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唇犀
大唇犀
大徠唇犀(學名Chilotherium)是犀牛的祖先。它們生存於中新世的中國蒙古。大唇犀的下唇比上唇大,下頜骨粗狀成鏟子狀。上顎沒有門齒,下顎的門齒闊大,並且向上彎。頭部比現今的犀大稍大,頭顱骨沒有角。大唇犀矮小,四肢短小,每肢有三趾。
大唇犀是草食性的動物,生活於沼澤地帶。
大唇犀骨骼化石
大唇犀
大唇犀
大唇犀頭顱骨的側面
唇犀體型矮壯,四肢短。前後腳均為三趾。頭骨短,鼻骨長而弱,無角。下頜結合部粗壯並擴大成鏟狀。門齒大,間距寬,向外上方伸出。前臼齒比后臼齒小並向前急速遞減。臼齒具粗大的前刺和反前刺,是大唇犀牙齒的最明顯標準。第二臼齒明顯地大。它屬於奇蹄類,奇蹄類的趾數常為奇數,足的中軸通過中趾。前後足的內趾(即大拇趾)和後足的第五趾都退化消失了;前足的第五趾在原始類型中保留,在進步類型中也消失了。因此,奇蹄類的前後足常常只有三個起作用的趾,而在進步的現代馬類中僅剩下了一個中趾。奇蹄類的踝部,距骨近端(即距離身體較近的那一端)有一個雙重突起的滑車形的面,與脛骨的遠端(即距離身體較遠的那一端)相關節,距骨遠端與踝部其它骨頭相接處則為扁平的面。起作用的趾集中在少數幾個直到一個趾上,距骨具有滑車結構,這兩點使得奇蹄類能夠更加快速地奔跑以逃離危險的食肉動物,這是奇蹄類超越與踝節類的重要進步特徵。此外,奇蹄類股骨在骨幹外側有一顯著的突起,稱為第三轉節。
大唇犀
大唇犀化石
大唇犀屬 Chilotherium是林斯頓(Lingstrom,1924)建立的,他在同一著作中還記述了對角犀屬的一個新種— Diceratherium palaeosinense。大唇犀是無角的,而他認為 Diceractherium palaeosinense在雄性個體鼻端可能有兩個對生的角,因此,林斯頓把它們分別放到不同的亞科中:前者歸 Teleocerinae,後者歸Diceratheriinae。1937年步林( Bohlin)記述了采自青海的另一種犀牛,D. tsaidamense。他認為這種犀牛和林斯頓的D. palaeosinense十分接近,他曾明確的指出:這兩種“ Diceratherium”都和大唇犀比較接近,它們之間的區別也是逐漸過渡的。相反,中國這兩種“ Diceratherium”和真正的Diceratherium反而相差甚遠。1942年德日進( Teilhard de Chardin,p.63)在編寫“中國哺乳動物化石”時認為,林、步所定的“ Diceratherium”都是無角的,它們和大唇犀沒有明顯的區別,亦即也應歸入大唇犀屬。同年,柯萊特楚依( Kretzoi,1942)也把林、步這兩個種從" Diceratherium中分出,確定為一新屬Acerorhinus。從屬名也可以看出,Kretzoi也不相信它們是有角的。此後,很長一段時間無人涉及這個問題。
大唇犀主要包括維氏大唇犀、安氏大唇犀、哈氏大唇犀等幾種。其中安氏大唇犀是同族中較大的種類,身長可達4米,頭骨也較長且後部較高,獠牙狀的下門齒更加發達,與另外兩種的區別相當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