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集鎮

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陳集鎮

陳集鎮位於肥東縣東北部,全鎮面積84.6平方公里,人口約3萬人,與定遠、滁州接壤,距合蚌公路15公里,肥東縣城店埠鎮55公里,合肥市中心72公里,東、東南面與古城鎮接址,西南、西面與八斗鎮響導鄉接址,北部與定遠縣二龍鄉、大橋鎮、界牌鎮相鄰,為省定江淮分水嶺重點治理鎮。有可耕地面積7萬畝,其中水稻4.3萬畝,旱作物2萬多畝、林地0.54萬畝, 3個社區、6個行政村,106個自然村,218個村民組,地形崗沖交錯、土壤肥沃,適合多種農作物的生長。擁有勞動力1.8萬人,且民風淳樸、勤勞樸實,勞動力價格不高。

概況


肥東縣轄鎮。位於縣境東北邊緣,與定遠縣接壤,距縣城55千米。面積84.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8399人(2010年六普)。轄3個社區、6個行政村。店(埠)陳(集)公路過境。肖圩河流經鄉境。享堂任村有明代安陸侯吳復墓,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沿革


1949年建陳集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改鄉。1996年,面積84.6平方千米,人口2.5萬人,轄陳集、秦湖、吳集、韓龍、后張、前張、尚集、王老、明肖、肖圩、新建、大林、王小、塘趙、小魏、大魏、楊庄、崗頭、李三、稻香、中王21個行政村。2011年3月30日正式撤鄉設鎮。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40122111(3居6村):~001 121陳集社區 ~002 220肖圩社區 ~003 220大魏社區 ~201 220山頭村 ~202 220竹灘村 ~203 220稻香村 ~205 220前後張村 ~207 220吳集村 ~208 220秦湖村

地理


自然環境良好,陳集鎮屬典型的江淮分水嶺地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適中、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5.7度,年均無霜期為235天,年平均降水量961mm,空氣質量優良,沒有任何工業污染和水污染,是理想的天然綠色無公害種植,養殖基地。

農業


農業資源豐富。全鎮擁有小一、小二型水庫21座,當家塘500多口,生產生活用水充足。種植業發達,主要以水稻、小麥、玉米、油菜、花生、芝麻為主,其中芝麻現有面積5000多畝,產量可達70多萬斤,在周邊享有盛名,養殖業主要有生豬、雞、鴨等,年出欄5000隻以上雞的養殖大戶有15戶,年出欄20000隻以上鴨的生產基地有4處,務工收入占農民人均收入的40%。廣(廣興)響(響導)油路貫穿全境,外接合埠路和梁古路,現有3個社區、6個行政村已全部修通“村村通”水泥路,交通條件便利。陳集、肖圩兩個傳統集鎮農產品貿易繁榮,大魏、吳集兩個農貿集市也初具規模。
徠陳集鎮陳集社區是陳集鎮政治、經濟、交通、文化中心,有初級中學一所,全縣一流的中心小學一所,鎮國土資源所、陳集派出所、鎮計生辦公樓、衛生院,供電、電信所、信用社等服務機構齊全,自來水、有線電視、農貿市場、水泥大街、下水道、路燈等公共設施配套。

農村建設


2008年陳集鎮被列為肥東縣新農村示範點和國家級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區,深受各級領導的關注。
目前,陳集新農村項目一期已建成51棟,安置222戶;二期16棟,安置58戶;三期安置186戶,均已入住。新農村水、電、路暢通,雨、污分流;安裝了100盞太陽能路燈、建立並使用300立方米無動力污水處理沼氣池2座;修建農民廣場3500多平方,新建陳集農民公園,體育健身場500多平方,新增停車場1600平方,種植草坪10000多平方,栽植高檔樹木1000多棵。

經濟發展


國家級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區,項目規模18000畝,其中精品區面積4600畝,已達到:田成方、路硬化、林成網、溝相通、渠相連的標準。挖當家塘16口,修砂石路35公里,硬化渠道8.5公里。為使該項目成為全國領先,省內一流,領跑肥東的示範項目,我們聘請了中國農大作總體規劃設計,根據項目區實際情況,將項目區的功能定位於生態、環保、綠色、有機及循環的現代農業。劃分為高檔苗木花卉區、精品果蔬種植區、高效糧油作物種植區、加工物流區、新農村示範區等七大功能區,重點在於發展苗木花卉和蔬菜種植。為了發揮項目區的效益,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已有一家省級農業產業化企業和兩家市級農業產業化企業在精品區落戶,其中寧國恩龍集團公司投資種植苗木1200畝,合肥徽之皇食品集團投資建立蔬菜基地1600畝,其中設施栽培300畝,霍山鵬飛工貿有限公司種植百合800畝。示範區已初具規模。
同時引進肥東聖泉中學來鎮投資,建立農業生態基地共分四期工程,目前一期工程涉及陳集社區、竹灘村、山頭村3個村居,佔地2600畝,投資2000多萬元,已建設完工。工程全部竣工將建成聖泉中學生態旅遊示範園和中學生教學實驗基地,打造宜教、宜游、宜玩的邊界旅遊氧吧。鎮黨委、政府正以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建設后的示範區,將可輻射到合肥,蚌埠、滁州及長三角地區,發展潛力巨大。發展優勢明顯,我們將以一流的服務、一流的環境歡迎各界人士到陳集鎮投資興業。

旅遊資源


吳復墓石雕群
吳復墓石雕群
吳復墓石雕群
吳復墓位於肥東縣陳集鎮秦家湖村。吳復字伯啟(1327—1383),八斗鎮大吳村人。元末率群雄揭竿而起,隨朱元璋南征北戰,屢建戰功,官封安陸侯。死於普安(今貴州安順市),死後封為黔國公,謚威毅。吳復墓,採用東西向,墓向坐東向西,墓前是一條寬10米的神道,享堂、神牆不復存在。現存神道上有一組石灰岩立體雕塑位於神道兩邊。自東向西相對排列有石人、石虎、石羊、石馬及控馬人、華表。刻工採用鏤空為浮雕相結合,刀法精湛,為元末明初風格,形象栩栩如生。我們已將神道石像生復原位,墓冢已圈砌修復,享堂規劃已做好。“十一五”期間,將對該墓石刻申報經費,進一步修復吳復墓三期工程,更好地發揮其石刻藝術和歷史作用,現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爭取申報國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