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美洛西林的結果 展開

美洛西林

兒科用藥

簡介


● 通用名:美洛西林
● 別名:磺唑氨苄青霉素鈉、Baypen、Mezlin
● 商品名:美洛林、諾美、諾塞林、拜朋
● 英文名稱:Mezlocillin

美洛西林是什麼葯


● 美洛西林是一種青霉素類抗生素,用於治療敏感細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美洛西林在兒科有哪些用途


● 主要用於治療大腸埃希菌、腸桿菌屬、變形桿菌等革蘭陰性桿菌中敏感菌株所致的呼吸系統、泌尿系統、消化系統、婦科和生殖器官等感染,如敗血症、化膿性腦膜炎、腹膜炎、骨髓炎、皮膚及軟組織感染及眼、耳、鼻、喉科感染。

美洛西林兒科常用製劑和規格


● 本品為注射製劑。不同廠家的製劑因製作工藝不同,其藥物效果和不良反應可能也不一樣。具體如何選擇請諮詢醫生。美洛西林兒科常用製劑和規格如下。
● 注射劑:0.5克;1克;2克。

用藥前須知


什麼情況下禁止使用美洛西林

● 如果對青霉素類藥物過敏,請不要使用本品。
● 用前須做青霉素皮試。陽性者不能使用美洛西林。

哪些情況下謹慎或者避免使用美洛西林

● 如果你對頭孢素類藥物過敏,請提前告知醫生。
● 有哮喘、濕疹、花粉症、蕁麻疹等過敏性疾患和高度過敏性體質者慎用。
● 有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慎用。
● 凝血功能異常者慎用。
● 美洛西林與一些藥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藥物,使用美洛西林前請務必告知醫生,並諮詢醫生是否能用藥,如何用藥。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應而拒絕用藥。你可以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或者諮詢醫生,了解美洛西林的藥物不良反應,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

美洛西林在兒科如何用藥


● 兒童處在身體發育階段,肝臟、腎臟、心臟和大腦等重要器官尚未發育完全,因此用藥不同於成人,需要嚴格遵醫囑用藥。
● 小兒劑量:肌注或靜滴,每次每千克體重50~75毫克,每4小時一次;新生兒,7天或更小的新生兒一次可用75毫克,每8小時一次,體重≥2千克者一次可用75毫克,每6小時一次。

用藥期間注意事項


● 用藥前應注意有無本品過敏史,或做皮試后不過敏才可使用。
● 大劑量注射給葯可出現高鈉血症。
● 應用大劑量時應定期檢測血清鈉。
● 本品可降低頭孢噻肟的清除率。
● 靜脈注射應緩慢注射。

發生了藥物不良反應怎麼辦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如果不良反應較大,需要就醫。醫生會根據不良反應的輕重以決定是否繼續用藥,還是換用其他藥物。

什麼情況下需要急救

● 美洛西林一旦發生下列急性過敏反應表現,蕁麻疹,呼吸困難,臉部、嘴唇、舌頭或者咽喉腫脹,甚至休克等,請立即尋求急救處理。

美洛西林如何保存

● 美洛西林可以放在室內乾燥陰涼處密閉保存。
● 不要將該藥物分享給與有相同癥狀的人使用。
● 藥物要遠離小孩。

美洛西林可能有哪些不良反應


● 過敏反應:全身皮疹、瘙癢、蕁麻疹。
● 胃腸道反應:腹脹、腹瀉、食慾減退、消化不良等。
● 少見暫時性尿素氮、肌酸、肌酐升高,偶可出現間質性腎炎。
● 少見ALT、AST、LDH、ALP升高等肝功能異常。
● 偶爾可有偶可出現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白細胞減少、血小板降低、凝血時間延長、血栓性靜脈炎。
● 可引起驚厥和神經肌肉應激性過高。
● 偶爾可引起血鉀低及內分泌紊亂。
● 其他不良反應請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哪些藥物會與美洛西林相互作用


● 有些藥物可能與美洛西林相互作用,包括處方葯、非處方葯、疫苗、維生素、草藥等。這些藥物與美洛西林一起使用前請諮詢醫生。
● 合用氨基糖苷類藥物(阿米卡星、慶大黴素或妥布黴素)對銅綠假單胞菌、部分腸桿菌科細菌具有協同抗菌作用,但不宜置於同一容器中應用。
● 合用維庫溴銨類肌松葯可延長其神經阻滯作用。
● 合用頭孢他啶對大腸埃希菌和銅綠假單胞菌有協同抗菌作用。
● 合用肝素等抗凝葯可能增加凝血障礙和出血危險。
● 合用甲氨蝶呤可干擾甲氨蝶呤在腎小管的排泌降低其清除率,出現甲氨蝶呤的毒性反應。
● 合用頭孢噻肟可使頭孢噻肟總清除率降低。
● 本品不可與pH4.5以下酸性藥物和pH8.0以上鹼性藥物配伍;本葯不應與氨基苷類藥物同用於一個容器內,與柔紅黴素、胺碘酮、諾氟沙星、非格司亭、哌替啶等藥物都有配伍禁忌。

如何合理使用美洛西林


● 藥物必須合理使用,避免濫用。處方葯應該由醫生開置,非處方葯應該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
● 美洛西林是處方葯,必須由醫生根據你的病情開處方使用。自行用藥可能會增加你的相應濫用藥物風險:浪費藥物資源,貽誤病情,產生耐葯,嚴重藥物不良反應。
● 美洛西林需要遵照醫生處方足量、足療程應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癥狀可能會有所減輕,但不要輕易減量、停葯,以免形成耐葯、病情反覆或者再次加重。

參考文獻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化學葯和生物製品.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胡亞美,張金哲,江載芳。兒科藥物治療學。第2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
● [3]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化學葯。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4] https://www.dru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