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集鎮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下轄鎮

陳集鎮,曾名西陳集,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下轄鎮,位於宿城區南部,距市區約30千米,轄域面積68.67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陳集鎮下轄1個居民社區和1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陳集社區。截至2018年末,陳集鎮戶籍人口5.2萬。

陳姓在此興集,而得名陳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期,陳集屬泗洪縣由安徽省管轄。1955年,隨縣划入江蘇省,由淮陰地區管轄。2004年,從泗洪縣析出,納入宿遷市宿城區管轄。宿淮鐵路從鎮西穿境而過,洋青公路直貫南北。2019年12月,陳集鎮入選“2016—2018年度江蘇省文明鄉鎮”。

歷史沿革


清代,屬桃源縣陸城鄉。
抗日戰爭期間,屬淮北抗日民主政權的泗宿縣金鎮區鮑河鄉。
陳集鎮
陳集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期泗洪建縣,鮑河鄉歸泗洪縣,屬安徽省。
1955年,泗洪縣劃歸江蘇省,隨縣屬。
1957年,撤區並鄉,成立陳集鄉。
1958年,人民公社化,稱陳集人民公社。
1983年,恢復鄉建制,同時為區別於淮陰縣陳集鄉,更名西陳集鄉。
1996年,地級宿遷市設立,泗洪縣劃歸宿遷市,西陳集鄉複名陳集鄉。
2000年,撤鄉建鎮,稱陳集鎮。
2004年,陳集鎮由泗洪縣劃歸宿遷市宿城區管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陳集鎮位於宿城區南部,東與屠園鎮接壤,南部和西部分別與泗洪縣金鎖鎮、歸仁鎮隔河相望,北部與龍河鎮、洋河鎮為鄰,中心位置約在東經118°32′、北緯33°69′,總面積68.67平方千米。
陳集鎮
陳集鎮
陳集鎮
陳集鎮

地形地貌

陳集鎮處平原地區,地勢平坦。

水文

陳集鎮境內有民便河、西沙河、金陳河、東方紅河、西鮑河、攔馬河、太皇河等7條河流流經。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陳集鎮行政區劃圖(2020年)
1999年,陳集鎮下轄轄陳集,20個行政村。
2001年,紅廟、閘口兩村析出,納入洋河鎮,並將其餘行政村調整為15個行政村。
序號名稱
1廟庄
2王莊
3倉圩
4畢圩
5鮑河
6閘塘
7曹橋
8紅廟
9徐園
10捐元
11夏圩
12龍潭
13陳中
14五堡
15河東
16伏堯
17旗杆
18倉王
19陸圩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陳集鎮下轄1個居民社區和1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陳集社區。
序號居民社區/行政村序號居民社區/行政村
1陳集社區9陸圩村
2鮑河村10廟庄村
3倉王村11旗杆村
4倉圩村12王莊村
5陳中村13五堡村
6伏堯村14徐元村
7河東村15閘塘村
8龍譚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末,陳集鎮家庭戶數11476戶,戶籍人口51875人。

經濟


綜述

2018年,陳集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7.61億元,比上年增長9.7%;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70.4萬元,比上年增長0.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55元,比上年增長9.2% 。

第一產業

陳集鎮歷史上農業種植以三麥、玉米、山芋、棉花等為主。1993年起,調整產業結構,擴大蠶桑、棉花、水稻、蔬菜種植面積。1993年,全鄉蠶桑栽植髮展到4000畝,1994年,養蠶總量達3815張,收繭2670擔。1994年,全鄉多種經營產值1500多萬元,農業產值5334萬元。2018年,陳集鎮流轉土地533公頃,建成133公頃農業生態示範園區。實施“大基地+小業主”經營模式,吸引23家經營主體和15戶農戶參與園區建設,帶動600餘人家門口就業,先後獲批省三星級鄉村旅遊區、市級生態農業園、市級葡萄生產標準化試點;王莊村獲批市休閑觀光農業精品村、省休閑農業精品村;流轉土地1000餘畝,建設壽光農業招商會簽約的魯椒椒種種植加工項目,全鎮“一村一品一店”村居達標率80%,新創“三品一標”地產品1個。
陳集鎮
陳集鎮

第二產業

陳集鎮鄉辦企業於1958年起步,到1985年形成一定規模。1985年以釀酒業為龍頭,先後辦了70多家企業,境內企業固定資產300多萬元,職工5000多人,有釀酒、建材、糧食加工、薴麻加工等5大行業,年創產值達2100多萬元。90年代以後,以釀酒、建材、繅絲為龍頭的各類企業增長迅速,1994年,境內企業發展到140多家,年產值3190多萬元。2018年,陳集鎮實現億元竣工項目通過市級認定;稅源型項目新增納稅20萬元以上企業5個、100萬元以上企業2個;強鏈補鏈項目新增東錦木業等木材深加工項目3個;規上企業年內新增4個。盤活、新建廠房1.8萬平方米,盤活存量建設用地3.7公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陳集鎮歷史上文化教育衛生事業落後。20世紀80年代起,落後面貌得到改變,截至1994年,有初中1所、聯中2所、小學21所、幼兒園1所、幼兒班22個,在校學生8500名,小學入學率達100%,普及了初等教育。各中小學校都有圖書閱覽室、儀器室、實驗室、體育活動室。原西陳集中學1994年被評為市模範中學。2018年末,陳集鎮境內有幼兒園、託兒所5個,小學8個,小學教師155人,學生2786人。

文化事業

2018年,陳集鎮倡導文明、衛生、科學、健康向上的道德新風尚;開展普法宣傳活動,發放法律手冊、反邪教宣傳掛圖3000餘冊(套),形成學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圍。加強農家書屋管理,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強化村民思想教育。累計開展“琴鼓村村行”110餘次、送戲下鄉42場,電影放送160場,極大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投入200萬元建設鎮區文體廣場和2個村居文體廣場;完善15個行政村農家書屋軟硬體配套設施,新購書籍超3000冊,保障各村可借閱書籍1000冊以上。2018年末,陳集鎮境內有劇場、影劇院1個、圖書館、文化站1個。
陳集鎮
陳集鎮
陳集鎮
陳集鎮

醫療衛生

2018年末,陳集鎮境內衛生機構18個,床位324張,執業(助理)醫師65人。

社會保障

2018年,陳集鎮幫助590戶農戶改善住房條件,復墾土地42公頃;1個省定經濟薄弱村脫貧“摘帽” 。2018年末,陳集鎮境內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機構1個,床位60張;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4098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40700人,被納入低保759人。

環境治理

2018年,陳集鎮投入90餘萬元新建二類以上公廁3座。完成15公里公交線路改造。實施“263”專項行動,關閉禁養區畜禽養殖場4家,改造提升非禁養區畜禽養殖場11家,關停“散亂污”企業9家,疏浚6條中溝7.67公里。

代表人物


聞磊(1985年11月2日—1996年6月22日),男,1996年6月22日,正在上小學3年級的他,在路遇一處過水橋(木製)時,見同校2名女生無法過橋,聞磊先將其中一名女生攙扶到對岸,而後折返,準備再攙扶另一名女孩過岸,不料折返途中,一腳踏空,跌入湍急河流中,打撈上岸時,已無生命體征。后相關部門為了紀念聞磊,在該建一橋,命名為“聞磊橋” 。

榮譽稱號


2019年12月,陳集鎮入選“2016—2018年度江蘇省文明鄉鎮” 。

交通運輸


宿淮鐵路從陳集鎮西穿境而過,洋青公路直貫南北。

歷史文化


地名溯源

陳集,因陳姓在此興集而得名。1981年,曾更名為西陳集,后複名陳集。

趕集

陳集鎮政府駐地為一集市,在農曆的二、五、七、十逢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