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魯堡

寧魯堡

徠寧魯堡,位於山西省左雲縣境內。原名寧虜堡,是明長城大同鎮關堡。“虜”字來源於外族入侵,明朝時候將侵略長城以南地區的蒙古族大軍稱為“虜”。一個“寧”字,則反映了一種迫切願望與長久目標。

概況


寧魯堡
寧魯堡
明朝嘉靖年間,蒙古貴族率兵由此入犯,擄掠無數,明朝吃了大虧,所以趕緊亡羊補牢,撥了大量的國庫銀子在包括寧魯口在內的各處邊防修築城堡。

歷史


寧魯堡
寧魯堡
據《三雲籌俎考》載,為嘉靖二十二年(1543)土築,萬曆元年(1573)磚包,堡城“周二里七分,高三丈七尺”。嘉靖年間,蒙古貴州曾率兵由此入犯。寧魯堡只向南開有一門。今東、西、北三面將城牆掘成豁口通行。城牆包磚雖早被拆光,但整體堡城尚存。
寧魯堡口明稱“寧虜堡”,是“外五堡”之一,本堡周二里七分,高三丈七尺。東至威魯堡20里、北至邊牆5里、西至破虎堡30里、南至三屯堡35里。寧魯堡口屬大同鎮左衛道所轄北西路。駐守備、座堡各1員,把總2員,官軍607名,馬騾297匹頭。寧魯堡分邊11里3分,邊墩18座,火路墩11座。

周邊


長城由八檯子轉西北方向,隨山勢蜿蜒向上。過八檯子,跨牆有鎮寧樓居河東坡之下,河床處原設有鎮寧口。此樓是長城由河北入山西以來保存最好的一座,是一座條石砌基、青磚砌牆的空心敵樓。樓南有門,門額上嵌有石匾,陰刻楷書"鎮寧"二字,匾外四周有磚雕圖案。券拱門石框上原雕有花飾,今已殘斷僅存局部。鎮寧樓分上、下兩層,下層由南門進,有梯道可通上層;上層東西各四箭窗,北有三箭窗,南有一小門居兩箭窗中。樓為迴廊結構,頂大部分已坍,頂上原有鋪房為仿木結構,今毀。鎮寧樓的長城內側有一座五十米見方的黃土夯築的圍城。圍城南牆現尚存一座磚券拱門。

景點信息


地址:山西省左雲縣境內
門票:無
開放時間:全天
交通:寧魯堡位於縣城北19公里,北距長城2.5公里。大同西門外汽車站每天有多班直接到左雲縣的公交,然後再打車前往寧魯堡,大約一個小時就可以到達,價格根據情況來談。
周邊景區:徠八檯子村 威魯堡 破虎堡 三屯堡 邊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