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經濟人假設的結果 展開

經濟人假設

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經濟人就是以完全追求物質利益為目的而進行經濟活動的主體,人都希望以儘可能少的付出,獲得最大限度的收穫,並為此可不擇手段。 "經濟人"意思為理性經濟人,也可稱"實利人"。這是古典管理理論對人的看法,即把人當作"經濟動物"來看待,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最大限度滿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目的只是為了獲得經濟報酬。

解釋


1、經濟人假設是指每個人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
2、經濟人假設是指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它是個體行為的基本動機.理性選擇假設是指個人在選定目標后對達成目標的各種行動方案根據成本和收益作出選擇
3、所謂經濟人假設是指作為個體,無論處於什麼地位,其人的本質是一致的,即以追求個人利益,滿足個人利益最大化為基本動機
4、經濟人假設是指:當一個人在經濟活動中面臨若干不同的選擇機會時,他總是傾向於選擇能給自己帶來更大經濟利益的那種機會,即總是追求最大的利益
5、經濟人假設又稱為X理論,X理論認為人類本性懶惰,厭惡工作,儘可能逃避,唯一的激勵辦法就是以經濟報酬來激勵生產,只要增加金錢獎勵,便能取得更高的產量

有關問題


“經濟人”是西方經濟學者作為基本假設提出來的,因而又稱“經濟人假設”。對這個假設的科學性歷來存在不同觀點。隨著我國轉向市場經濟體制,“經濟人假設”也被引入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中來,由此引起了學術界的激烈爭論。那麼,我們應當如何認識“經濟人”和“經濟人假設”呢?“經濟人”是一個科學範疇嗎?“經濟人假設”可以應用到所有經濟形態和所有人嗎?能否將其運用於我國的市場經濟?所謂“利己本性”是人的自然本性,還是一定經濟關係中必然表現出來的經濟行為?

依據


"經濟人"的假設,起源於享受主義哲學和英國經濟學業家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關於勞動交換的經濟理論。亞當·斯密認為:人的本性是懶惰的,必須加以鞭策;人的行為動機源於經濟和權力維持員工的效力和服從。
美國工業心理學家麥格雷戈在他的《企業中的人性方面》(1960)-書中,提出了兩種對立的管理理論:X理論和Y理論。麥氏主張Y理論,反對X理論。而X理論就是對"經濟人"假設的概括。X理論的基本觀點如下:①多數人天生是懶惰的,他們都儘可能逃避工作。②多數人都沒有雄心大志,不願負任何責任,而心甘情願受別人的指導。③多數人的個人目標都是與組織目標相矛盾的,必須用強制、懲罰的辦法,才能近使他們為達到組織的目標而工作。④多數人干工作都是為滿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錢和地位才能鼓勵他們努力工作。⑤人大致可分為兩類,多數人都是符合於上述設想的人,另一類是能夠自己鼓勵自己,能夠剋制感情衝動的人,這些人應負起管理的責任。

管理策略


基本策略

根據"經濟人"的假設而採取相應的管理策略,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
1、管理工作重點在於提高生產率、完成生產任務,而對於人的感情和道義上應負的責任,則是無關緊要的。簡單地說,就是重視完成任務,而不考慮人的情感、需要、動機、人際交往等社會心理因素。從這種觀點來看,管理就是計劃、組織、經營、指導、監督。這種管理方式叫做任務管理。
2、管理工作只是少數人的事,與廣大工人群眾無關。工人的主要任務是聽從管理者的指揮,拚命幹活。
3、在獎勵制度方面,主要是用金錢來刺激工人產生積極性,同時對消極怠工者採用嚴厲的懲罰措施,即:"胡蘿蔔加大棒"的政策。

泰勒的觀點

泰勒是"經濟人"觀點的典型代表。泰勒主張把管理者與生產工人嚴格分開,反對工人參加企業管理。他寫道:"一切計劃工作,在舊制度下都是由勞動者來做的,它是憑個人經驗辦事的結果;在新制度下則絕對必須由管理部門按照科學規律來做,這是因為,即使勞動者熟悉工作進展情況並善於利用科學資料,要一個人在機器旁勞動,同時又在辦公桌上工作,事實上是不可能的。顯然,在多數情況下,需要有一類人先去制定計劃,另一類完全不同的人去實施計劃"。
泰勒所提倡的"時間--動作"分析,雖然有其科學性的一面,但其基本出發點是考慮如何提高生產率,而不考慮工人的思想感情。他認為,如果工人能按照他所設計的標準動作進行工作,工作效率就會提高。

評價


"經濟人"假設及其相應的X理論曾風行於20世紀初到30年代的歐美企業管理界。這種理論改變了當時放任自流的管理狀態;加強了社會上對消除浪費和提高效率的關心,促進了科學管理體制的建立。這對我國目前的管理實踐,有一定借鑒作用。但"經濟人"假設及X理論,也有很大局限性。
1、"經濟人"假設是以享樂主義哲學為基礎的,它把人看成是非理性的,天生懶惰而不喜歡工作的"自然人"。這是20世紀初個人主義價值觀點統治思想的反映,泰勒從企業家與工人都有的營利心來錄求提高效率的根源,把人看成機器。這是與馬克思主義的人是社會的人,人的本質就是社會關係總和的觀點相對立的。
2、"經濟人"假設的管理是以金錢為主的機械的管理模式,否認了人的主人翁精神,否認了人的自覺性、主動性、創造性與責任心。他們認為由於人是天性懶惰的,因此必須用強迫、控制、獎勵與懲罰等措施,以便促使他們達到組織目標。
3、"經濟人"假設認為大多數人缺少雄心壯志,只有少數人起統治作用,因而把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絕對對立起來,反對工人參與管理,否認工人在生產中的地位與作用,其人性觀是完全錯誤的。

來源


關於“經濟人”的思想來源和概念提出,有關百科全書是這樣解釋的:經濟人又稱作“經濟人假設”,即假定人的思考和行為都是有目標理性的,惟一試圖獲得的經濟好處就是物質性補償最大化。這常用作經濟學和某些心理學分析的基本假設。“經濟人假設”來自亞當·斯密《國富論》中的一段話:我們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飲料,不是出自屠戶、釀酒家和麵包師的恩惠,而是出於他們自利的打算。我們不說喚起他們利他心的話,而說對他們有好處。之後,西尼耳定量地確定了個人經濟利益最大化公理,約翰·穆勒在此基礎上總結出“經濟人假設”,最後帕累托將“經濟人”這一名詞引入經濟學。與“經濟人”相對的概念是“道德人”或“社會人”。

涵義


綜述
合作論壇
合作論壇
對於“經濟人”和“經濟人假設”的涵義,中外經濟學文獻並沒有給出權威和標準的解釋,也沒有被普遍接受和廣泛應用。目前,大多數經濟學者所說的“經濟人假設”,大致包含四個要點:經濟人概念來源於斯密;經濟人是對經濟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經濟人的本性是利己的;經濟人在經濟活動中的行為都是理性的。但是,只要我們考察一下斯密的《國富論》就會發現,上述要點並沒有完整地準確地反映斯密的思想。
並非出自斯密的著作
“經濟人”概念並非出自斯密的著作,斯密的思想也並非是“經濟人”的惟一思想來源。如果力圖從斯密的思想中概括出“經濟人”,那麼,與此有關的思想主要是兩點:第一點,人們是從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出發參與社會分工和商品生產的;第二點,在價值規律這“一隻看不見的手”的指導下,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時,並非出於本意地促進了社會的公共利益。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認為斯密是“經濟人”思想來源的代表者。至於當前人們所說的“經濟人假設”,已經或多或少離開了斯密的思想,我們不應當把任意演繹的思想強加給斯密。
限制性
按照斯密的思想,“經濟人”完全是同商品生產相聯繫的,所適用的範圍,只是處於社會分工體系中從事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人,而不是“經濟生活中所有的人”。這種意義的“經濟人”對於自給自足的生產者,對於共同體的內部關係,是不適用的。如果把“經濟人”應用到其他人——非商品生產者,已經離開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人,產品不表現為商品的經濟時代的人,是不符合斯密的思想的。
目標和追求的差異
按照斯密的思想,“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利己心”的涵義是:參與社會分工和以商品形式滿足他人需要,不是出於利他的動機,不是一種恩惠,而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利益和滿足自己的需要。這裡所體現的是斯密所謂“互通有無,物物交換,互相交易,相互幫忙”的關係,也可以說是間接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關係。因此,把斯密所說的“利己心”歸結為“自私自利”,顯然是不恰當的。在這裡,斯密並沒有把簡單商品生產和資本主義商品生產區別開來;而實際上,資本家的“利己心”和小商品生產者的“利己心”是有質的區別的。因此,把一般人的利己心和資本家的利己心混為一談,同樣是不恰當的。另外,斯密並沒有將這種利己心看作是人的“自然本性”,而是看作以社會分工為基礎的商品交換關係的必然反映。而且他認為,人具有雙重人格——追求個人利益和崇尚道德情操。如果把不同時代、不同生產方式中的人,統統看作具有同樣利己本性的自然人,顯然不符合斯密的思想。
理性
按照斯密的思想,從自身的利益和需要出發參與社會分工和商品生產,並不需要以人的所謂“理性”作為前提條件,相反,斯密認為,這種商品交換的傾向是不是一種“本然的性能”,是不是“理性的必然結果”,不屬於他研究的範圍。因此,把“理性”作為“經濟人假設”的必要條件和內在特徵,同樣不符合斯密的思想。如果講“理性”,無非是在既定的經濟條件下,常人所具有的認識判斷能力而已;但在資本主義商品生產中,人們本來可以具有的正常理性往往被扭曲了。
總之,按照斯密的思想,“經濟人”無非是從自身利益和需要出發,參與社會分工和商品生產的人;而目前流行的所謂“經濟人假設”,並沒有確切地反映斯密的有關經濟思想,也不能作為分析經濟問題的基本出發點。

局限性


有效的假設,是科學研究的前提。西方經濟學中有一個“經濟人假設”,其核心內容是,經濟學所研究的人都是“自利的理性人”。科學認識論表明,關於人的任何假設都是有局限的,除非你不做假設,因為人是最複雜的。正因為如此,二百多年來,“經濟人假設”是否合理有效的討論,一直存在。問題的焦點在於,對於經濟學而言,我們是否需要一個完整的對人的假設,如果需要,到底哪一種假設是最合理的?或者進一步說,這種從西方經濟學中引進的“經濟人假設”對於中國經濟學研究的適應性到底有多大?局限性有多大?
人的假設都有局限
“經濟人假設”的實質就是對“人”進行抽象,是指為了經濟學分析、解釋、推導的需要,對微觀的人的特點進行抽象,並根據這種抽象分析其決策和行為。通過抽象可以避免陷入對“人性”本身無邊無際的爭論,以更有效地討論相關的經濟學主題。
問題在於,這種抽象實際上就是將人不當成“人”,而是當成一個純粹的“經濟動物”,顯然,這種“動物”本身並不存在。所以局限難以避免。
首先,由於經濟學研究角度、研究需要的不同,對於人的抽象也各不相同。“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經濟學家對人性不同的看法也影響了其對人的假設。例如,著名的“社會人”模式就是另一種應用於經濟學中的假設。它由舊制度主義經濟學家提出,想以之來取代“經濟人”模式。它的基本內容是:作為一種社會存在,除了物質經濟利益之外,人還追求安全、自尊、情感、社會地位等等的需要;人所做出的選擇,必須建立在他個人的社會經驗、不斷的學習過程以及構成其日常生活組成部分的個人之間相互作用的基礎之上,因此,人的行為是直接依賴於他生活在其中的社會文化環境的,所以要從每個人的現實存在和他與環境的關係上去理解人,去解釋人的經濟行為。
同理,作為經濟管理學基礎理論的“管理人”模式在人的“有限理性”假說的基礎上提出。這種理論認為,在現實世界中,人受到自身在認識和計算能力方面固有的限制,以及信息不完全、時間有限的制約,只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選擇。因此,不論主觀願望怎樣,人們都只是追求可以實現的“滿意的狀態”而不是“最大化”。
其次,“經濟人假設”在假定人是“自利的理性人”的同時,還存在一系列相關假設,包括資源供給不受限制、市場信息對稱、人的知識水平足夠、市場機制充分有效等,但實際上這樣的條件本身在現實中不存在。即使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經濟人”,他們一旦遇到物質利益與精神利益的雙重選擇時,其利益判斷也會出現巨大的差異,其權衡標準也會背離這種“假設”。最後,即使人是“自利的理性人”,但由於每個人的“自利”程度和“理性”程度的差異,也可能出現不同等級和程度的“經濟人”,從而使這種假設變得多樣化和複雜化起來。尤其是“自利”的標準差異會使人的選擇出現巨大不同,如對吸毒、賭博等的消費行為的選擇。
適用的研究領域有限
任何一種假設都與各自的研究目的有關,它必然會為了分析和解決某一種問題、現象或過程而忽略掉一些因素。對於同一個研究者,討論的重點的差異,也可以使假設條件出現差異。實際上,研究者的研究水平、研究能力和時間期限,也決定著其假設條件的選擇。而且,隨著研究目的和領域的變動,其假設條件也隨之變動。有相當多的研究領域,如經濟體制、經濟分配、福利有效性、就業、貨幣、資本流動、區域合作等就不適合運用“經濟人假設”。這就是說,這樣的假設只是適合於提出該思想的經濟學領域,主要是古典經濟學和新古典經濟學,適應於探索價格機制、資源配置與優化、經濟增長等問題。
進一步說,由於人在不同的經濟研究領域中的地位不同,有些是基礎性的,有些是附帶討論的,從而進行抽象的必要性就不同。如果說人的行為目的和方式可以完全由外界條件———比如社會習慣、制度等來決定,那麼對人的抽象也就不那麼重要。如果經濟研究可以從其他方面而非個人(或者微觀經濟主體)的行為開始的話,那麼“人”的問題就可以忽略。總之,並不是所有的經濟問題都可以適用“經濟人假設”。“經濟人假設”適用的對象有限
在“經濟人假設”提出時,很少有人考慮經濟產品的公益性與私利性問題,但隨著人們認識的進步,幾乎大多數經濟產品都存在公益性與私利性問題,
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這樣,“經濟人假設”的運用就更受局限了。
現代經濟學研究發現,無論是有形產品,還是服務產品,隨著它們本身的公益性和私利性的差異,“經濟人假設”適用的程度也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說,“公益性”程度越高的產品,如教育、橋樑、國防等,其“經濟人假設”適用的程度就越低,因為人們在消費和購買這些產品時,常常無法根據“利益最大化原則”做出選擇。
於是,在經濟學中對不同產品的消費者選擇進行研究時,原來的“經濟人假設”就要部分或全部放棄,因為,這時就不能為了“簡單”而對人進行過多的抽象和假設,而必須還原成具體的人。
適用的時限有限
在經濟發展初期,尤其是市場化和工業化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在市場嚴重供不應求和收入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市場主體受價格約束較大,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選擇有限,這種條件下,“經濟人假設”是有較為廣泛的適用性的。但是,隨著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人們的知識水平的提高、個性化需求和情感需求的擴大,人們的經濟行為越來越脫離“經濟人假設”的條件。尤其是“綠色經濟”等運動的興起,更使人們關注個人、社會、經濟與環境的協調,從而使“經濟人假設”適用的範圍更趨狹窄。
適用的人群有限
在現代經濟社會,生產者和消費者市場的細分越來越重要,從而對不同人群進行經濟研究也越來越重要。在市場上,生產者和消費者分為不同的類別和群體,其知識結構、社會地位、傳統文化等的差異,導致經濟生活中人的“理性”水平出現差異。例如,在中國傳統文化下,即使再窮苦的人,在市場上也難以做出“個人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選擇,因為我們有“先人後己”的優秀傳統。同樣,中國知識分子可能更注重對榮譽和地位的選擇,而鄙視“重利忘義”的行為。這也就是說,實際經濟生活中,不同人群的“情感水平”和“知識水平”的不同,決定了“經濟人假設”適用水平的不同。任何假設都有一定的局限,然而,經濟學又不能沒有假設,其關鍵在於分析其“假設條件”與研究動機、研究過程和研究結論是否匹配,進而去探討這種“假設條件”是否成立。

邊界問題


綜述

合作論壇
合作論壇
具有自利性和理性的“經濟人”是西方經濟學的理論基礎。“經濟人”假設條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斷發生演變,大致經歷了古典“經濟人”、新古典“經濟人”、廣義“經濟人”,我國目前還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濟人”假設,以上各個“經濟人”假設的條件都不相同。最早的自利性演變為自利性和他利性結合;最早的理性演變為有限理性;由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演變為追求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統一;“經濟人”假設的條件由最初的完全理想化,演變到與現實更加接近。這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經濟人”假設條件的演變,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理論研究,也直接影響到管理模式的變化。隨著“經濟人”假設邊界的變化,管理理念更加人性化,更加重視兼顧個人和公共利益的協調。這就為我國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供了有益的啟示:要以人為本,尊重社會經濟主體的合法權益;與時俱進,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經濟人”假設;把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結合起來,實現雙贏或多贏。
邊界
《國富論》的論述中,斯密“經濟人”假設是以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為目的並積極從事經濟活動的主體。斯密認為“經濟人”具有利己本性,在經濟活動中會導致人們完全追求個人利益而不會顧及其他人利益,但由於每個人的謀利活動受到其他人的謀利活動的限制.受到市場經濟這隻“看不見的手”的作用,每個人的這種利己行為最終會促進社會的利益。
斯密還說明“經濟人”的道德行為。他認為,利己是目的,利他則是手段,先要運用利他這個手段,才能達到利己的目的。同時,又提出上帝賦予了每個人的“利己心”,如果“利己心”過於強烈,就會侵犯他人的利己活動領域,因而每個人在充分利用利己衝動的同時,必須考慮到他人的利己性營利活動不受侵犯。要求“經濟人”在實現自己的目標和行使自身合法權益時,不要越界和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逮不是否定“利己心”,而是充分發揮利己的條件。《國富論》談到,每個人基於“利己心”的贏利活動,只許在不侵害“正義規則”的限度內進行,這和《道德情操論》中闡述的遵守社會生活“一般準則”應該是一致的,都是強調“利己”行為的度,是維護社會生活秩序的重要保障。
斯密“經濟人”假設的邊界,是指斯密“經濟人”假設條件存在的“度”的界限。斯密“經濟人”假設可以歸納為以下四點:第一,“經濟人”必然是自利的,且不是孤立的。追逐個人利益的動機(利己心)是“經濟人”行為的驅動力,“經濟人”不能孤立的生存,只有在經濟生活中與他人進行交往,謀求私人利益。第二,“經濟人”總是憑藉所處的市場環境判斷自身利益,努力使用各種手段,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第三,“經濟人”唯一目的是追求私人利益,但最終促進社會公共利益。但是,這一過程需要有良好盼法制和規則作為保證。第四,“經濟人”追逐私利的手段和內容會隨著社會發展發生變化,但其自利本性不變。綜上所述,斯密“經濟人”假設的邊界應為:“經濟人”的“自利性”邊界應該以不損害他人的利益為限度;“經濟人”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億”的邊界應該以不損害公共利益為限度:“經濟人”的自利和利益最大化行為應該在法制和規則的約束之下,合乎倫理和遵紀守法。
位移
位移是物理學的名詞,用來描述運動物體的位置發生變化的物理量。“經濟人”假設邊界位移,是指“經濟人”假設條件在經濟史發展過程中發生演變的過程和現象。在經濟史中,西方經濟學家孟德維爾、斯密、邊沁、約·穆勒、西尼爾、李斯特、西蒙、馬歇爾、龐巴維克、科斯、貝克爾、弗里德曼、盧卡斯等經濟學家都有“經濟人”假設,大致劃分為古典“經濟人”、新古典“經濟人”、廣義“經濟人”,他們各自對“經擠人”假設的條件都不盡相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還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濟人”假設,因此,可以說自從“經濟人”假設產生的第一天起,“經濟人”假設的邊界一直在發生位移。
(一)孟德維爾對“經濟人”假設的啟蒙
孟德維爾的《蜜蜂寓言,或個人劣行即公共利益》一書中,公共利益指的是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財富的增加,個人劣行指的是個人追求自己的快樂和利益。如果各個人都自由進行利己活動,可以自然而然地增進整個社會的繁榮,並且比有目的的活動效果更好。孟德維爾關於個人利益是經濟發展動力的思想,對斯密“經濟人”假設的影響很大。
(二)古典“經濟人”假設的邊界
斯密確定了“經濟人”假設的邊界,系統運用“經濟人”進行經濟分析,成為現代經濟學的奠基人。在斯密之後,經過邊沁、西尼爾、約·穆勒等人對“經濟人”思想的進一步補充,基本形成古典“經濟人”模式,為經濟學進行分析和研究創造了科學假設和前提。
(三)新古典“經濟人”假設的邊界
斯密“經濟人”假設被西方經濟學普遍繼承,同時這一假設本身也在不斷完善,最突出的體現在新古典理論體系中。新古典學派認為,“經濟人”就是經濟活動的行為主體,一是具有功利主義本性,即以最小成本去獲得自身晟大的經濟收益;二是具有完全理性,即掌握全部知識和信息,恰當選擇,實現利益最大化;三是“經濟人”一般包括生產者和消費者,追求利潤和效用最大化;四是“經濟人”通常採取勞動、資本、土地、企業家等四種要素供給者的形態。新古典經濟學對“經濟人”的行為,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過引入數量分析方法解答了斯密沒有解答的問題,比斯密的原始“經濟人”前進了一大步。新古典經濟學考察了“經濟人”在不同市場形態下利潤和效用最大化的條件,強調“經濟人”只有在完全競爭的市場環境中,才能達到均衡狀態,實現最大的滿足和效率。可見,新古典經濟學將斯密的“經濟人”,進一步抽象為具有完全理性、簡單、可量化的“機器人”。把經濟學從具有道德性和社會性的學科轉化為只有技術工具意義上的學科。因此,薪古典“經濟人”的假設邊界是:純粹的“自利性”而無“利他性”,純粹“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而無“公共利益”,沒有社會規則的約束。
(四)廣義的“經濟人”假設的邊界
新制度經濟學對“經濟人”假設(又稱廣義的“經濟人”)比傳統的“經濟人”假設更接近於真實社會,它的“經濟人”假設包含的內容:一是人具有雙重動機。追求經濟利益和非經濟利益的最大化,非經濟利益包括利他主義、意識形態和自願負擔約束等,通常有集體主義行為偏好。二是有限理性。新制度經濟學繼承了西蒙的“有限理性”說,認為人們獲取信息是不完全的,所以導致人的理性是介於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間的一種有限理性。新制度經濟學中的“經濟人”具有有限理性,不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還追求利他主義和自願負擔約束等非經濟利益,並且還有機會主義傾向。可以說,傳統的理性“經濟人”處在理想狀態,新制度經濟學的理性“經濟人”已經回到了現實之中。由此可見,廣義的“經濟人”假設邊界應該是斯密“經濟人”假設邊界的復歸,並且是更高層次上的復歸:“自利性”和“利他性”共存,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和“公共利益最大化”同在,“經濟人”的行為具有社會性。
(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人”假設的邊界
自我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以來,中國經濟學界也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濟人”假設問題。有一些學者認為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分析中,西方“經濟人”假說是屬於西方文化範疇的個人主義的,與我國的傳統的集體主義主流意識相差甚遠,不宜作為經濟理論分析的前提,沒有“經濟人”的位置。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深化和發展,大部分學者認為我國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只有承認“經濟人”假說的前提條件,通過建立一種恰當的機制,使人們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客觀上有助於社會整體目標的實現。“經濟人”假說是交易的起點,是市場經濟的起點。“經濟人”通過利他實現利己,利他是利己的手段,利己是利他的目的。雖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相比具有不同性質,但都是市場用“看不見的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仍符合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所以,“經濟人”假說同樣是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隱含前提。在市場上追求各自利益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人”,應該表現出以下四大基本特徵:一是自主性。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人”的勞動者、消費者、投資者、企業或企業聯合體,通過自由、自覺、自主地趴事生產、交換、消費活動,為自己謀取更大利益。二是追利性。明確社會主義經濟活動主體追求各自利益的正當性和重要性。三是競爭性。社會主義“經濟人”在生產、交換、消費領域展開競爭,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培育和完善優勝劣汰的經濟機制等。四是預期性。可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人”假設的邊界可以概括為:“自利性”和“利他性”有機協調.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和“公共利益最大化”有機結合,”經濟人”和“社會人”的統一,遵紀守法。
邊界位移對理論和實踐的影響
“經濟人”假設邊界的位移直接導致理論研究的變化,把經濟學擴展到前所未有的廣闊領域;“經濟人”假設邊界的位移也直接推進了管理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和進步。
(一)“經濟人”假設的理論演進
古典“經濟人”是由斯密系統運用,經過一些古典經濟學家補充和完善最後奠定了經濟學成熟的基石,但還存在一些缺陷。通過歷史學派、制度學派等的批判和完善,新古典經濟學家以古典“經濟人”模式為基礎,吸收同時代自然科學發展的成果,從而形成了西方經濟學的新古典“經濟人”的理念。新古典“經濟人”模式克服了經濟學家以前對經濟學世界的膚淺解釋,從而可以細緻分析市場活動,最終導致經濟學從具有道德和政治屬性的學科轉變成濃厚工具性色彩的分析科學。“經濟人”變成了赤裸裸的理性自私人。在新政治經濟學運動中。以貝克爾、布坎南、科斯、諾斯等為代表的“新經濟學家”對“經濟人”假設進行了第三次抽象。廣義“經濟人”模式的特徵:將“經濟人”假設運用到經濟領域以外很多社會領域,認為“自利”和理性選擇不但存在於經濟領域,而且也存在於市場之外所有人類活動領域(政治、婚姻、生育、非法活動等)。把交易成本、信息成本等新的學術成果運用到新古典“經濟人”模式中,修改了“完全理性”、“完全信息”的假設,使“經濟人”假設走出純經濟學範圍,更具一般意義。“新經濟學家”把新古典經濟學抽象掉的歷史倫理因素、社會道德因素重新納入到“經濟人”的範疇中,對斯密“經濟人”思想進行更高階段的復興。
古典“經濟人”思想的初步形成和運用成為經濟學的基石,新古典“經濟人”假設推進了經濟學理論的科學化,“新經濟學家”對廣義“經濟人”的發展,使經濟學擴展到前所未有的廣闊領域。由此可見,各個時代經濟學家為了更有效分析人類的實際經濟行為和各種經濟現象,建立一個邏輯嚴密的經濟學理論體系的支撐點,就不斷抽象、修正“經濟人”假設。
(二)“經濟人”假設對經濟管理實踐的影響
綜觀西方管理理論的產生與發展過程,不同的管理理論幾乎都是建立在對人的本性、動機等不同的認識和理論假設的基礎上。第一,西方古典管理理論的萌芽階段,根據亞當·斯密“經濟人”(“理性經濟人”)的假設。美國管理學家麥格雷戈提出“X”理論。在這種管理方式中,管理者把人看作物件一樣,忽視了人的自身特徵和精神需要,只注重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滿足。提出了著名的“胡羅卜加大棒”的管理觀念,科學管理理論的創始人——泰羅就是這種觀點的典型代表。第二,行為科學理論認為人不僅是“經濟人”,而且更是“社會人”,從而建立了一套全新的,以滿足人們的各種社會需要為基本出發點的管理理論。梅奧等人根據霍桑實驗提出:社會性需求的滿足往往比經濟上的報酬更能激勵人們,更能調動人們的積極性,良好的人際關係是調動人的積極性的決定性因素,物質刺激只有次要作用。而且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發現,只有在顧全群體利益時,個人利益才能得到保障。行為科學的產生,適應了社會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不斷提高和企業勞動與勞動構成不斷變化的要求,彌補了古典管理理論的不足。第三,現代管理理論階段,進一步把人看作是“自我實現的人”、“決策人”和“複雜人”,極力主張實行參與式、靈活多變的管理,以適應日趨民主化、複雜化的管理環境。馬斯洛“自我實現人”的假設,提出了通過滿足人的多層次的需要,以不斷激發人的潛能管理方法。西蒙“決策人”假設,從有限理性出發,使得管理的質量得到了很大提高,增強了管理的可操作性。沙因“複雜人”的假設,提出了“靈活多變”的管理方式,也就是說要因人、因事、因環境而異。
由此可見.關於人的理論假設也就成了西方管理理論研究的基本依據和基本出發點。西方管理理論的發展和突破,幾乎都是基於對人的認識的飛躍;各種管理理論的不同,也是基於對人的認識的不同。

現實意義

認真研究“經濟人”假設及其邊界的演變規律,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供借鑒,保證各個社會經濟主體實現和諧的利益分配結構。
(一)把握斯密“經濟人”假設邊界中的“一般規則”,有利於加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制度建設和道德建設
斯密認為古典“經濟人”只要有良好的法律、制度保障,主觀上“自利”的“經濟人”也能達到客觀上有利於社會的結果。馬歇爾認為新古典“經濟人”自利行為的理性特徵,就體現在謀利行為必須在規範、制度的制約之下。在廣義“經濟人”階段,把制度、法律、習俗等作為決定人們偏好形成的內生變數納入經濟分析之中。
制度界定了“經濟人”活動的空間和維度,在不同的制度條件下,“經濟人”會表現出不同的行為方式。市場經濟體制轉型期,由於在強化利益激勵的時候,缺少健全的制度約束,法律、制度建設滯后,導致“經濟人”在強烈自我利益驅使下滋生尋租行為,侵害社會和他人利益。通過道德約束和制度強制性約束理性“經濟人”的行為,使遵守道德和制度的行為與獲得收益成正相關係。否則,對人的行為激勵和約束機制不平衡,尤其對約束機制的缺失,就無法避免自利的“經濟人”損人利己、不道德甚至違法行為的發生。
因此,我們在認同“經濟人”假設是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徵時,必須引導市場各個主體遵守一定的規則和約束。市場經濟的正常有序發展,既要建立完備的法律規範,還需必要的道德規範。目前需要加強道德建設,倡導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的道德觀,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也是社會和諧發展的精神支柱和保證。
(二)把握好“經濟人”假設的“白利”邊界,有利於構建成熟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主體
“經濟人”假設是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徵,因為:第一。市場經濟是利益經濟,它的體制和機制運作的基礎是人的趨利性,是物質生產不斷發展的動力。市場經濟要尊重經濟規律,運用“看不見的手”,就要利用物質激勵作用,通過引入競爭機制,強化效益觀念,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所以市場經濟應該尊重“經濟人”的自利假設,鼓勵“經濟人”競爭和獲利最大化,充分尊重和保護市場主體的合法利益,這才能夠保證各個市場主體和諧共處。第二,市場經濟的主體是個人、企業和政府,它們在很大程度上都追求和保護自身的利益。人類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的根本動力主要來自人們對自身利益的追求,由於生產力水平和社會歷史進程的制約,到目前為止,人們思想境界還遠沒有達到把為他人和社會勞動看作自己生活第一需要的高度,人們的勞動都直接或間接的與自己的切身利益有關。“經濟人”與價值規律和市場經濟形成的邏輯關係有力證明了,追求自身利益,是人們參與經濟活動的根本動因。但是,一定要防止極端的個人主義傾向。既尊重市場經濟主體經濟活動的社會性,又尊重和保護其合法的自身利益,每一個市場主體勞有所獲,勞有所得,才能構建成熟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主體。
(三)“經濟人”假設中的“理性”到“有限理性”假設邊界的位移培我們的啟示——完善社套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與時俱進
我們知道經濟史上的“經濟人”假設發生了三次變化,“經濟人”假設的邊界也隨之發生位移。“經濟人”假設邊界位移過程中,“完全理性”演變為“有限理性”,“完全信息”演變為“有限信息”,“經濟人”活動的範圍由經濟領域步入社會的各個領域,斯密的“純經濟人”變成了“社會人”,現實社會生活中“經濟人”無處不在、無處不有。“經濟人”假設的邊界發生位移和變化,是與社會生產力發展緊密相聯的,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這就啟發我們要與時俱進,根據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人”,這是當務之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濟人”應該具有以下特徵:利己和利他結合,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兼顧,經濟和道德一體,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如果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濟人”的規範和基準,就可以澄清目前的許多混亂思想,有助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序運行。有助於社會經濟和諧健康發展。
(四)準確把握“經濟人”假設邊界,可以提高我國公共管理的效率和質量
在我國公共管理的理論實踐中,不僅要通過“經濟人”的經濟作用刺激公務員的“利己心”,產生激勵作用,而且還要制訂和執行有效措施對”經濟人”的負面影響進行遏制,保證產生“利他”的行為效果。經濟人假設為我國行政管理提供以下思路:一是應該重視公務人員的物質報酬體系的建設。公共管理的主體之一是公務人員,通過“經濟人”假設邊界可以有效理解政府公務人員的行為動機,尊重公務人員對物質利益追求的合理性。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提高公務人員的物質報酬,儘可能滿足公務人員的利己心,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二是應該建立嚴格的制度規範,制約公務人員的“經濟人”負面行為,保證公務人員能夠利己和利他行為合理並存。在認可“經濟人”假設邊界的前提下,要充分考慮公務人員“經濟人”政策的負面作用,嚴格制定健全的政策規範,依法行政,明確約束公務人員的行為,防止負面行為產生,促進公務人員更好地實現利己和利他行為的高度融合,增加社會公共利益。三是公共行政逐漸引人市場機制,減少公務人員“經濟人”負面行為發生的幾率,縮小政府直接管制範圍。現代公共行政包括授益性行政(如社會福利、低保、行政救助、社會保險等行政活動)和服務性行政(如水電、通訊、交通、文化、教育、衛生等行政活動),授益性行政服務由政府相關部門直接提供,服務性行政服務可以引入商業化管理方法和市場機制,縮小政府直接管理範圍,消除公務人員尋租的滋生溫床,推進“無限政府”走向“有限政府”,最後實現“有效政府”。
(五)把握斯密“經濟人”假設邊界,有利於社會和諧發展
斯密“經濟人”假設邊界中,利己與利他一致,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緊密相聯,對我們今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內涵是參與經濟活動的經濟主體應該實現“雙贏”或“多贏”的目標,相互交往的各方,都應獲得相應利益,各方的利益都能夠得到保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過程中,我國原有的利益格局正在發生深刻的調整和重組,出現了一些新的社會階層和日益多樣化的利益訴求,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突出矛盾和潛在隱患。因此,必須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係,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形成和諧相處的人際環境。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會關係,形成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要高度重視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問題,關心生活比較困難的群眾,在全社會大力提倡團結互助、扶貧濟困的良好風尚,形成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人際環境。目前應採取切實措施,做好失業工人的再就業、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低保”等工作;做好農村的扶貧工作,統籌城鄉發展,縮小城鄉差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解決教育公平問題。儘快建立健全社會協調機制,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要求、解決利益矛盾,自覺維護安定團結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