髃,漢語生僻字,讀音yú。基本含義為:1. 肩前骨;肩頭。2.肩髃,針灸穴位名。出處《釋骨》。

詳細釋義


髃 yú
〈名〉
● ● 肩前骨;肩頭。
● ● [肩~]針灸穴位名。
肩前骨;肩頭 [front shoulder]
髃微起者曰小髃骨,小髃骨之前岐出者曰肩端。——清· 沈彤《釋骨》
人體鎖骨外側端與肩胛骨肩峰形成的關節。
肩髃(針炙穴位名)的簡稱。指肩關節的上方。《靈樞·經筋》:“手太陰之筋,……出缺盆,結肩前髃。”一說肩前乳骨,或為鎖骨。
“禺”意為“兩邊夾一角”、“角落”。“骨”與“禺”聯合起來表示“兩根骨頭交接形成‘兩邊夾一角’之形”。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廣韻》遇俱切《集韻》《韻會》元俱切,音虞。與腢同。《說文》肩前也。《詩·小雅·大庖不盈傳》自左膘而射之,達於右腢,為上殺。《釋文》腢,本亦作髃。謂肩前兩閑骨。
又《廣韻》五口切《集韻》《韻會》《正韻》語口切,音偶。
又《集韻》吾回切,音嵬。
又五公切,音㟅。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