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投資

國內投資

國內投資是指本國政府、企業、個人等在本國境內所進行的投資。

區別


1.國際投資目的具有多樣性
國際投資的目的可以有多種,可以為了獲取自然資源而進行投資,如中國石油企業近年來的海外油田收購行動;可以為了規避進口國的貿易壁壘而進行直接投資,如為了發展汽車產業,中國人世之前對汽車進口實行嚴格限制,所以各國的汽車生產巨頭如德國大眾、美國通用和日本豐田等都在中國設立合資企業進行生產。對發展中國家而言,當前國際直接投資的一個發展趨勢是技術獲取型投資,如中國很多企業到美國設立研發中心就是為了獲取當地智力資源和新技術。
2.國際投資通常不能使用
本幣國內投資所使用的貨幣主要是本幣。儘管一些國家的貨幣在很多國家可以自由兌換,但是投資者在東道國進行投資時必須先把自己手中的美元、日元等貨幣兌換成東道國貨幣,因為各國都規定只有本幣可以在市面流通。所以,投資者必須將本幣轉換成美元、日元等國際貨幣,然後到東道國再轉換成東道國貨幣,才可以在東道國修建廠房、購買設備和原材料等。另外,投資者不僅可以用貨幣投資,而且可以用實物(如機器設備、原材料、場地等)、無形資產(如專利權、商標權、商業秘密、商譽、特許權等)進行投資;不僅可直接投資,而且可間接投資。此外,國際投資還與國際貿易等形式交叉、結合。
3.國際投資環境複雜
國際投資環境也叫投資氣候,是指影響投資者在東道國投資活動的各種條件的綜合,包括東道國的經濟環境、法律環境、政治環境、基礎設施條件和自然地理環境等。國際投資環境大致上可以分為硬環境和軟環境兩類。硬環境是指能夠影響投資的外部物質條件或因素,如自然資源和基礎設施等;軟環境是指能夠影響國際投資的各種非物質形態因素,如外資政策、法規、經濟管理水平、職工技術熟練程度及社會文化傳統等。跨國投資項目所面臨的是一個陌生的環境,特別是軟環境不同,跨國公司要適應東道國的環境。對這些差異性較大的投資環境能否全面了解並很快適應,直接影響著投資者的投資效益。
4.國際投資的主體主要是跨國公司和跨國銀行
國內投資主體主要是各級政府、各種類型的經濟實體和個人。各類投資主體的規模、資金實力、技術水平和管理經驗與跨國公司存在較大差距。跨國公司和跨國銀行與一般的國內銀行和企業相比,生產規模巨大,資金實力雄厚(如2006年《財富》500強之首的美國跨國公司——埃克森美孚,營業收入達到3399.38億美元,超過一些國家全年的GDP);技術先進,管理手段現代化;大型跨國公司甚至可以影響世界政治、經濟局勢。
5.投資的風險性更大
國內投資與國際投資都具有一定風險性,但國際投資的風險性要大得多,因為進行國際投資會遇到若干種在國內遇不到的風險因素。例如,跨國經營要受本國和東道國的雙重管理,在東道國合法的一些行為,在母國可能被視為非法,如行賄。美國就禁止本國企業在東道國行賄,即使在東道國行賄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另外,投資者還要面臨匯率風險、國家政治風險和東道國戰爭風險等。

影響


FDI對東道國國內投資的影響一般有三個方面:一是促進國內投資進而帶動經濟增長,這是因為FDI可能刺激其所投產業的上游或下游產業的發展;二是擠出或替代國內投資,這是因為同國內投資相比,FDI擁有技術或管理方面的優勢,所以可能擠出部分國內投資;三是中性效應,即對國內投資沒有任何影響。FDI是否會對國內投資產生擠出效應主要取決於其投資領域和投資項目本身的特點。如果FDI投資於國內空白領域或者全新的產品,這很可能會促進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產生擠入效應;如果投資於競爭性產業,那就很可能會替代國內已經存在的企業或者搶佔國內企業潛在的投資機會,從而產生擠出效應。當然投資於競爭性產業也並不一定意味著必然產生擠出效應,因為通過更加激烈的競爭可能提高國內企業的競爭力或者促使某些企業調整投資方向從而達到提高資源使用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