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皮影
長沙皮影
清光緒以前,皮影戲的影人是用牛皮鏤空製作的,花紋粗糙,也無色彩,後來經過藝人努力,改用7層皮紙做的襯殼來製作,並雕刻出各種花紋,著上色彩,同時根據故事中的影人形象,配有人物臉譜。影人一般7寸左右。
長沙皮影戲用湘劇和花鼓戲唱腔,一般為三人班,3人都具有吹打彈唱的藝術能力。演出方式有整本和散句之別。整本必加登場戲;散句必加雜戲。解放前,長沙廟宇甚多,大廟及會館都建有戲台。在這些地方,長沙皮影戲常演壽期戲,如二月初二的土地戲,三月十五的財神戲等。另外,在街巷鄉間,如某家失火,就演兩本影子戲以謝火神;農村秋收后,就演“禾苗戲”。農閑時,就演整本,一家一本,一個屋場連一個屋場,連續演一個多月。整本的節目主要有《封神榜》、《水滸傳》、《岳飛傳》、《楊家將》等。散句的節目有《五更勸夫》、《山伯訪友》、《小姑賢》、《哪吒鬧海》等。藝人在演這些散句時,必加雜戲,即選取一些發生在觀眾中的趣聞秩事,編排成戲,插在中間演出。由於長沙皮影戲製作和演出簡單,戲中內容又多為老百姓喜聞樂見,因而深受城鄉群眾歡迎。著名劇作家田漢曾說:“影子戲是我接觸戲劇的起點。”早在前清時期,皮影戲就已遍布長沙城鄉。南門裡仁坡有“鳳凰班”;北門頭卡子有“連興班”;黎家坡有“菊興班”;府正街有“同興班”,共有60多塊戲牌,500多名藝人。民國初年,長沙有“天益”、“秀雅”等40個皮影戲班,400餘名藝人。抗戰時期,田漢組織皮影戲藝人參加抗日救亡宣傳。
解放后,長沙皮影戲著名藝人何德潤等參加了省木偶皮影藝術團,他為主創作的《龜與鶴》、《差不多》等劇目,在1956年布加勒斯特第三屆國際木偶節上,榮獲最佳演出獎。現今長沙地區尚存皮影戲班100來個,藝人40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