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第181師
江蘇武警第181師
江蘇武警181師番號由8720部隊,及下屬的8721部隊,8722部隊,8723部隊,8724部隊組成。內衛、機動師一般都是從陸軍乙種師改編轉至武警序列,屬於內衛的一支重要特殊地位特殊使命的部隊。武警只有機動師才直接照搬陸軍的師/團/營/連 體制編製。其他武警部隊都是以總隊/支隊/大隊/中隊來編製命名。
江蘇武警181師番號為8720部隊,及下屬的8721部隊,8722部隊,8723部隊,8724部隊組成。內衛機動師一般都是從陸軍乙種師改編轉至武警序列,屬於內衛的一支重要特殊地位特殊使命的部隊。
1949年1月,華北軍區第13 縱隊第37旅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1軍第181師。我師前身是1944年9月6日由太行軍區第3、35團組建的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1945年2月改編為河南軍區第1支隊,10月改編為中原軍區第1縱隊第1旅,1946年10月編入華中野戰軍為第13旅,1947年1月改稱華東野戰軍第1縱隊獨立師,1948年2月編入新組建的晉冀魯豫軍區第13縱隊為第37旅,5月改稱華北軍區第13縱隊37旅。我師即著名的“皮旅”,中原突圍時在旅長皮定鈞的率領下,擔負吸引敵軍主力,掩護中原軍區主力向西突圍的光榮任務,在掩護主力西進轉移后孤軍東征,以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突破敵軍的封鎖包圍和堵擊,跨越層巒疊嶂的大別山,輾轉24個晝夜,行程1500餘里,大小戰鬥23次,以完整建制勝利到達蘇皖解放區。隨後,參加了淮陰保衛戰、第一次漣水保衛戰和孟良崮、臨汾、晉中、太原、扶眉、秦嶺、解放成都等重要戰役戰鬥,轉戰中原、華東、華北、西北四大戰場,戰功卓著,是18兵團主力師。1951年3月181師調入第60軍入朝參戰,殲敵16754人。1953年9月回國。1954年12月底開始,擔任軍事學院、總高級步校的演習、示範任務。1960年4月至1970年11月,擔負迎外任務。1969年12月改番號為陸軍第180師。1985年1月恢復第181師番號。同年9月,陸軍第60軍與陸軍第1軍合併整編為陸軍第1集團軍,181師調歸第1集團軍建制,執行北方乙種步兵師編製。1996年,改隸武警部隊建製為武警第181師,轄武警第541(老虎團)、542、543、711團。2005年,武警542團政委丁曉兵被武警部隊評為第八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2006年12月,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保持英雄本色的忠誠衛士”榮譽稱號。
南京軍區 獲獎1次
1991學習好八連活動 ·學習好八連模範連 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