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是表揚1997年的優秀電影,於1998年3月23日晚上在洛杉磯神殿大劇院舉行第七十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收看人數約達到10億人。豪華富麗、金碧輝煌的神殿劇院正面佇立著四尊巨大的奧斯卡金像模型,門前星光大道上鋪了277英尺長的紅色地毯,5500名貴賓使劇場里座無虛席,門外廣場早就被無數影迷擠得水泄不通,為了能一睹影星們入場時的風彩,許多影迷露宿了兩個晚上,以求在劇院前的露天看台上佔一個好位置。
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主持人比利·克里斯托
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是表揚1997年的優秀電影,1998年3月23日晚上,洛杉磯神殿大劇院星光燦爛。
奧斯卡獎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的別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是由多家美國工業界巨頭於1927年5月組織成立的一個職業電影人榮譽性組織,宗旨是提高電影的藝術質量。至1999年,學院已有6000多名成員。奧斯卡金像每尊均為合金鑄成,再鍍以24K純金。金像高13.5英寸(約34.3厘米),重8.5磅(約3.8公斤),造型為一名手拄長劍的武士站在電影膠片盤上,片盤上的五條輪輻象徵著學院的五個部分:演員、導演、製作人、技師和劇作者。
最佳影片 | 《泰坦尼克號》 《Titanic》 |
最佳導演 | 詹姆斯·卡麥隆James Cameron《泰坦尼克號》 |
最佳男主角 | 傑克·尼科爾森《盡善盡美》Jack Nicholson《As Good As It Gets》 |
最佳女主角 | 海倫·亨特 《盡善盡美》Helen Hunt |
最佳男配角 | 羅賓·威廉斯《心靈捕手》Robin Williams《Good Will Hunting》 |
最佳女配角 | 金·貝辛格《洛城機密》Kim Basinger《L.A. Confidential》 |
最佳原著劇本 | 馬特·達蒙&本·阿弗萊克《心靈捕手》 |
最佳改編劇本 | 《洛城機密》 |
最佳攝影 | 《泰坦尼克號》 |
最佳藝術指導 | 《泰坦尼克號》 |
最佳服裝設計 | 《泰坦尼克號》 |
最佳剪輯 | 《泰坦尼克號》 |
最佳音響 | 《泰坦尼克號》 |
最佳音響剪輯 | 《泰坦尼克號》 |
特別視覺效果 | 《泰坦尼克號》 |
最佳化妝 | 《黑衣人》 《Men in Black》 |
最佳劇情片電影配樂 | 《泰坦尼克號》 |
最佳音樂或喜劇類電影配樂 | 《光豬六壯士》 《The Full Monty》 |
最佳電影歌曲 | 《泰坦尼克號》 |
最佳短片:動畫 | 《格里的遊戲》 |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 | 《簽證和德行》 |
最佳紀錄片:短片 | 《康復記》 |
最佳紀錄片:長片 | 《漫漫回鄉路》 |
最佳外語片 | 《性格》 《CHARACTER》(荷蘭) |
終身成就獎 | Pete Clark , Stanley Donen |
戈登·索耶獎 | Don Iwerks |
獎項名稱 | 電影、人物 |
最佳電影 | 《泰坦尼克號》 《洛城機密》 《驕陽似我》 《光豬六壯士》 《盡善盡美》 |
最佳導演 | 詹姆斯·卡梅隆《泰坦尼克號》 彼得·卡坦紐《光豬六壯士》 阿托姆·伊戈揚《莫失莫忘》 柯蒂斯·漢森《洛城機密》 格斯·范·桑特《心靈捕手》 |
最佳男主角 | 傑克·尼克爾森《盡善盡美》 馬特·達蒙《心靈捕手》 羅伯特·杜瓦爾《傳教士》 彼得·方達《養蜂人家》 達斯汀·霍夫曼《作大英雄》 |
最佳女主角 | 海倫·亨特《盡善盡美》 海倫娜·伯翰·卡特《鴿之翼》 朱莉·克里斯蒂《換妻遊戲》 朱迪·丹奇《布朗夫人》 凱特·溫絲萊特《泰坦尼克號》 |
最佳男配角 | 羅賓·威廉斯《心靈捕手》 羅伯特·福斯特《危險關係》 安東尼·霍普金斯《斷鎖怒潮》 格雷戈·金尼爾《盡善盡美》 伯特·雷諾茲《不羈夜》 |
最佳女配角 | 金·貝辛格《洛城機密》 瓊·庫薩克《新郎兜錯彎》 明妮·德里弗《心靈捕手》 朱麗安·摩爾《不羈夜》 格勞瑞亞·斯圖爾特《泰坦尼克號》 |
最佳原創劇本 | 馬特·達蒙、本·阿弗萊克《心靈捕手》 Mark Andrus、詹姆斯·L·布魯克斯《盡善盡美》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不羈夜》 伍迪·艾倫《解構哈利》 西蒙·比尤弗伊《光豬六壯士》 |
最佳改編劇本 | 布萊恩·海爾格蘭德、柯蒂斯·漢森《洛城機密》 Hilary Henkin,大衛·馬梅《作大英雄》 霍辛·阿米尼《鴿之翼》 阿托姆·伊戈揚《莫失莫忘》 保羅·阿塔那斯奧《忠奸人》 |
最佳攝影 | 拉塞爾·卡朋特《泰坦尼克號》 賈努茲·卡明斯基《斷鎖怒潮》 但丁·斯賓諾蒂《洛城機密》 愛德華多·塞拉《鴿之翼》 |
最佳剪接 | Conrad Buff/James Cameron/Richard A. Harris《泰坦尼克號》(Titanic) Peter Honess《洛城機密》(L.A. Confidential) Richard Francis-Bruce《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 Pietro Scalia《驕陽似我》(Good Will Hunting) Richard Marks《盡善盡美》(As Good As It Gets) |
最佳美術指導 | Peter Lamont/Michael Ford《泰坦尼克號》(Titanic) Jeannine Claudia Oppewall/Jay Hart《洛城機密》(L.A. Confidential) Jan Roelfs/Nancy Nye《千鈞一髮》(Gattaca) Bo Welch/Cheryl Carasik《黑超特警組》(Men in Black) |
最佳服裝設計 | Deborah Lynn Scott《泰坦尼克號》(Titanic) Sandy Powell《三顆翼動的心》(The Wings of the Dove) Ruth E. Carter《勇者無懼》(Amistad) Janet Patterson《痴戀男女》(Oscar and Lucinda) |
最佳音響效果 | Gary Rydstrom/Tom Johnson/Gary Summers/Mark Ulano《泰坦尼克號》(Titanic) Paul Massey/Rick Kline/Doug Hemphill/Keith A. Wester《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 Kevin O'Connell/Greg P. Russell/Art Rochester《驚天動地》(Con Air) Randy Thom/Tom Johnson/Dennis S. Sands/William B. Kaplan《超時空接觸》(Contact) Andy Nelson/Anna Behlmer/Kirk Francis《洛城機密》(L.A. Confidential) |
最佳音效剪接 | Tom Bellfort/Christopher Boyes《泰坦尼克號》(Titanic) Mark P. Stoeckinger/Per Hallberg《奪面雙雄》(Face Off) Mark A. Mangini《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
最佳視覺效果 | Robert Legato/Mark A. Lasoff/Thomas L. Fisher/Michael Kanfer《泰坦尼克號》(Titanic) Dennis Muren/Stan Winston/Randy Dutra/Michael Lantieri《侏羅紀公園續集之迷失世界》(The Lost World: Jurassic Park) Phil Tippett/Scott E. Anderson/Alec Gillis/John Richardson《星河戰隊》(Starship Troopers) |
最佳化妝 | Rick Baker/David LeRoy Anderson《黑超特警組》(Men in Black) Tina Earnshaw/Greg Cannom/Simon Thompson《泰坦尼克號》(Titanic) Lisa Westcott/Veronica Brebner/Beverly Binda《皇室別戀》(Mrs. Brown) |
最佳劇情配樂 | James Horner《泰坦尼克號》(Titanic) John Williams《勇者無懼》(Amistad) Danny Elfman《驕陽似我》(Good Will Hunting) Jerry Goldsmith《洛城機密》(L.A. Confidential) |
最佳音樂劇及喜劇配樂 | Anne Dudley《光豬六壯士》(The Full Monty) Stephen Flaherty/Lynn Ahrens/David Newman《真假公主》(Anastasia) Hans Zimmer《盡善盡美》(As Good As It Gets) Danny Elfman《黑超特警組》(Men in Black) James Newton Howard《真的想嫁你》(My Best Friend's Wedding) |
最佳歌曲 | My Heart Will Go On-James Horner/Will Jennings《泰坦尼克號》(Titanic) Journey To The Past-Stephen Flaherty/Lynn Ahrens《真假公主》(Anastasia) How Do I Live-Diane Warren《驚天動地》(Con Air) Miss Misery-Elliott Smith《驕陽似我》(Good Will Hunting) Go The Distance-Alan Menken/David Zippel《大力士》(Hercules) |
最佳外語片 | 《你死我活》(Character) 荷蘭 《沉默境界》(Beyond Silence) 德國 《九月的四天》(Four Days in September) 巴西 《心裡心理有個謎》(Secrets of the Heart) 西班牙 《小偷》(The Thief) 俄羅斯 |
《泰坦尼克號》
《泰坦尼克號》的男主角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這位好萊塢當紅小生未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雖然也被邀與會,但他未出席,說這樣可避免搶走別人的風頭。1998年奧斯卡最熱門的話題是《泰坦尼克號》,在頒獎典禮上,《泰坦尼克號》出師不利,奧斯卡歷史上獲提名的年紀最大的演員、87歲的格洛莉亞未能贏得最佳女配角獎。人們不禁擔心《泰坦尼克號》是否也會像當年,號稱不沉的巨輪首航即遭滅頂之災。但90年代的《泰坦尼克號》顯然比真船幸運,第二個獎項起便一路順風,接連奪取了最佳服裝設計、最佳音響、最佳音響效果剪輯、最佳視覺效果、最佳剪接、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配樂(戲劇類)、最佳電影主題曲、最佳攝影、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共11項獎,平了1959年影片《賓虛》創下的獲獎最多的紀錄。另外,《泰坦尼克號》雖獲最佳影片,但沒有獲得一項最佳演員獎。甚至沒有獲得最佳劇本提名,這在奧斯卡史無前有的。
泰坦尼克號
《泰坦尼克號》的導演詹姆斯·卡梅倫雖是首次獲最佳故事片導演獎,但早已聲名赫赫。這位貨車司機出身自學成才的導演喜歡用大手筆,尤以拍攝超預算而聞名。由於預算超過太多,卡梅倫放棄了導演費、監製費,連分紅都可以不要,只拿了編劇費,並不惜冒險親自潛入海底4000米處拍攝泰坦尼克號的殘骸。《泰坦尼克號》使好萊塢的正牌大影廠在連年被獨立製片人和小影廠擠出奧斯卡領獎台後重新奪冠,也使高成本高收入的好萊塢片重新拔得頭籌。但2億美元的影片能有幾家拍得起,實在是一個疑問。
《盡善盡美》男女主角同時獲獎
盡善盡美海報
角逐最佳影片的其它三部影片中,《洛杉磯機密》獲9項提名,最終捧得兩尊金像,它們是最佳改編劇本獎和最佳女配角獎。70年代即從影的金·貝辛格扮演的一個敏感複雜的應召女郎使她首次獲得奧斯卡提名,並嘗到了手捧金像的滋味。《心靈捕手》也獲9項提名,獲得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原著劇本兩個獎,和《洛杉磯機密》打成平手。另一部喜劇片《勝券在握》獲4項提名,得到了最佳配樂(音樂喜劇類)獎,也算有所收穫。
本屆奧斯卡共設有24個獎項,除被獲最佳影片提名的5部影片瓜分的18個外,還有兩個最佳紀錄片獎,兩個短片獎,此外最佳化妝為《黑衣人》,最佳外語片為荷蘭影片《性格》獲得。
當頒獎儀式開始時,劇場里奏起了奧斯卡頒獎典禮主題曲。這首名為《奧斯卡前奏曲》的樂曲美妙動聽,使全場觀眾為之陶醉。電影藝術與科學院院長羅伯特說,奧斯卡等了70年才有了自己的主題曲,但這個等待是值得的。他表示希望全世界的影迷都熟悉它,使人們一聽到它就會想:奧斯卡來了。《奧斯卡前奏曲》出自好萊塢首屈一指的作曲家傑瑞·戈德史密斯之手。他說:“45秒鐘的主題曲融合了好萊塢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目標是創作出一支能夠揭示電影的偉力和輝煌的樂曲。”
頒獎典禮也是明星們爭奇鬥豔的機會。為了在電視鏡頭前顯得更能吸引人,明星們無不在自己的服裝和化妝上下大功夫。獲奧斯卡提名的凱莉·溫絲莉、海倫·寶威卡達等都專門請名牌設計師為自己設計出席儀式的服裝。設計師們也深知作品穿在奧斯卡明星身上比做廣告更有影響,常常主動為獲提名的明星設計服裝,甚至分文不收,這一次87歲的格洛莉亞也成了設計師們的模特。
全世界約有10億人通過電視觀看在這裡進行的第七十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頒獎典禮給號稱“世界娛樂之都”的洛杉磯帶來了滾滾財源,據估計,洛杉磯市可以有7000萬美元的收入。明星們要坐豪華車,名牌車日租金可高達3000美元,司機所得小費也可達400美元。明星們要美容美髮,幾家美容院日夜加班,一位有名的美容師說,為出席晚會的顧客修眉描眼畫臉,可以賺到8000美元。對明星們來說,臉面非常非常重要,這是他們吃飯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