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忠
愚忠
愚忠漢語詞語,拼音yú zhōng,出自《戰國策·趙策二》:“今 奉陽君 捐館舍,大王乃今然後得與士民相親,臣故敢獻其愚,效愚忠。”相關成語愚忠愚孝。
對自我忠誠的謙稱。
《戰國策·趙策二》:“今 奉陽君 捐館舍,大王乃今然後得與士民相親,臣故敢獻其愚,效愚忠。”
唐 韓愈 《潮州刺史謝上表》:“陛下哀臣愚忠,恕臣狂直,謂臣言雖可罪,心亦無他。”
宋 陸遊 《舟中作》詩:“惟有愚忠窮未替,尚餘一念在元元。”
歐陽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三幕:“臣只有一片愚忠,鞠躬盡瘁。”
謂昧於事理的忠心。
《管子·七臣七主》:“愚臣深罪厚罰以為行,重賦歛、多兌道以為上,使身見憎而主受其謗,故記稱之曰:愚忠讒賊,此之謂也。”
《史記·酷吏列傳》:“狄山 曰:‘臣固愚忠,若御史大夫 湯(張湯)乃詐忠。’”續范亭 《感言》:“實在告訴你們吧,現在大奸賣國的 秦檜 雖有,再不會有多少愚忠誤國的岳武穆了!”
有能力而忠於沒有能力之人的行為,通常用作評價“有能力者”完全聽從“沒有能力之人”的指揮,而導致其不能正常發揮之人。
含貶義。常指愚昧地忠實,不計後果,不想原因,不衡量利與弊,只知道按照命令去做某事,沒有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