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菜
尾菜
尾菜是新鮮蔬菜必須去掉的殘葉,俗稱為爛菜葉子。
成熟的新鮮蔬菜在采割時多多少少都會去掉一些不可食用的部分。比如白菜的根或是外層不完整的葉子,在運輸過程中也會造成一些蔬菜的損傷,這時又要去掉殘存的葉子。在上架前還要進行一些簡單的處理,在整個過程中都會產生一些廢棄的殘枝爛葉,從而形成蔬菜垃圾。
尾菜是一種連牲畜也不會多吃,作為沼氣材料也行不通,對人們影響尤其是城市中的市容市貌影響很大,如不及時處理,則會造成環境污染,滋生細菌。這些尾菜一直是困擾著農民和市場。對其開發利用還有待進一步發展研究。
很多城市都會受到尾菜的影響,平均一棵白菜就要廢棄一斤左右的菜葉,及根。大概一畝地就會產出數噸垃圾尾菜。農民只得丟棄。造成環境的污染。問題還遠遠沒有結束,蔬菜在菜市場中由於中間有運輸加工的過程,在市場上也有很多尾菜產生,也就是說之前被去掉的一棵白菜還要再進行二次乃至三次的加工去除。
蔬菜產業給我市菜農帶來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隨之產生的尾菜也給農業和農村環境保護帶來了難題。2013年,全市產生尾菜約67.43萬噸,佔全市蔬菜總產量的28.1%,尾菜在堆積腐爛過程中造成了道路的堵塞和環境的污染,也使得各種尾菜病菌和病蟲害有了繁衍生息的庇護場所,直接對下茬和來年的蔬菜產量和品質造成影響。尾菜污染已成為制約當前蔬菜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市倡導尾菜處理技術主要有尾菜漚肥、尾菜直接還田利用技術。
一、蔬菜尾菜漚肥技術操作規程
(一)場地選擇:選擇向陽、地勢較高、運輸方便、平坦的空地或田間地頭。
(二)尾菜處理:將蔬菜尾菜剁(鍘)碎,長度約為10厘米左右的段,並撿凈其中不能腐解的有機無機雜質。
(三)漚肥坑製作:在所選的漚肥場地上,就地開挖漚肥池,一般挖長2-3米、寬1.5-2米、深1.0-1.5米的方土坑,如果是永久性的,可先用磚砌,再用水泥砂漿抹2-3厘米厚,以不滲漏肥水為宜。還可挖深1米左右,長寬根據尾菜量的多少決定的土坑,鋪上塑料棚膜製成簡易漚肥坑。
(四)漚制過程:在所處的漚肥池中,池底墊入30厘米的干土(含水量為10-20%,粒徑小於0.5厘米,下同)。將蔬菜尾菜填入50厘米攤平,撒入碳酸氫銨4-6千克/立方米,普通過磷酸鈣4-6千克/立方米,加10厘米干土,均勻覆蓋,踏實,重複以上過程直至高於漚肥池40-60厘米為止。
(五)表面處理:在漚肥坑上的尾菜上覆5-10厘米厚的干土,踏實,尤其要踏實邊緣,然後用塑料膜密封發酵。
漚肥是一種厭氧發酵處理。整個腐熟期約45-75天,才能達到腐熟,腐熟的漚肥有害生物被殺滅,是一種有機質較高的偏酸性有機肥,對改良鹼性土壤有良好作用。
(六)腐熟判斷:漚肥池中間的漚肥顏色呈黑褐色或黑色,有臭味,無原料形態特徵,則漚肥成功。漚肥過程中堆肥逐漸發黑,腐熟后的漚肥產品呈黑褐色或醬黑色,含水量很高,漚肥所具有的臭味通過風乾後會迅速減弱。
二、蔬菜尾菜直接還田利用技術操作規程
(一)還田條件:在蔬菜尾菜處理中,一年兩茬的蔬菜產區,前茬尾菜不宜進行直接還田。另外,木質化程度較高的蔬菜的尾菜也不能進行直接還田。
(二)尾菜處理:在蔬菜收穫后,立即將地里所剩的尾菜菜葉及根剁(鍘)碎,長度為不大於5厘米的段,均勻撒在地里,厚度以10厘米為上限,並撿凈其中不能腐解的有機、無機雜質,尤其是捆綁蔬菜的一些繩線、種植蔬菜時所覆的地膜、農藥袋等,一定要清除乾淨。
(三)還田方法:在撒好蔬菜尾菜的地里,再撒入尿素5-8千克/畝、菌劑1-2千克/畝,然後用有壁犁深翻25-30厘米,可將尾菜全部埋到土中,耕後用耱或耙子耙平地表,收墒促進腐解,如果土壤墒情差,含水量不足25%時,翻耕后及時灌水,以促進腐解,提高腐解效果。如果蔬菜尾菜含水量低,干尾菜所佔比例過大,土壤含水量低,翻耕后應立即灌水。
(四)腐熟判斷:在高溫季節(6-9月)1個月可徹底腐爛,以蔬菜尾菜看不見原有形態,腐爛成具有彈性黑褐色物質為標準。低溫可導致腐爛時間延長。
(五)注意事項:1.未完全腐爛時種植下茬蔬菜,則影響播種質量,易造成缺苗和病蟲危害。2.完全腐爛后,種植不同科的蔬菜與對照在病蟲害方面無明顯差別。由於尿素和有機肥共同作用,下茬蔬菜產量一般增產10%左右。3.尾菜還田后,與同一作物或近緣作物連作,即使在正常管理的情況下,也會產生產量降低、品質變劣、生育狀況變差的連作障礙。連作會引起①病蟲草害加重;②植物自毒物質的積累;③土壤營養元素平衡被破壞。為了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在後茬安排時應注意倒茬,合理安排后茬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