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水穴

腎水穴

操作:用推法。分補腎、清腎2法。自指尖推向指根為補腎;反之為清腎。

概括介紹


部位:小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屬線型穴位。
操作:用推法。分補腎、清腎2法。自指尖推向指根為補腎;反之為清腎。但古書記載的清補法與此相反。次數:1000~2000次(5~10分鐘)。
作用:補腎益腦,益氣養神,納氣定喘+溫下元,止虛火
以上摘自:趙鑒秋 幼科推拿三字經派求真 92年第一次印刷版。
趙鑒秋沒有註明古書記載是哪本或哪些古書!
在小指指端(掌面),旋推為清,直推(向指尖方向)為補,本穴只宜補不宜清,補腎水有健腎、健腦、壯骨作用,亦可退熱、消炎、鎮靜、安神
以上摘自周爾晉在第二屆全國叉形法研討會的發言。
周爾晉採用是古法。最早出自清夏禹鑄幼科鐵鏡。
夏禹鑄認為前人的著述有些是錯誤的,在幼科鐵鏡中夏禹鑄定義為:
大拇指面屬脾;
“曲補”就是“旋推為補;
五指指根為上,五指指尖為下;
男女都推左手;
四臟俱推上(幼科鐵鏡指根為上)為補。下(幼科鐵鏡指尖為下)為瀉;
腎與四臟相反,即“推上為清下補之(請注意理解夏禹鑄幼科鐵鏡定義的上下之分,幼科鐵鏡指根為上、指尖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