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軍

海軍政治部創作室專業畫家

現為海軍政治部文藝創作室專職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創會理事、北京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名家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書畫藝術產業聯盟副主席、中國長城書畫院理事、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文化部青年聯合會美術工作委員會委員。作品曾多次獲獎或被國家各級美術館、博物館、駐外使領館及個人收藏。中國畫代表作有《破曉》、《趕海》、《報警》、《姊妹》、《火紅的歌謠》、《海風》、《長航日誌》、《雪海國魂》、《惠安女》等。其作品入編各類大型畫集及專業刊物百餘部。出版有《中國畫名家藝術研究·王利軍寫意人物》、《王利軍中國畫選》、《中國當代實力派畫家·王利軍》、《美術家王利軍》、《當代中國畫學術論壇推薦藝術家·王利軍藝術創作狀態》、《中國畫家精品粹編·王利軍水墨人物》等畫集多種。

人物經歷


王利軍
王利軍
1962年12月26日生於河北樂亭,1980年入伍,歷任文書、電影放映員、美術員,專業創作員等職。曾先後就讀於大連海軍政治學院政治系,上海華東師大中文系本科班,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第一工作室碩士研究生課程班水墨人物專業。擅長國畫人物兼及山水、花鳥、書法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理事、北京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愛國擁軍書畫院院務委員,北京美術家協會丰台美協副主席等。現為海軍政治部文藝創作室專職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長城書畫院理事、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文化部青年聯合會美術工作委員會委員、2010年被評委當代30位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人物)畫家。

主要成就


1986年5月作品《島城秀色》獲”青島市首屆青年文學藝術大獎賽”金獎
1986年10月作品《蘭色狂想曲》參加海軍第三屆《萬裏海疆》畫展
1989年10月作品《錨》參加“紀念海軍誕生四十周年《海之詩》美術作品展。
1991年6月作品《先驅》榮獲“紀念青島市建置100周年“三養杯青年美術大賽”金獎
1992年8月作品《闊海》參加“紀念建軍65周年全軍美術作品展覽”
1992年11月作品《小島》獲海軍第五屆“萬裏海疆”畫展佳作獎
1993年12月作品《島城春早》參加香港“93`中國美院、畫院中青輩畫家作品回顧聯展”並被其收藏
1994年11月作品《海之子》參加“全國第八屆美術作品展覽”
1994年12月作品《島城春曉》參加澳門“東方國際名家、教授書畫邀請展”並被其收藏
1994年6月作品《碑》獲“紀念甲午戰爭100周年國際書畫藝術大賽”優秀獎
1995年6月作品《驚濤拍岸》、《海風》在香港“收藏家畫軒”展出並被其收藏
1995年8月作品《逐日》獲“95`中國體育書畫大展”佳作獎
1997年3月作品《破曉》獲“全國首屆中國畫人物畫大展”優秀獎,並獲“97'海軍金錨文藝創作獎”二等獎
1997年8月作品《鏈》獲“全軍第九屆美術作品展覽”優秀獎,並獲“97'海軍金錨文藝創作獎”二等獎
1998年3月作品《任重道遠》參加“緬懷周恩來誕辰一百周年全國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
1998年8月作品《期盼》參加“首屆中國詩、書、畫名家邀請展”
1998年10月作品《姐妹》獲“‘老蓮杯’全國中國人物畫大獎賽”一等獎
1998年12月作品《紅星引路》獲“抗洪精神贊—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優秀獎
1999年5月作品《趕海》獲“當代中國青年書畫展”一等獎
1999年7月作品《警報》獲“紀念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全軍美展”優秀獎,並參加“全國第九屆美術作品展覽”
1999年9月作品《警報》獲“慶祝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全國詩人、書法家、畫家作品大展”銀獎,並被收藏
1999年9月作品《惠安女》獲澳洲“當代中國名家書畫展”國際藝術沙龍獎並被收藏
1999年12月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
2000年8月作品《火紅的歌謠》獲“2000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
2001年3月作品《歲月如歌》獲“新時代中國畫作品展”銅獎
2001年4月作品《風箏》、《惠安女》參加“新世紀中國畫名家精品展”
2001年8月作品《放飛》獲“2001年中國畫作品展”銅獎。並獲“2001海軍金錨文藝創作獎”二等獎
2002年5月作品《奪標》獲“2002年迎奧運全國中國畫大展”銅獎
2002年6月作品《盼歸》獲“‘西部輝煌’全國中國畫作品提名展”銅獎
2002年7月作品《潛水兵》獲“2002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銅獎
2002年8月作品《重潛》、《海風》參加紀念建軍75周年“第十屆全軍美術作品展覽”
2002年11月作品《水墨構成》參加“中央美院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優秀作品展”
2002年11月作品《惠風和暢》獲“首屆小精品中國書畫創作大獎賽”銀獎
2003年5月作品《火線》(合作)參加“永結同心”全國主題藝術展
2003年8月作品《海風》參加“第二屆全國中國畫展”
2003年8月作品《惠安女》獲“2003全國中國畫提名展”銅獎
2003年9月作品《抗聯戰士》參加“第二屆中國美術‘金彩獎’全國美術作品展”
2003年12月作品《火火的歌謠》參加“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全國百位知名國畫家特邀作品展”
2003年12月作品《惠風和暢》參加“中、法文化年當代中國畫作品展”赴法展出
2004年1月作品《放飛》參加“中、日、韓國際亞細亞畫展”
2004年4月作品《收海》參加“2004年‘菜鄉情’全國中國畫作品提名展”
2004年5月作品《惠風輕輕》、《汛海》參加“當代中國畫名家邀請展”
2004年6月作品《惠風》參加“中韓著名畫家作品交流展”

藝術評價


藝道酬勤:譯王利軍的繪畫藝術,在藝術的道路上,可概括為一個“欲”字。“欲”即是慾望,崇高的慾望是藝術家大美理想之追求,也是他們先天藝術潛質的張揚。具體可歸納為三個方面:一是志趣,二是勤奮,三是人格力量。
志趣是興趣、意志綜合之簡稱。興趣即是愛好,興趣的潛在能量可以把人的聰明才智轉化成最大的奉獻。在任何事業中只有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導致實踐智商開發機制的存在,如果沒有興趣愛好便找不到愛好和事業的契合點,就不可能施展個人的天分才能,而人生的價值更無從談起。
詮釋畫家王利軍的繪畫藝術成長道路,可以窺探出他有先天潛質歷練的智商,那便是興趣和意志力。利軍從一個農民的兒子到成為一名海軍戰士,又從一個水兵成長為一名畫家,完全是由於他對繪畫有極強烈的興趣追求,因此,繪畫藝術能如同磁石般地吸引力潛在他的靈魂中,這種嗜好一旦有了機遇,便會萌發出無窮的創造力。利軍入伍后,利用業餘潛心研究繪畫,從不淺嘗輒止,認定終生獻給繪畫藝術,經過幾十年努力,終於實現自己的夢想。
古人說:“有志者事竟成”,智者是意志力,它是事業開發永不終止的精神保證。所以,光有興趣還不夠,必須有意志力的配合,才能始終如一地完成藝術創造之大業。否則,易會產生“見異思遷”,“這山望著那山高”的浮躁情緒,到頭來一事無成。在現實生活中,只有把意志力和志趣緊緊結合在一起,終能有所成就。利軍最值得佩服的就是他能把二者天衣無縫地結合起來,堅持藝術成功之道,從而,天機自得地把他的人生最佳選擇推向命運的制高點。
前蘇聯大文學家高爾基說過:“天才就是勤奮”。藝術史證明,古今中外那些成功的大家,必是一個遠大理想之追求的勤奮智者,因而,能做到百折不撓地奮鬥終生。藝術之規律告誡從道者,即是從藝終生,其成功者甚少。各朝代如元四家、明四家、清代也只有石濤、八大、鞏賢等少數人在藝術史上留名,可見古人提倡“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頭懸樑錐刺股”等煉獄般地去實踐其胸懷宏志,被稱為藝術家的座右銘。藝術大師齊白石說過:“畫道寂寞,非一意專心者不能精也”。他用“三日未作畫,筆無狂態”,“一息尚存要讀書”,“鐵柵三間屋,筆如耕田忙,硯田牛未歇,落日照東廂”等詩言勉勵對照自己;大師李可染先生題齋號“師牛堂”勉勵自己要學老黃牛的勤勞精神,又刻印“廢畫三千”銳意地提升藝術創造的層次。總言之,世上沒有生而知之,只有學而知之。只有依靠辛勤的勞動,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
畫家王利軍在部隊除了完成本職工作,課餘時間從不休息,孜孜不倦地學習書畫,從自學、拜師論道,到進解放軍藝術學院以及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碩士研究生課程班學習,一直辛勤地耕耘自己的藝術家園。他是用深挖坑,廣積水的韌勁,把自己推向了專業畫家之路;把自己對藝術的領悟性、虔誠性融會在創造的實踐中,使其作品達到學術性、經典性、當代性。利軍用“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全方位學養武裝自己,把總覽人生、社會、自然生命本質意義提升至作品的精神含量,構建起中國畫筆墨的力度、厚度、深度之三元素。他把繪畫藝術的形式美,包括語言符號,造型、色彩、構成等統統地納入構建本體工程,使自己的繪畫創造走向符合藝術法則、規律的主觀狀態。
藝術是創造的實踐,而創造是體現自我化。王利軍的初踏藝術之門就進入創造,所以,他的思想、觀念、形式語言較早地凝聚了個人的審美趨向。從他的畫作《警報》、《海風》、《破曉》、《濤聲漸遠》等作品中透露出陽剛、力量、氣勢之美;給人以大美之神的感染力,並用作品的深度,外延的廣度,去豐富觀者的聯想,締造出畫中有詩境,畫外看余意的美學精神家園。
從事繪畫藝術的實踐者都深深知道,畫實易,畫虛難。虛實兼收故能生輝。所謂虛者動耶、活耶、生命耶。利軍在構建空間造型中非常有獨到之處,充分運用知白守黑的道義,在虛中設立許多空白的畫眼,構成滿紙皆活的藝術律動,因而,這種主觀化的創意給他作品帶來勃勃之生機。
“功夫不負有心人”,多年來一直在繪畫創造苦奮的王利軍,已積下了累累碩果。其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全軍展覽,有的作品被國家收藏、出版。現為海軍文藝創作室專業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理事、北京美協理事、一級美術師。
藝術大師黃賓虹說:“畫品至高根於人品……畫以人重,藝由道崇”。自古以來衡量藝術之高下,都以人品而論,常言道:文藝作品是藝術家心靈的反映,所以人品是衡量作品的尺度。歷史上那些大藝術家都把養氣、修德作為必修之課,把主體人格作為藝術創造工程的重中之重,終生不殆。
畫家王利軍生來聰慧、質樸、真誠正直,勤奮好學。已形成具有美學高度的人格魅力,並深深地潛在他的骨子裡,實踐在藝術創造的行為中。因而,他能在50歲之前就進入藝術殿堂,成就卓著,為中國畫壇所矚目。但畢竟藝術人生任重道遠,我相信有他這種藝術之天賦,必將取得更大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