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2條詞條名為新光村的結果 展開
- 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蓬街鎮新光村
- 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虞宅鄉轄村
- 貴州省威寧縣兔街鄉下轄村
- 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谷饒鎮新光村
-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沙區新光村
- 雲南省紅河蒙自縣雨過鋪鎮新光村
- 安徽祁門縣柏溪鄉新光村
-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市崧廈鎮新光村
- 河南省信陽市新縣蘇河鎮新光村
- 貴州省威寧縣岔河鄉下下村
- 貴州省威寧縣秀水鄉下轄村
- 湖南省岳陽市湘陰縣界頭鋪鎮新光村
- 鳳凰縣山江鎮新光村
- 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大石鄉新光村
- 貴州省凱里市舟溪鎮新光村
- 雲南省普洱鎮沅縣者東鎮新光村民委員會
- 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東鳳鎮下轄村
-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銘傳鄉新光村
- 雲南省玉溪元江縣東峨鎮新光村
- 貴州省威寧縣小海鎮下轄村
- 貴州省威寧縣中水鎮下轄村
- 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潼湖鎮新光村
- 廣東省雲浮市羅定市羅平鎮新光村
- 元江縣東峨鎮新光村民委員會下轄村
- 廣西南寧市青秀區南陽鎮下轄村
- 廣東省惠來縣葵潭鎮新光村
- 吉林省長春市二道區四家鄉新光村
- 安徽省肥西縣銘傳鄉新光村
- 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柏合鎮新光村
- 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新光村
- 貴州黔南州羅甸縣逢亭鎮新光村
- 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梅塘鎮新光村
-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隆安縣新光村
- 江蘇南通如東市掘港街道新光村
- 貴州遵義習水縣隆興鎮新光村
- 江蘇省響水縣陳家港鎮新光村
-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大溪鎮
- 貴州黔南州平塘縣大塘鎮新光村
- 貴州銅仁市印江縣木黃鎮新光村
- 廣東省梅州興寧市刁坊鎮下轄村
- 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芒寬鄉新光村
-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燕子口鎮下轄村
新光村
雲南省紅河蒙自縣雨過鋪鎮新光村
新光村位於雲南省紅河蒙自縣雨過鋪鎮,屬於壩區。距離村委會0.30公里,距離鎮5.00公里,國土面積10.27平方公里,海拔1300.00米,年平均氣溫18.00℃,年降水量85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7784.00畝,其中人均耕地1.73畝;有林地287.00畝。全村轄7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035戶,有鄉村人口4223人,其中農業人口4223人,勞動力208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592人。2013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38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051.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養殖業為主。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7784.00畝(其中:田2220.00畝,地5563.00畝),人均耕地1.73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87.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87.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6畝,主要種植石榴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7038.93畝。
該村截止2013年底,全村有0戶通自來水,有1035戶飲用井水,有1035戶通電,有85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035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7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70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27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67公里。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2245.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245.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3畝。
該村到2013年底,有28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8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該村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380.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050.00萬元,畜牧業收入2171.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1682頭,肉牛15頭,肉羊0頭);林業收入0.00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667.00萬元,工資性收入66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051.00元,農民收入以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60.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80人,在省內務工340人,到省外務工40人。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13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171.00萬元,該村正在發展無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養殖業產業。
該村現有農戶1035戶,共鄉村人口4223人,其中男性2128人,女性2081人。其中農業人口4223人,勞動力2080人。
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97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3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7.0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新光小學,中學生就讀到雨過鋪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0.00公里,距離中學5.0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242人,中學生252人。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99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7514.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178.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36.20萬元,有固定資產94.9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該村設黨小組0個,黨員總數90人,黨員中男黨員71人,女黨員19人。團員70人。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田水利設施不夠完善,人均耕地面積不斷減少,富餘勞動力增多,農民勞動技能單一,文化水平不高,醫療衛生條件簡陋。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力發展第二、第三產業,如餐飲服務業、運輸業,勞務輸出等,拓寬富餘勞動力就業渠道,加大對失地農民的技能培訓。引進大棚蔬菜等,到“十二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3年的8051元增加到9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