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廷鍇故居
蔡廷鍇故居
蔡廷鍇故居,俗稱“雙登帶”, 位於廣東羅定市羅鏡鎮龍岩村, 始建於清宣統三年(1911年)10月, 佔地面積為7000平方米。
蔡廷鍇故居是一座具有粵西典型農戶帶有客家特色的大屋。大屋為三進院落式布局,“富”字形結構,側設附屋,主屋有樓閣、廻廊,後座兩角有炮樓,屋前為禾地、池塘,屋後有菜園、果園,均設圍牆,兩側設有附屋、豬舍、牛欄、舂米房、馬房等。 蔡廷鍇故居是雲浮市、羅定市革命歷史教育基地, 是民革紀念館,是中共廣東省委統戰部的“廣東省統一戰線基地”、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的“廣東省紅色旅遊示範基地”、 廣東省旅遊局的“廣東最美麗鄉村示範區”、廣東省公安消防部隊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 “雲浮市國防教育基地”、雲浮市人民政府的“雲浮勝景”、羅定職業技術學院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愛國主義教育、將軍精神教育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1985年5月20日,蔡廷鍇故居被列入羅定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6月29日,蔡廷鍇故居被廣東省政府公布為第三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蔡廷鍇故居入圍廣東省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推薦名單。
蔡廷鍇故居始建於清宣統三年(1911年)10月,最初由蔡廷鍇父親賣牛借谷蓋建成一間一廳二房的房子。
民國十年(1922年),蔡廷鍇籌款並親自設計增建居屋。
蔡廷鍇故居
民國十七年(1928年),蔡廷鍇二弟從南洋經商回來,兄弟共同出資再次擴建居屋。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蔡廷鍇返鄉療傷,第三次對居屋進行改建擴建,整座居屋建築才完成。
1992年4月20日,蔡廷鍇將軍故居作為民革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
2007年,蔡廷鍇故居前面開挖了池塘,擴建了廣場,並在蔡廷鍇故居左側廣場安放了“民族英雄蔡廷鍇陶塑像”。
蔡廷鍇故居是一座具有粵西典型農戶帶有客家特色的大屋。大屋為三進院落式布局,中路三座,“富” 字形布局,有天井,兩側各有兩條通巷和兩排附屋,鄉間俗稱為“雙登帶”大屋。中路內二層結構,上層牆體開門並架天橋,可貫通全屋,後座兩側有炮樓。屋前為禾地,池塘,屋後有菜園,果園和圍牆。附屋有豬舍、牛欄、舂米房、馬房等,橫通巷有十字門,內有兩個水井。
蔡廷鍇故居
蔡廷鍇故居前有蔡廷鍇將軍騎馬雕像,將軍右手緊握望遠鏡,左手撫劍,眼望前方。騎馬雕像共有兩座,其一置於故居前,另一豎立於鎮中心,成為羅鏡鎮標。
將軍銅像
蔡廷鍇故居左側廣場安放有“民族英雄蔡廷鍇陶塑像”,塑像高4.5米,連底座重量超過15噸,由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羅瓊竹與石灣劉氏四代陶塑傳人劉國華大師共同雕塑,陶塑的蔡廷鍇將軍戎裝騎馬,威武神勇。“民族英雄蔡廷鍇陶塑像”是石灣歷年來最高的陶塑作品。
蔡廷鍇故居正門有前廣東省政協主席吳南生題寫的“蔡廷鍇將軍故居”匾額。
蔡廷鍇故居正門前的匾額
蔡廷鍇故居設置有展室,布置有蔡廷鍇將軍生平事迹,“一·二八”淞滬抗戰重要史料圖片、照片、實物等,分6個部分陳列國家革命軍第十九路軍抗日的英雄事迹。
蔡廷鍇故居展室
鄉親們為了紀念蔡廷鍇,每年春節都會在蔡廷鍇故居大門貼上“瑞降龍岩出虎將;威加凇滬鑄英名” 這樣一副對聯。
蔡廷鍇(1892-1968),字賢初,乳名炳南,廣東羅定人。18歲投軍,任班長、排長,后被保送入廣東陸軍講武堂學習,畢業後任上尉副官、排長、連長。后歷任營長、團長、師長、軍長。
2張
蔡廷鍇像——新華社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任國民黨十九路軍軍長兼副總指揮,率十九路軍參加淞滬抗戰,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1月,與十九路軍其他愛國將領聯合國民黨內李濟深等一部分勢力,公開宣布與蔣介石決裂,在福建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在廣州與李濟深等共組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1949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全國人在常務委員會委員,政協第四屆全國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第三、四屆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職。1968年4月25日,蔡廷鍇在北京病逝。遺著有《海外印象記》、《蔡廷鍇自傳》等。
1991年,廣東省、雲浮市、羅定縣(今羅定市)撥款重修蔡廷鍇故居主屋兩座400多平方米,並修復圍牆。
1992年4月20日,蔡廷鍇誕辰100周年,蔡廷鍇故居重修竣工,民革中央和省、市、縣領導及將軍親屬、友人等400多人參加揭幕慶典。此後蔡廷鍇將軍故居作為民革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
2014年,羅定市及羅鏡鎮共投入8萬元用於維修進出廷鍇將軍故居的旅遊公路,投入近30萬元萬元維護故居瓦面、牆體、鋪設綠植、更新故居內各解說展板等。
2016年,蔡廷鍇故居在廣東省財政局、文物局的支持下,在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下,修繕了故居中路二進的建築;但由於多方面原因,兩側附屋、後座建築和後花園尚未能修復。
蔡廷鍇故居,位於廣東省羅定市羅鏡鎮龍岩村。
蔡廷鍇故居
從羅定市出發,經G234、G359/S369可至蔡廷鍇故居,約45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