屬永寧鄉十三、十四都,民國時分屬友聯、香源、柳和等鄉及稠城鎮,1950年分屬柳青、鳳凰、崮山、黃楊梅、前洪、橫塘等鄉及稠城鎮,1956年分屬柳青、前洪、楊村等鄉及稠城鎮,1961年成立柳青、前洪、楊村、稠城4個公社。1983年分屬柳青、前洪、楊村等鄉及稠城鎮。
1992年4月,柳青鄉(駐柳村)轄柳一、柳二、柳三、后明塘、塘坦、高橋、楊街、遊覽亭、青溪、新后傅、何麻車11個行政村;前洪鄉(駐前洪)轄前洪、王金、萬村、樓宅、茂后、下倉、上連樹、星火、宇宅口、畈東10個行政村;楊村鄉(駐沈村涼亭)轄楊一、楊二、楊三、黃楊梅、季宅、沈村、留雅、稠關、城店、大水畈、官清畈、松門山、貝村、龍回、黎明、八角井、下門、樓下村、后申塘、諸宅20個行政村。
1992年5月,柳青、前洪、楊村等鄉併入稠城鎮。2001年,設立北苑街道,以原稠城鎮的部分地域範圍(沈村等35個村和樓店、鐵西、幸福等3個居委會,即原柳青、前洪二鄉及城北一部分)為其行政管理範圍,轄3個居民區、35個行政村,辦事處駐丹溪北路,界線為:城中西路—宏業路—03省道—與城西鎮交界—與后宅街道交界—義浦路—鐵西路—浙贛鐵路—城中西路。
2010年末,轄幸福、建設、迎賓、復興、四季、丹溪、何麻車、石橋頭、下倉、留雅、黃楊梅11個居委會(其中6個社區、5個居民區),沈村、季宅、曹道、蓮塘、前洪、萬村、茂后、樓宅、畈東、青溪、柳一、柳二、柳三、高橋、楊街、塘坦、后明塘、下山頭、王高畈、金山腳、上連樹、宇宅口、新后傅、遊覽亭、上里角塘、下里角塘26個行政村。【2010年12月20日,市政府批複(義政發[2010]124號)同意:撤銷下倉居委會(下倉、上馬青、下馬青三個自然村),成立擁軍社區;撤銷何麻車居委會,成立望道社區(註:擁軍社區、望道社區組建工作到2010年底未完成)】

地理環境


區域位置

東臨稠城街道;南界稠江街道;西連城西街道;北接后宅街道。

自然氣候

境內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空氣濕潤,冬夏季長,春秋季短。年平均氣溫17℃。月平均氣溫以1月最低(4.6℃)、7月最高(29.2℃)。極端最低氣溫-10.7℃、極端最高氣溫40.9℃。年平均無霜期為246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為1344.1毫米。年平均日照為2041小時。7月多西南風,8月多偏東風,1~6月和9~12月多偏北風。

自然資源


北苑街道北有群山,南有秀水。西北部的群山為金華山支脈,有五峰山、筆架山等。土質以紅壤土為主,還有部分岩性土。境內坡腳、丘陵多以種植桃、李、柑、茶葉等,還有多種樹木和花草。野生動物主要有黃鼠狼、野兔、布穀鳥、麻雀和蛇類等。礦產有花崗岩等。

行政區劃


義烏市轄街道。位於市境中北部,主城區西北,東鄰稠城街道,南靠稠江街道,西連城西街道,北接后宅街道。面積36.6平方千米。轄6個社區、5個居民區、26個行政村。

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人口130237人。
根據義烏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分鎮(街道)常住人口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北苑街道常住人口為242594人。

民族

有漢、土家、苗、傣、彝、回、布衣、朝鮮族等民族。

交通


距國際商貿城2公里,距杭金衢高速公路互通口僅1公里,距金甬高速公路互通口3.5公里。距義烏民航機場1公里。機場路、環城路、雪峰路、西城路、宗澤路等交通要道穿境而過;丹溪路、城中路、稠州路、綉湖路等黃金商業街都交匯於此。其中寬60米的雪峰路直通義烏國際商貿城,區域優勢得天獨厚。

社會


建設進程
截止2007年底止,北苑街道正處於農村向城市轉換的過渡階段,街道內居委會、村委會並存,社區與工作片並存。2001年街道成立后,設柳青、前洪、城北、幸福4個社區管理中心,后因管理需要,將原城北社區和柳青社區撤併為柳青工作片,原幸福社區和前洪社區撤併為前洪工作片,設立了幸福、建設、迎賓三個社區。2004年,設立了復興社區。由於街道建設和擴展,2007年又設立了丹溪社區和四季社區。2001年,復興、何麻車撤村建居,復興、黃楊梅、何麻車、大三里塘、小三里塘農轉非戶口4000餘人。北苑街道的社區建設一直走在全市的前列。2005年復興社區獲浙江省文化體育先進單位,浙江省全面建設小康示範單位,金華市全面建設小康示範單位,金華市首屆十佳“魅力村莊”,義烏市“雙建設”示範單位。2006年,復興社區成功申報了全國文化先進社區。

旅遊


境內的洪巡溪和綉川分別來自筆架山與五峰山。白水繞青山,註定了北苑的蓬勃生機。洪巡溪經柳村一段稱柳水,昔楊果暢公祠台門聯為“鳳山來脈遠,柳水發源長”,說的就是這段河水。

洪巡溪

北苑街道[浙江省義烏市北苑街道]
北苑街道[浙江省義烏市北苑街道]
洪巡溪主幹溪流全長約7.5公里,支流有17條,其中一條來自北苑街道柳青、前洪等地,其餘16條都在後宅街道境內,彎彎曲曲,向東北進發,最終經三里店村奔浦陽江而去。

綉川

秀川又名綉湖,位於義烏市人民政府西側。原是一個很大的湖泊,有數頃之廣。四周群峰環繞,雲霞掩映,景色如綉,所以取名為綉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