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規制理論研究
環境規制理論研究
本書基於環境規制理論的分析基礎,綜合運用了前瞻性的理論與方法,構建了一個完整而系統的環境規制理論研究框架。
首先,從環境規制相關概念範疇、環境規制基本依據、經濟人假設及相關理論根據、環境規制有效性檢驗路徑等方面提出環境規制理論的分析基礎,為後面分析奠定堅實的基礎;然後,從規範視角和實證視角分析環境規制動因,從環境規制目標選擇原則、均衡模型、多重解等方面對環境規制目標進行分析;再將環境規制置於標準經濟學的供求分析框架下,採用博弈分析方法,引入規制相關主體和多重委託-代理關係,構建環境規制需求與供給理論;繼而,對環境規制的微觀與宏觀效應、環境規制的不確定性以及環境規制的變革進行理論總結;進一步,通過建立計量經濟模型和統計測度模型等實證方法對環境規制的有效性進行檢驗,並形成環境規制的政策取向;最後對環境規制治理結構從制度分析、存在問題、原則與方向以及重構四個層面進行理論探索,為環境規制的有效性提供最終的制度保障。
第1章 導論 1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 1.2 研究思路及主要內容 4 1.3 研究方法 7 1.4 創新與不足 8
第2章 環境規制理論的分析基礎 9 2.1 環境規制相關概念範疇 9 2.1.1 政府規制概念與內涵 9 2.1.2 環境規制的相關界定 11 2.2 環境規制基本依據 12 2.2.1 經濟分析視角下的環境規制依據 12 2.2.2 環境與經濟發展關係約束下的規制依據 14 2.3 經濟人假設及相關理論工具 18 2.3.1 經濟人假設 18 2.3.2 相關理論工具 20 2.4 環境規制有效性檢驗路徑 26 2.4.1 環境規制有效性的評價 26 2.4.2 環境規制效率的檢驗路徑 30
第3章 環境規制的動因和目標 39 3.1 環境規制的動因 39 3.1.1 規範視角的環境規制動因 39 3.1.2 實證視角的環境規制動因 42 3.2 環境規制的目標 46 3.2.1 環境規制目標選擇的原則 46 3.2.2 環境規制目標選擇均衡模型的構建 47 3.2.3 環境規制目標選擇的多重解 52
第4章 環境規制的需求與供給 61 4.1 環境規制的需求 61 4.2 環境規制的供給 64 4.3 供求框架下環境規制選擇機制 66
第5章 環境規制的微觀與宏觀效應 70 5.1 環境規制的微觀效應 70 5.1.1 環境規制與企業競爭力雙贏 70 5.1.2 環境規制制約企業競爭力 79 5.1.3 對企業競爭力影響的不確定性 82 5.1.4 環境規制微觀效應的約束邊界 83 5.2 環境規制的宏觀效應 84 5.2.1 環境規制的經濟結構效應 84 5.2.2 環境規制的外向型經濟效應 88
第6章 環境規制的不確定性 93 6.1 不確定性理論 93 6.1.1 不確定性理論的發展 93 6.1.2 不確定性的界定 97 6.2 環境規制不確定性因素 98 6.2.1 成本不確定性 99 6.2.2 收益不確定性 100 6.3 環境規制不確定性的分析方法與解決方案 100 6.3.1 環境規制不確定性的分析方法 101 6.3.2 環境規制不確定性的解決方案 102
第7章 環境規制的變革 104 7.1 國際環境規制的變革 104 7.1.1 國際環境規制演進軌跡與特徵 104 7.1.2 命令與控制型環境規制 105 7.1.3 基於市場型環境規制 107 7.1.4 信息披露型環境規制 114 7.2 中國環境規制的變革 116 7.2.1 中國環境規制演進的階段性 116 7.2.2 中國環境規制的現行模式 121 7.3 中國環境規制存在的問題及最優模式探索 126 7.3.1 中國環境規制存在的問題 126 7.3.2 最優環境規制模式的探索 129
第8章 環境規制有效性檢驗 136 8.1 基於國家層面的環境規制效率評價 136 8.2 基於區域層面的環境規制效率評價 141 8.3 典型地區的環境規制績效評價 150 8.3.1 基於環境庫茨涅茲曲線的環境規制績效實證檢驗 150 8.3.2 基於污染密集產業發展的環境規制績效實證檢驗 157 8.3.3 典型地區環境規制有效性檢驗結論 162 8.4 環境規制的政策取向 164
第9章 環境規制治理結構及其重構 180 9.1 環境規制治理結構的相關界定 180 9.2 環境規制治理結構的主要問題 181 9.2.1 環境規制中的規制俘獲問題 182 9.2.2 環境規制單中心治理結構的困境 186 9.3 環境規制治理結構的重構 188 9.3.1 環境規制治理結構重構的原則與方向 189 9.3.2 環境規制多中心治理結構的建構 192 9.3.3 改善環境規制結構的治理 196 參考文獻 199
張紅鳳,山東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教授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本書順應了時代的客觀要求,力圖通過構建相對完善的環境規制理論體系,填補國內外該研究領域的某些空白,同時為解決中國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問題提供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