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麻村的結果 展開

麻村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城郊街道麻村

麻村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城郊街道,歸從化區管轄。因含9個自然村,故稱 九里鄉。宋 代稱馬村,因村前左邊有兩座小山如馬相向跑來,有“雙馬歸欄”之意,故名。后改稱麻村。

麻村歷史


麻村是一個規模很大的村落。麻村在南宋寶慶年間建村,有800多年的歷史 一開始叫“馬村”,因村前左邊有兩座小山如馬相向跑來,取“雙馬歸欄”之意。后不知為何又改稱蔴村。
據李氏族譜記載,宗孝忠時間(1163——1189),李氏四世祖兌公,不樂仕進,見世播異遷流,遂不回廣州,構居麻村,折節力田”李氏四世祖兌公便成為麻村李氏始祖。他與益公倆兄弟共生“六大必”,從此麻村興旺發達,九里共居,后逐漸遷往縣內的眾多。

整體布局


棋盤式村落

麻村[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城郊街道麻村]
麻村[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城郊街道麻村]
規劃注重安全麻村自宋朝開村,麻村已有至少800年歷史。
與精巧結實的清代磚不同,宋明時期的磚粗而厚,全村多數房屋都是這種厚磚砌的。棋盤式的村莊規劃,以守望相助為建築理念。在古村落里一個建築規律被固定下來:極重規劃、極重安全。在李家天井裡,不論往左邊側門瞧,還是朝右邊側門看,都可看到每家側門開著,可以一直望到最邊緣那一家。村邊圍牆上有槍眼,村口有大門、巷口有柵欄還有門樓,處處突顯“安全”二字,而走近巷口的大門處,赫然發現門楣上有一條石板橫在上面,石板上共有5個洞,每個洞有碗口那麼大,這些洞是用來插木樁的,以前每天晚上村民都會將門插上木樁,這樣大門和圍牆就將整個村子和外界隔開,外人無法進入。

新池裡

新池裡門樓
新池裡門樓
是麻村古屋保存的最好的村圍,因“不樂仕進,晚節力田”取名新池裡,面闊180米,深120米,建築面積21600平方米。至於什麼時候建,暫時無從得知。

麻村社學

麻村[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城郊街道麻村]
麻村[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城郊街道麻村]
在明清官渡附近,但是官渡已經不復存在了,在舊麻村圩附近小巷子裡面有建於道光年間的觀音廟。以及西側的“麻村社學”,據《古村落》一書所載:麻村社學建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邑人李竹侯寫的楹聯中已出現“社會啟文明”和“學堂宏教育”的字樣,帶有新式教育的味道。不過現狀堪憂,被改建,沿街部分被改成商鋪,後續部分現在也已經被人拆了建房子,只保留了門口部分。
麻村的村民們以前以種水田和荔枝為主,生活水平都比較高。當時富裕的麻村人非常注重教育,所以在古村落群中的麻村社學令人矚目。

觀音廟

麻村[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城郊街道麻村]
麻村[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城郊街道麻村]
則坐落在流溪河旁的明、清麻村官渡附近,廟是磚、木、石結構,硬山頂式建築,規模只有一進三間,但木雕、灰塑做工精細。大門聯雲“觀音飛龍多吉旦,青和彩風慶祥天”,“觀音廟”題字旁款重修時間是“道光歲次辛卯孟冬吉旦重修”。屋頂鋪素瓦,正脊灰塑博古紋飾,封檐板刻花草鳥獸圖案。

必泰李公祠

麻村[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城郊街道麻村]
麻村[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城郊街道麻村]
位於麻三村蓮塘里,建築始於宋代,它坐東向西,面闊五間,總寬24米,據說是從化最寬的祠堂,後來經歷各朝代拆毀及維修。后歷經各朝代拆毀及修護,現僅存兩進,但無論是其碩大的大木結構,還是小巧別緻的木雕、石雕和磚雕,均顯其建築技術之高。柱式及梁架風格古樸。祠堂坐西向東,面闊五間。必泰李公祠厚實的大門結構及精緻的木雕、石雕和磚雕,均顯其高超的建築技術,第一進正面梁底、駝峰、封 檐板雕刻細膩,內容以瑞獸、花木鳥蟲、山水、戲劇人物為主。舉架線條曲度柔美,十分别致、耐看。因其歷史悠久、保存較好,2001年12月,必泰李公祠被列為從化市文物保護單位。曾是麻村小學老師宿舍,現為麻村幼兒園。旁邊的麻村小學里還有樹齡三百多的古樹。
麻村[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城郊街道麻村]
麻村[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城郊街道麻村]
必泰李公祠在歷史上曾遭受過兩次劫難:1938年日軍轟炸從化時炸塌了祠堂了頭進的牌坊,1967年破四舊則毀壞了祠堂中的雕刻繪畫,上圖中的白色外牆也是文革時期砌上去的。後來必泰李公祠也被改為麻村小學,當時能夠容納五百多名學生和二十多名老師,可見祠堂之大。現為麻村幼兒園,歷盡滄桑的李氏祖祠仍在繼續發揮餘熱,以其寬廣的胸懷為李族的娃娃們提供一個庇蔭場所。旁邊的麻村小學里還有樹齡三百多的古樹。

寅中祖樓

麻三村新田裡的寅中祖樓位於巷子的盡頭,走過數戶村民居住的平房,才看到其真容。寅中祖樓歷史不算悠久,建於民國六年,磚木結構保存得比較完整。其建築特徵很有特色,它是硬山頂,高三層,面闊11米,進深7米,青磚砌築。走近看到寅中祖樓的外牆是封閉的,僅有小射擊孔。據介紹,寅中祖樓的主要作用是防禦和避難,門內有木梯上樓,保存完好。這座祖樓是由大地主李保華修建的。一位村民說,過去,當周邊民眾遭受土匪襲擊時,民眾就會集中到寅中祖樓里避難。目前,寅中祖樓是空置的。

麻村九里鶴頂聯

樓鎮里
樓高百丈,鎮美千年。
樓台福壽,鎮泰康寧。
華翰里
華燈初上,翰墨常香。
華宇明亮,翰院堂煌。
新池裡
新增日月,池映乾坤。
新出創舉,池納和諧。
餘輝普照,慶賀長春。
餘威震宇,慶福歸堂。
蓮塘里
蓮池映美,塘岸飄香。
蓮花雅潔,塘魚美肥。
常興里
常新美景,興旺樂園。
常來鴻運,興緻吉祥。
竹園裡
竹蘭青翠,園林新清。
竹枝茂發,園果碩紅。
新天日朗,田壠月明。
新苗吐艷,田圃鋪金。
盤陸里
盤中生景,陸上呈花。
盤開新地,陸發繁枝。

麻村圩

麻村圩日場景
麻村圩日場景
舊麻村圩在麻村觀音廟附近,現在已遷址到麻村東園處,更名為麻村綜合市場。麻村圩在從化人中又叫“三八墟”,因其每逢尾數三、八之日是當地的墟日,周圍的村落人們都聚集到這裡趕集,當地 的老百姓會將手上多餘的農產品拿到市場擺賣,馬路兩邊圍得水泄不通,是當地特有之風景。

“空心大早”荔枝樹

根據【從化市志】記載:從化現存最古老的荔枝樹在城郊街麻一村隔湖自然村有兩棵名叫“隔湖大早”的空心荔枝樹,據果樹專家推測,其樹齡至少有600年,是從化現存最古老的荔枝樹。

劃分


麻村又分麻一村,麻二村,麻三村。村中李氏聚落分九里分佈在流溪河西岸,古時稱“九里鄉”。九里分別為:蓮塘里、常興里、竹園裡、新田裡、盤陸里;樓鎮里、華翰里、新池裡、餘興里。村落是李姓聚落,都是李安政後人,大概有6000多人,村中有麻村圩、麻村社學、觀音廟、必泰李公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