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學彝學學院

西南民族大學彝學學院

西南民族大學彝學學院已經走過了51年的辦學歷史,其前身是1952年開辦的彝語文專修科。1958年,彝語文專修科中斷招生。1977年恢復招生后,彝語言文學專業與藏語言文學專業和漢語言文學專業合併成立語文系。

優秀校友


半個多世紀以來,彝學學院一直依託彝語言文學專業(方向),並加強對這一專業的建設力度,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教育教學之路。先後培養了2000多名彝語言文學人才,其中有一大批人才已經成為高知名度的專家、學者、詩人、作家和黨政部門及企事業單位的負責人;有的校友遠渡重洋在國外名牌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並且已經成為知名學者,產生了較大的國際影響。
在學校“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進程中,彝學學院遵循教育教學規律,並結合自身的實際,深化教學改革,大膽調整和拓寬專業口徑,腳踏實地地走出了一條雙語教學和雙語人才培養的嶄新路子。

學校專業


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的10多年間,相繼開辦了“彝漢雙語文秘”、“彝漢雙語行政管理”、“彝漢雙語經濟管理”、“彝漢雙語文字信息處理”、“彝英雙語語言文學”等專業班,並初步形成了一個以彝語言文學為特色的雙語專業方向群。經過10餘年的專業改造和雙語教學實踐,已經培養了一大批“彝漢雙語”人才,為西南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特別是2000年“彝漢雙語文字信息處理”專業的開辦,標誌著古老的彝族文字實現了與現代科技的接軌,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有機結合的典範,是古老的彝文走向信息化、數字化的一次歷史性飛躍。2002年“彝英雙語”專業的成功開辦,標誌著傳統的“彝學”實現了與國際的接軌,為讓“彝學”走向世界,讓世界關注“彝學”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與此同時,還接收了美國、法國、瑞典、德國、波蘭、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和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來學院學習彝語文和彝族文化,對於加強國際交流,宣傳彝族文化,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建設成果


彝學學院在重視教育教學改革的同時,狠抓科學研究,做到以教學帶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20多年來,該院教師發表學術論文、譯作500多篇,出版專著40餘部,承擔國家及省部級項目5項,30餘項成果獲得各級各類獎。這些成果中有相當部分填補了國內外同一學科研究領域裡的空白。
如今的彝學學院已經是國家民委和四川省的重點學科,也是四川省彝漢雙語本科人才培養基地和西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士點的支撐單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