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綠團魚的結果 展開

綠團魚

綠團魚

外形和常見的中華鱉很相似,渾身都被以柔軟的皮膚,沒有龜類那樣的角質盾片,背、腹兩面由骨板包被,左右兩側連結起來,形成一副特別的“鎧甲”,但也與中華鱉有很多區別,除了體形較大之外,吻部極短,不象中華鱉那樣長而尖。

簡介


中文學名:黿 拉丁學名:Pelochelys cantorii 命名:Gray 英 文 名:Asian giant softshell turtle 中文俗名:銀魚,綠團魚、藍團魚、癩頭黿、鱉斑
地理分佈:雲南、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島、廣西。

分類地位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爬蟲綱 Reptilia 目:龜鱉目 Testudines 亞目:隱頸龜亞目 Cryptodira 科:鱉科 Trionychidae 屬:黿屬 Pelochelys 種:黿 P. cantorii

形態特徵


淡水龜鱉類中體形最大的一種,體長為80—120厘米,體重約50—100千克左右,最大的超過100千克。它的頭部較鈍、寬而較扁,鼻孔小,位於吻端,吻部較短,不突出。身體扁平,呈圓形,扁而薄,背部較平,背甲不凸起,呈板圓形。頸的基部和背甲的前沿較為光滑,後部有瘤狀的突起。背部呈褐黃色或褐綠色,頭部、腹部為黃灰色,尾巴和後肢為黃灰色,後肢的腹面有銹黃色的斑塊。第三、第五趾的趾端具爪,趾間的蹼較大。肛門呈灰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