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黿的結果 展開

黿

龜鱉目鱉科動物

黿(學名:Pelochelyscantorii)是鱉科、黿屬動物。黿屬共有3種,其中2種(花背黿和褐黿)生活在新幾內亞島,黿生活在亞洲。黿是鱉類中最大的一種。吻突極短,不到眼徑的一半;尾端超出裙邊。體長600毫米左右。頭部相當小;吻突圓而短,不到眼徑的1/2;鼻孔位於吻端;眼小;頭背寬平而光滑。背面扁平而寬圓形,背甲骨質,前緣平切,后緣微凹,滿布凹斑紋飾且側緣蠕蟲狀相當清晰,邊緣處骨板仍舊較厚;脊椎板8塊,前面4塊呈六角形,第5椎板橢圓形或亞長方形,後面的3塊短側邊朝前,唯第8椎板呈小的五角形;內腹板頂端成一銳角或相接。頭部光滑,頸部無疣;背部覆蓋疣粒;脊板和肋板凸回不平。體背橄欖色,上有黃白色的點斑;腹面白色。

黿主要棲息於內陸、流動緩慢的淡水河流和溪流中。一些證據表明,其也生活在沿海地區。不常遷移,喜歡棲息在水底。白天隱於水中,常浮出水面呼吸,夜間在淺灘處覓食。喜群居,壽命長。盛夏喜上岸乘涼;寒冬伏水底冬眠。黿最大的本能是,不僅能用肺呼吸,而且能用皮膚呼吸;甚至能通過咽喉吸取氧氣,在水中長時間生活。黿是一種伏擊捕食者,肉食性,主要以甲殼類、軟體動物和魚類為食(儘管有些也可以吃掉水生植物)。分佈於印度(東部和南部)、孟加拉國、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寮國、柬埔寨、越南、中國(東部和南部)、新加坡(已滅絕)、菲律賓(呂宋和棉蘭老島)和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爪哇和蘇門答臘)。

物種簡介


黿最初是由西奧多·愛德華·坎托(TheodoreEdwardCantor.)描述並命名為Pelochelyscantorii。在新幾內亞沒有發現黿(Pelochelyscantorii),而黿屬(Pelochelys)的另外兩個物種花背黿(Pelochelysbibroni)和褐黿(Pelochelyssignifera)都限於新幾內亞。黿(Pelochelyscantorii)的研究相對較少,該物種已有的研究實際上可能包含多種物種。1995年的一項研究表明,曾經被認為是新幾內亞的黿(Pelochelyscantorii)的實際上是花背黿(Pelochelysbibroni),而更早的黿(Pelochelyscantorii)的研究僅描述了更西部的種群。
在1989年《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發布前後,根據《中國動物志》,全中國的巨型淡水鱉類,都被稱作“黿”。因此列為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黿(當時的學名為Pelochelysbibroni),後來被認定是“斑鱉(Rafetusswinhoei)”。

物種文化

儘管相隔已有好幾百年,朱元璋與陳友諒血戰鄱陽湖的故事和傳說,還在鄱陽溯上廣泛流傳其中有一個,與黿有關。
一次朱元璋戰敗,隻身逃走,可是不料逃到了鄱陽湖邊,前面是無情的湖水,後面是陳友諒的追兵,就在這時候,有碩大的癩頭黿向朱元璋游來,似頗解人意,朱元璋問:你能不能渡我過去,黿翹首以待,宛如待命的壯士,朱元璋便跨上黿背,等追兵趕到,他早已脫離了險境。因而人們傳說,鄱陽湖中的癩頭黿是有封號(什麼大將軍)的,不好隨便得罪。
其實,以黿為橋樑的說法,並不起源於朱元璋。《竹書紀年》中便有“黿鼉為梁”的故事,記的是周穆王出師九江,大量捕殺癩頭黿和揚子鱷,用它們的身軀來搭橋渡河。出名的江郎在《恨賦》中也不無譏諷地說,秦始皇想藉助黿等大型動物的身軀,到海外去求不死之葯。
這些雖是神話,但它們證明,中國古代不但盛產黿,而且對它的特徵和習性,有科學的認識。有些字書簡單化地解說黿者鱉也,這是不正確的。黿與鱉,不僅大小不同,在動物分類學上它們是不同種動物,二者外貌很相象。但如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鱉有長而尖的吻,黿的吻尖而短,短到不及眼徑的一半,頭部常散生疣狀突起,故稱它“癩頭黿體呈暗綠色又叫”綠團魚"("團魚“即鱉)。因它身體大(最重的在100千克以上)、樣子怕人,人們便以為它很兇惡,《紅樓夢》二十三回,寶玉發誓說”明兒掉在池子里,叫個癩頭黿吃了去“的說法,是有代表性的。南京還有”癩頭黿頂缸"之諺。這大概是因為當時人們捕黿,在釣住后,因這動物力大,拉不出來(它的前足抓住地面),猶如釘住了一般,於是便改用穿底缸覆下去,黿抓住的是光滑的缸瓦,結果只有俯首就擒。
黿的力氣究有多大,甌江邊上有人做過一個有趣的試驗,在一隻體百六十斤的黿身上,壓塊重約三百斤的大石條,石上再加六名壯漢(總重當大大超過了500千克),而這隻黿依然不費力地向江心爬去。至於賈寶玉說的癩頭黿吃人,自然是誤傳,它只在你們戲弄它弄得它發火時才猛然咬你一口,不過這一口卻咬的很緊,不肯輕易放鬆。在正常情況下,黿是很馴善,甚至可說是膽小怕事。如去過蘇州,想必還記得西園放生池中那些安詳地在遊人前游來游去的癩頭。再早一些,明清之際,杭州吳山腳下“百獅池,蓄黿曾大如浴盆,孽生百十,投餅餌飼之,則浮遊池面馴不畏人”。只是近來砣愈來愈少,鄱陽湖中的“大將軍”不見影蹤,其他各地它的數量也急劇下降。
黿的減少,人們的捕殺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肉的滋味與鱉同樣鮮。《左傳》有個出名的故事:楚人鄭靈公獻黿肉,公子宋知道了,認為黿肉難得也要嘗試,遭到鄭靈公拒絕,公子宋一怒之下,“染指於鼎,嘗之而出”,人們現在常用的“染指”(多含貶義)便是由此而來。看來,為了而“染指”,並非沒有意義,因為黿味實在太鮮美。
美國歷史上舉行過一次“黿宴”,出席的有20對夫婦,主要食物是一隻重135-180千克的(如此碩大的,大概只能是黿,不可能是鱉),這舉行於1780年的黿宴,據有幸參加者說,實際上並不那麼吸引人,既不是食料不豐富(有135-180千克,夠吃了),更不是不新鮮(才從西印度群島運來,還是活的),而是烹調的廚師的手藝實在不太高明,使人難以下咽。這種肉,當然沒有人願意“染指”。

形態特徵


淡水龜鱉類中體形最大的一種,體長為80~120cm,體重約50~100kg左右,最大的超過100kg。外形和常見的中華鱉很相似,渾身都被以柔軟的皮膚,沒有龜類那樣的角質盾片,背、腹兩面由骨板包被,左右兩側連結起來,形成一副特別的“鎧甲”,但也與中華鱉有很多區別,除了體形較大之外,吻部極短,不像中華鱉那樣長而尖。它的頭部較鈍、寬而較扁,鼻孔小,位於吻端,吻部較短,不突出。身體扁平,呈圓形,扁而薄,背部較平,背甲不凸起,呈板圓形。頸的基部和背甲的前沿較為光滑,後部有瘤狀的突起。背部呈褐黃色或褐綠色,頭部、腹部為黃灰色,尾巴和後肢為黃灰色,後肢的腹面有銹黃色的斑塊。第三、第五趾的趾端具爪,趾間的蹼較大。肛門呈灰黑色。
可在水裡和陸地生活,脊背隆起與龜類似,甲殼的邊緣有肉裙。沒有耳朵,全憑眼睛。雌型體積一般比雄性大,部分可以達到一倍以上差距,在水中時,水面上有吐出的津液,是一種通過口器排泄體內廢物的動物。

生活習性


棲息於江河、湖泊中,善於鑽泥沙。以水生動物為食。
行動遲緩,代謝低,耐飢能力很強,溫度過高、過低均進行休眠。
黿不常遷移,喜歡棲息在水底。只有在其棲息地發生改變時,才會被迫遷移,並有結群現象。黿是夜行性動物,常在晚上游到淺灘覓食螺、蜆、蛙、蝦、魚等動物,且食量極大,通常它能一次吃進相當於體重5%的食物,然後半個月內可以不再進食。捕食時,黿會潛伏於水域淺灘邊,將頭縮入甲殼內,僅露出眼和喙,待獵物靠近時,發出致命攻擊。黿不僅能用肺呼吸,還能用皮膚,甚至咽喉吸氧,進行呼吸,正是這種特殊的生理功能確保了黿在水底冬眠時不被淹死!每年11月黿都會準時開始在水底冬眠,一直到翌年4月,長達半年之久,可謂“睡神”。而在夏秋季節黿會每隔一段時間浮出水面進行換氣。
浮出水面時一般都是頭部朝下遊動,但是在夏季有時也會頭部朝上遊動而浮起來,民間則認為這種行為預示著暴風雨即將來臨,因此稱其為“氣象預報員”。它的牙齒鋒利,主要吃螺、蜆、蚌和魚、蝦等,食量也很大,在交配季節至冬眠之前,一次進食量可達體重的3~5%左右。它還有較強的耐飢能力,被捕捉后常常先絕食10~20天,並且將已經吞食的食物都統統吐出來。
黿[爬行動物]
黿[爬行動物]
黿在每年春季和夏季交配繁殖,5~9月為繁殖期。雌性大多在夜間上岸,到向陽的沙土地上掘穴產卵,每次產十幾枚到數十枚不等,多達100枚,卵圓形,圓形,具有白色鈣質卵殼,直徑約40mm,產卵之後用沙土蓋好,還要在上面爬上幾圈,作為偽裝,然後從另一條路返回水中。它的卵靠自然溫度孵化,大約40~60天孵化出幼體。幼體出殼之後便自行爬到水中,先在淺水地帶活動和覓食,體重達到1.5kg時再游到深潭中,俗稱“沉潭”。每年11月至翌年4月為冬眠期,大約長到體重為15kg左右時達到性成熟。

分佈範圍


國外分佈於緬甸、馬來半島、孟加拉、中南半島、蘇門答臘、婆羅洲、菲律賓群島、新內幾亞島;中國產於雲南、廣西、廣東、福建、海南、浙江、江蘇等省區。
在歷史上,黿的分佈極廣,從南起海南島、北至黃河沿岸的廣大地區,黿呈片狀分佈其間。然而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黿的種群數量日趨銳減,僅在浙江的甌江、廣東綏江和雲南瀾滄江等地有少量發現,其他地區基本滅絕,估計全國黿的總數在200隻以下。
甌江是浙江省的第二大江,從西北向東南橫貫青田縣全境,曾有"大黿之鄉"的美譽,然而根據青田水利部門的調查,早在2000年之前,這裡的黿就已僅存約80隻,而這已經屬於國內較為集中的黿種群。

生長繁殖


每年11月黿準時開始在水底冬眠,一直到翌年4月,長達半年之久。繁殖期在5-9月,雌性夜間上岸在向陽沙土地上掘穴產卵,每次產十幾枚到數十枚不等,多達100枚,卵呈球形,具有白色鈣質卵殼,約40-60天孵化出幼體

保護現狀


黿的瀕危處境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1989年,它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瀕危(EN)。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Ⅱ。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極危(CR)。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瀕危
2000年,青田縣鶴城鎮湖邊村段的甌江被浙江省政府列為省級青田縣黿自然保護區,面積達360多公頃。保護區的管理條例規定,區內禁止建設任何建築,不允許有人類生產活動,禁止污染水域。
2021年2月1日,入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列為一級保護動物。

主要價值


黿性微溫。有驅除五髒的邪氣,驅殺各種蟲害和蟲蛇毒氣引起的蠱毒,消除各種藥物的毒副作用,接續人肢體的斷筋等作用。用黿的脂肪塗搽體表患病部位可以祛除風邪,治療因風邪引起的惡性瘡瘍。另外,黿的脂肪塗在鐵器上,再加打磨鐵器就會鋥光發亮。在《淮南子》一書的方術中記載有用到它的地方。
因黿的食性特點,以各種細小動物為食,戰體內積累了多種解這些生物的特殊物質,具備了很多解毒作用,故能祛除體內的各種邪氣,還能“殺百蟲蠱毒,消百葯毒”,至於“續人筋”,限於古人的認識程度,綠黿和蟹等肢爪較多動物可續筋接骨,按藥理分析這些動物均含較多精蛋白,利於斷肢部位的營養,所取的部分也均有活血作用,故而常用。
黿肉和膏是一體之物,然膏為固體之油,滋潤作用更優於肉,風為陽邪,易傷陰液,外敷散風有點牽強,主要是消除風邪所致的不良反應,如皮膚乾燥發癢,外用膏劑中熟不開油,綠團魚脂作用更佳。黿既有較強解毒作用,又能滋養瘡面,故也外用治療“惡瘡”,單用即有較好療效,配入復方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