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孟家山的結果 展開

孟家山

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孟家山

孟家山又稱家山、嘉山,為武陵余脈,東控洞庭湖,西扼澧水,南枕綺麗田園,方圓2平方公里,山高147.07米。嘉山南麓一里許是聞名遐邇的孟姜女的生地,其“孟姜故宅”的古碑現存澧縣文管所。

目錄

正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嘉山因孟姜女而成為世人仰慕的名勝之地。據清同治六年郭青的《孟姜山志》記述,秦之前嘉山名謂翠麓,自姜女千里迢迢尋夫不得,哭斷長城,滴血辨認范喜郎屍骨,負夫骨返家面死於途中的陝西同官,鄉鄰為其真情所感動,故改名孟姜山,俗稱孟家山,民間忌諱“夢”字,孟與夢同音,鄉人多隱去“孟”,簡稱“家山”。明弘治年間(1488—1505)兩部尚書李如圭系澧洲人,為彰嘉姜女之貞魂,易名嘉山。
孟家山長四里許,南北狹窄且坡陡如梯,宛若屹立在澧水與洞庭湖交匯處的巨牛,而且東北就取名牛背岡,南側謂馬鬃嶺。嘉山頂峰有塊坦蕩的平地,名天坪,古人為了紀念孟姜女,在這裡修建了姜女祠,亦稱姜女廟,坐東朝西,走進頭門,依次是前殿、大殿、後殿、殿堂,左右是廂房、耳房,林林總總30餘間。祠堂累毀累修,1954年1月,復毀於大火。
祠前有望夫台,傳為孟姜女企盼丈夫回歸的駐足之地,側有鏡石,環牆四周綉竹蓊鬱,古人又稱刺竹,破碎如絲,“葉皆為玉縷,俄而複合”,傳說是姜女針黹時念遠所為。因此竹罕見而被清人編人《湖南方物志》。
孟家山南坡有一眼水井堪稱奇觀,歷經千載水盈不涸,相傳姜女在井中沐浴時被暗藏在樹上的范郎窺見而結為秦晉,自此名為澡井。據說戀人飲澡井之水,永結情嗉,喜賜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