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克希爾大會戰
邦克希爾大會戰
目錄
【名稱】邦克希爾大會戰
【類別】油畫、名畫
【年代】作於1786年。
【作者】約翰·特朗布爾
【屬地】耶魯大學特朗布爾美術畫廊
【簡介】
美國在1775年的獨立戰爭以前,其本土美術已有漫長的醞釀歷史,獨立戰爭似乎成了這個國家的文化史的分界線。因為戰爭一結束,美國的文學藝術便隨同新國家的建立,出現了第一次繁榮。這一繁榮竟延續到19世紀10年代初的美英戰爭(1812~1814)年代。作為這一歷史事件的實地記錄者,重要的油畫家就數約翰·特朗布爾(一譯"特拉姆巴爾")了。
約翰·特朗布爾(1756.6~1843. 11)是一位描繪獨立戰爭中的英雄業績的歷史畫家。在他的畫上充滿著豪邁的英雄氣概,觀者能從中體會出美國歷史人物的偉大精神。特朗布爾最初是去波士頓、倫敦等地學畫的,曾向美國畫家斯特學畫。少年時代因傷了左眼,以致後來他的油畫往往小幅的比大幅的要好一些。他也曾進哈佛學院念過書,後來又從事中學教學工作。1775~ 1778年間,參加獨立戰爭,在約瑟夫·斯潘塞將軍的部下服役,后又任過華盛頓的副官,跟隨霍拉曉·蓋茨將軍,官升至上校銜。
1800年,特朗布爾同一位業餘畫家、英國女子薩拉·霍普·哈維結婚。他的作品大部分作於1786~1795年間,其間也給人畫過一些肖像,如《參議員伊扎特》(1739年作)等。其油畫技法堪稱精美嫻熟,形象生動正確,越是尺幅小的畫面,越富有表現力,人們管他的油畫叫袖珍畫。其中最著名的歷史組畫有《邦克希爾大會戰》(1786年作)、《在特蘭頓俘獲漢撒士兵》(1786~1790年作)、《獨立宣言》(1786~1794年作)等。這些畫人物眾多,場面壯觀,畫面洋溢著勝利在望的激情,展示解放戰爭中新國家的全部領導者的形象,尤其是這一幅作於1786年的《邦克希爾大會戰》,藝術處理更富推敲些。
邦克希爾在波士頓附近(現為邦克希爾空軍基地),1775年6月中旬,美國的革命軍隊,曾在這塊高地一天中擊退了英軍三次進攻,激戰場面極為壯烈。畫上,革命軍的最後高地已經失守,英軍大批沖了上來。但在敵人面前,這些被包圍的戰士無所畏懼,顯示出不屈服的姿態。一個站著繼續緊握手中的槍,把一個衝上山來的軍官打死。另一個戰士扶起受重傷的戰士,衝上來的敵軍上前想用刺刀殺死受傷的戰士,被受傷的兵士大聲喝住。穿著紅色軍裝的兩個軍士的後面,有一剛剛中彈的敵軍,他就是在此之前最先衝上高地並被守軍打死的軍官,英軍正把他扶住。全畫給人以明白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