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公園

貴州省貴陽市東山公園

貴陽市東山公園管理處成立於2000年7月, 位於貴陽市城東,距市中心1.5公里,東靠月亮岩路,南鄰蟠桃立交橋,西迎省中心血庫,北倚東山路與棲霞路交叉口,面積約23.5公頃。在城市內,有濃郁的文化氣息,更有雅緻並存的自然環境,為周邊的市民提供了一個娛樂的好地方。

東山公園又分為東山山體和東山廣場,東山廣場沿東山路順勢而建,用地呈月牙型,分為三層,其間種植了珙桐樹、松、竹、梅、蘭、桂花、香樟等主體植物,點綴了假山水池、亭台牌坊等古體建築。

地理介紹


位於貴陽市東門外。孤峰兀立,峭壁陡絕,海拔約1200米。反徑一線由北坡曲折而上,至巔,地勢平坦。原有東山寺,已毀。摩崖、碑刻尚多保存。“負山雄麗,景色清幽”的自然風光亦具特點,“東嶺路如梯,雲深曙色迷”。

發展歷史


貴陽東山公園
貴陽東山公園
從明正德中參議蔡潮建澄江樓、川上亭以來,三百餘年間山上陸續矗立東山 寺、大觀樓、雙峰閣、崇仙宮、文昌閣、魁星樓、武侯祠、真武殿等寺觀祠宇,朱楹畫棟,鱗次櫛比。朝山拜佛者絡繹不絕,登高宴飲者揖攘於途。明人徐以暹紀勝詩云:“東山東望靄蒼蒼,樓閣峻贈接渺茫。乍聽鐘聲浮下界,忽看日影掛扶桑。高吟索和松皆友,跌坐求安石是床。乞向此間容我老,便應倚老興愈狂。”山半有來仙洞,明正德(1506—1521)以前,驛道從山麓經過,遊客甚多。後面是著名的銅鼓山,相傳諸葛亮南征時藏銅鼓於此。每當風雨如晦,岩穴中發出銅鼓聲。山麓聯南明河,有明代興建的水口寺和清代興建的奎星閣。秋水平橋,春蕪繞岸,亦是風景秀麗處。寺西為牛渡河,有大石長達數米,其形如船,名龍船石,暮色蒼茫中似孤舟溯流而泊,頗興遐思。
山上諸建築物多有傾圮廢棄。20世紀80年代,對該山的自然景觀和“雲彩江聲”、“淵淳嶽峙”等摩崖,採取了有效的整理保護措施,並修復東山寺和川上亭。1989年在東山寺建立“貴州銅仁攤文化博物館”。開闢“儺壇”、“案畫”、“儺面具”、“儺法器”陳列室,系統地介紹儺儀、灘戲的文化內涵和特點。

文化


貴陽 婁季初
沁園春·癸巳夏與許文普、湯築萍二女士,鄧清福、成忠禮、李樹華、黃朝君四先生同游棲霞嶺
何以贏來,無限清風,有限歲華。約詩朋吟友,登臨覽勝,賦詩唱和,興緻無涯。登上高巔,乾坤俯仰,談古論今嘆暮鴉。沉思罷,問扶筇山叟,何處棲霞?同游何等豪奢!一開口,詩書頌五車。對摩崖石刻,探源追索,閑花野草,竟入桑麻。最喜達庵,枕戈醉卧,筆走龍蛇思岱茶。此美景,趁體肢猶健,還再攀爬。
趙德昌,字達庵、號望雲,貴州郎岱人。勇武善戰, 通音律,能書善畫。同治三年(1864年)升貴州提督,成為貴州最高軍事長官。趙德昌於咸豐十年(1860年),分別在貴陽東面的棲霞嶺和西面黔靈山題寫“龍”、“虎”兩個巨型榜書,蔚為壯觀,轟動一時。同治三年(1864年)駐師貴陽觀風台時有詩云:“東山路如梯,雲深曙色迷。仰夢高鳥近,俯視萬峰低,酒醉弋為枕,更闌月映溪。舉頭天尺五,擬上岱山西”。
附錄:
鄧清福:
五律·七士游東山步韻趙達菴 並序
2013年6月16日,《黔戎詩韻》執行主編婁季初先生率欄目編輯成忠禮先生、李樹華先生、許文普女士及鄙人,外加許女士朋友湯築萍女士、李樹華親戚黃朝君先生,一行七人,同游貴陽東山。山上棲霞寺重建去秋竣工,主要有天王殿、觀音殿、大雄殿;寺后電視塔並未拆除,塔后最高峰僅容一人立足,刻有“東山望築”。19日下午,乃得暇作次韻短律。
結伴上盤梯,心為勝概迷。
君誇慧日燦,我覺法雲低。
鋼塔刺寥宇,石船停大溪。
登峰側身立,回望築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