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魂,漢語辭彙,拼音是jīng hún,釋義是釋義:指受驚的神態。出自唐駱賓王 《螢火賦》:“見流光之不息,愴驚魂之屢遷。”
指受驚的神態
唐 駱賓王 《螢火賦》:“見流光之不息,愴驚魂之屢遷。”
唐·駱賓王《疇昔篇》:驚魂聞葉落,危魄逐輪埋。
宋·
蘇軾《謝量移汝州表》:“隻影自憐,命寄江湖之上;驚魂未定,夢遊縲紲之中。”
明·陳汝元《金蓮記·就逮》:“氣沖沖枯波欲迸,恨匆匆驚魂無定。”
《明史·外國傳四·呂宋》:“臣等驚魂搖曳,寢食不寧。”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霍女》:“女已從榜人婦從船尾登商舟,遙顧作別,並無凄戀。黃驚魂離舍,嗌不能言。”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序》:“那《戎馬聲中》卻拉雜的記下了遊學的青年為了炮火下的故鄉和父母而驚魂不定的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