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殷鑒的結果 展開

殷鑒

中共早期領導人

殷鑒(1904~1937),又名東山,化名黃建純。回龍山鎮殷家樓人。

1919年,殷在八斗塆浚新學校讀書時,受林育南、張浩等人的影響,嚮往革命。1920年春,跟隨林育南、陳潭秋在武漢開展革命活動,后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北平省委書記。1931年6月初,由於叛徒出賣遭逮捕,被關押在北平憲兵司令部監獄,經過兩個月嚴刑審訊,殷被判處死刑,后改為有期徒刑14年。1936年10月16日出獄。

由於長期監獄生活的折磨,嚴刑的摧殘,使殷的體質極其虛弱,加上腿部丹毒惡化,於1937年4月逝世。

人物生平


學生時代

殷鑒(1904~1937),又名東山,化名黃建純。回龍山鎮殷家樓人。
1919年,殷在八斗塆浚新學校讀書時,受林育南、張浩等人的影響,嚮往革命。
1920年春,還在學生時代的殷鑒,便跟隨林育南、陳潭秋在武漢開展革命活動,后加入中國共產黨

留學俄國

1926年春,殷受黨的派遣,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曾在列寧墓前宣誓:要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戰鬥不止。
1930年回國到上海,在黨中央機關工作。
1931年1月,被任命為上海市滬中區區委書記。同年4月,又受黨中央委派到北平重建河北省委(原順直省委)。這時,省委機關從天津移駐北平,殷擔任省委書記。

叛徒出賣

1930年6月初,由於叛徒出賣遭逮捕,被關押在北平憲兵司令部監獄,經過兩個月嚴刑審訊,殷與薄一波胡錫奎等人被判處死刑。8月上旬,殷等29名“政治犯”被押到陸海空軍副總司令行營(張學良任副總司令)軍法處,殷與薄一波等密商,利用張學良與蔣介石的矛盾,開展反供鬥爭,果然奏效,將死刑改為有期徒刑14年。
“九·一八”事變后,張學良將殷等政治犯押進“北平軍人反省分院”,通過“審查、傳教”,強迫他們寫“反省”,進行“攻心戰”,企圖迫使共產黨人變節自首。為了團結戰鬥,殷與薄一波研究,成立獄中黨支部(當時叫幹事會),殷擔任支部書記。
1932年8月,殷在洗澡時跌倒造成腿部骨折,住進病號囚室,薄一波接任支部書記。
1933年3月,日軍進攻山海關,張學良被蔣介石調走,何應欽“坐鎮”北平,利用叛徒、特務對政治犯進行“審查”,殷鑒等人拒絕在《反共啟事》上簽字,使敵人的陰謀未能得逞。
1934年12月,黨支部領導大家開展絕食鬥爭,迫使當局改善獄中條件,又獲勝利。
1935年3月,敵人派兩名喬裝“犯人”分別打入南北監獄進行刺探,竊獲獄中支部活動的某些情況。4月,國民黨特務頭子吳振廷將重要政治犯釘上大鐐,關進死囚,並向南京政府呈文,擬將殷鑒、薄一波、劉瀾濤、安子文、胡錫奎等槍殺。未待南京方面批複。《何梅協定》出籠了,何及憲兵司令部撤離北平,殷等才倖免於難。

被救出獄

1936年春,劉少奇主持北方局工作,為營救被關押的共產黨人,作了大量的工作,終於使57位共產黨人(包括殷鑒)於10月16日全部出獄。出獄后,組織上即安排殷住北平“法國醫院”治療。
由於長期監獄生活的折磨,嚴刑的摧殘,使殷的體質極其虛弱,加上腿部丹毒惡化,於1937年4月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