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爾·奧勃朗

好萊塢混血女明星

曼爾·奧勃朗(Merle Oberon,1911年2月19日—1979年11月23日),出生於印度孟買,英國和好萊塢黑頭髮女演員,是好萊塢第一個混血明星。

1930年,在電影《Alf's Button》中首次亮相。在許多影片中擔任小配角。后被柯爾達發現,並在他扶植下成為影星。1933年,與查爾斯·勞頓合作主演電影《英宮艷史》中飾演安妮·博林。1935年,出演第一部美國電影《Folies Bergere》。1939年,與勞倫斯·奧利弗合作主演電影《呼嘯山莊》。1941年,出演電影《莉迪亞》。1945年,主演電影《追憶之歌》。1945年,主演電影《我們的愛》。1973年,出演最後一部電影《Interval》。

人物關係


早年經歷


曼爾·奧勃朗,1911年2月19日出生於印度孟買。曼爾·奧勃朗以“奎妮·湯普森”的名字而聞名,並開始作為加爾各答戲劇協會的一員在舞台上表演。
一個對她有興趣的演員建議她搬到法國,承諾把她推薦給導演雷克斯·英格拉姆,最終雷克斯·英格拉姆在他1929年電影《The Three Passions》里給了曼爾·奧勃朗一個小角色。後來曼爾·奧勃朗去英國,並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在其他幾部電影中擔任主角,但她的角色大多不引人注目。

演藝經歷


曼爾·奧勃朗
曼爾·奧勃朗
曼爾·奧勃朗引起製片人兼導演亞歷山大·柯爾達的注意,並與柯爾達的新公司簽訂了合同。
1933年,曼爾·奧勃朗與查爾斯·勞頓合作出演歷史傳記片《英宮艷史》,電影中飾演了亨利八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雖然這個角色是次要的,但是她獨特又上鏡的美麗形象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宮艷史》的成功促使柯爾達推出了一系列類似的歷史劇。
1934年,曼爾·奧勃朗與道格拉斯·范朋克合作出演電影《唐璜艷史》。1934年,曼爾·奧勃朗與萊斯利·霍華德合作出演電影《腥紅色的繁箋花》,飾演女主角布萊肯尼夫人。這部電影促使霍華德與奧勃朗產生婚外情,欺騙了他的妻子將近20年。
1935年,曼爾·奧勃朗被邀請出國拍攝她的第一部美國電影《Folies Bergère》。1936年,曼爾·奧勃朗與弗雷德里克·馬奇和赫伯特·馬歇爾合作出演電影《黑暗天使》,憑藉在電影中的表演獲得最佳女演員獎提名。1937年,在拍攝電影《I, Claudius》時,曼爾·奧勃朗在一場車禍中受傷,面部留下傷疤,導致這部電影被放棄。雖然外科醫生無法修復傷疤,但可以依靠燈光和化妝部門掩蓋傷疤。
1938年,曼爾·奧勃朗以第一部彩色電影《X夫人的離婚》回到了銀幕。1939年,曼爾·奧勃朗回到英國,出演由威廉·惠勒導演改編自艾米莉·勃朗特同名小說的電影《呼嘯山莊》,飾演女主角凱西;但聯合主演勞倫斯·奧利弗因是曼爾·奧勃朗被選中飾演女主角而不是費雯·麗有所失望,但在電影中他們仍表現出了奇妙的化學反應,使得《呼嘯山莊》成為著名的浪漫悲劇。
奧勃朗的膚色
奧勃朗的膚色
1939年,曼爾·奧勃朗與柯爾達結婚,她很快就把精力集中在美國市場上。1943年,出演《Forever and a Day》,這是一部為英國戰爭籌款的歷史劇。1944年,出演《The Lodger》,片中扮演一名被開膛手傑克威脅的女性,該片是對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1927年一部無聲驚悚片的重拍。
曼爾·奧勃朗的受歡迎程度逐漸減弱。1945年出演肖邦傳記片《A Song to Remember》和1947年肥皂劇《Night Song》,但都票房平平沒能幫上忙。1948年,出演黑色驚悚片《柏林快車》大獲成功。
1949年,曼爾·奧勃朗前往法國試圖重振她的事業。1951年,在法國出演滑稽劇《Pardon My French》;1952年出演喜劇《Dans la vie tout s'arrange》(In Life Everything Works)。1952年,前往英國拍攝電影《Affair in Monte Carlo》。1954年前往西班牙拍攝幻想片《Todo s posable en Granada》(Everything is Possible in Granada)。這些電影都沒有能提升她的形象。
1954年,曼爾·奧勃朗出演電影《拿破崙情史》,飾演拿破崙的妻子約瑟芬皇后,並憑藉這個角色回歸好萊塢。1954年,出演由米高梅斯坦利·多南導演的音樂劇《Deep in My Heart》,電影講述作曲家西格蒙德·龍伯格的一生。
曼爾
曼爾
1956年,曼爾·奧勃朗與萊克斯·巴克合作出演黑色電影《The Price of Fear》,飾演了一個肇事逃逸的殺手,試圖栽贓給萊克斯·巴克來逃避違法。1956—1957年,作為CBS出品《Assignment Foreign Legion》的主持人,這是一部英國電視系列節目。
1960年,曼爾·奧勃朗在好萊塢名人堂獲得了一顆星星。1963年,出演電影《Of Love and Desire》,這是一部在墨西哥各地拍攝的平庸的電影。1967年,出演電影《Hotel》,該片改編自Arthur Hailey的暢銷書。
1973年,曼爾·奧勃朗在電影《Interval》中完成了最後一次亮相,電影講述一個年老但仍然可愛的女人愛上了一個年輕藝術家的故事。此後,曼爾·奧勃朗退休。
1978年,曼爾·奧勃朗和丈夫沃爾德斯前往塔斯馬尼亞參加所謂的歡迎家庭宴會,在出席宴會時,曼爾·奧勃朗否認自己出生在這個國家。

個人生活


家庭背景

曼爾·奧勃朗,原名埃絲特爾·曼爾·奧布萊恩·湯普森。在職業生涯的早期,她創作了一本虛構的自傳,聲稱自己出生於塔斯馬尼亞,有愛爾蘭、法國和荷蘭三國混血,在印度長大。
父親亞瑟·湯普森是英國工程師。母親是一個當時只有15歲的歐亞混血女孩康斯坦斯·塞爾比,有印度與紐西蘭土著的混血。塞爾比的母親夏洛特撫養了奧勃朗,假裝是她的親生母親,而實際上卻是孩子的祖母。

感情經歷

曼爾
曼爾
1939年,與製片人亞歷山大·柯爾達結婚,1945年離婚。1934年,在拍攝電影《The Scarlet Pimpernel》期間。與演員萊斯利·霍華德產生婚外情。
1944年,在拍攝電影《The Lodger》期間,與電影攝影師盧西恩·巴拉德墜入愛河。1945年,與盧西恩·巴拉德結婚。1949年離婚。
1956—1957年,出演英國電視系列節目。在此期間,她與第三任丈夫Bruno Pagliai結婚,他們有兩個孩子。
1973年,在拍攝電影《Interval》期間,曼爾·奧勃朗與Pagliai離婚,與比她小將近25歲演員羅伯特·沃爾德斯結婚。

去世

1979年11月23日,曼爾·奧勃朗因中風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去世。

後世紀念


• 1985年,曼爾·奧勃朗的侄子,作家邁克爾·柯爾達,出版了關於曼爾·奧勃朗的傳記小說《奎妮》。
• 1987年,拍攝了一部與小說同名的ABC迷你劇,由米婭·薩拉出演主角,該片在印度、英格蘭和斯里蘭卡拍攝。
• 《洛杉磯時報》評選史上50大美人,曼爾·奧勃朗在列。

主要作品


1、Desirée拿破崙情史【1954年】
拿破崙情史(台)/拿破崙與黛麗絲(港)
2、24Hours of a Woman's Life蒙特卡羅奇戀【1952年】
蒙特卡羅奇戀(台)
3、Berlin Express柏林快車【1948年】
柏林快車(台)
4、Night Song午夜琴挑【1948年】
午夜琴挑(台)
5、A Song to Remember一曲難忘【1945年】
一曲難忘(台)/一曲難忘(港)
6、Dark Waters黑水【1944年】
黑水(台)
7、Stage Door Canteen台口餐廳【1943年】
台口餐廳(台)/小賣部後門
8、That Uncertain Feeling夫婦之道【1941年】
夫婦之道(台)/不穩的感情(其他)
9、Wuthering Heights呼嘯山莊【1939年】
呼嘯山莊(中)/魂歸離恨天/咆哮山莊(台)/咆哮山莊(港)
10、The Cowboy and the Lady牧童與貴婦【1938年】
牧童與貴婦(台)/牛郎織女(港)/牛仔與貴婦(其他)
11、The Divorce of Lady X霧夜奇緣【1938年】
12、These Three【1936年】
13、The Dark Angel黑色天使【1935年】
黑色天使(中)/情之聖(台)/天魔威龍(港)
14、The Scarlet Pimpernel腥紅色的繁箋花【1934年】
腥紅色的繁箋花(中)
15、The Private Life of Henry VIII.亨利八世的私生活【1933年】
亨利八世的私生活(中)/亨利八世(台)/英宮艷史(港)
奧斯卡獎Oscar
1936提名最佳女演員(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The Dark Angel(1935)黑色天使

參演作品

參演電視劇

走進電影製片廠第一季

走進電影製片廠第一季

參演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