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慈

仁慈

仁慈,拼音為rén cí,形容詞,指仁愛、慈善。

基本解釋


[kindhearted;benevolent] 仁愛慈善
仁(rén)一種道德範疇,指人與人相互友愛、互助、同情等。
慈 (cí) 仁愛、和善、慈愛。
大將軍仁慈不肯發令。——《廣州軍務記》
我們對待任何人都要秉持著仁慈。
儒家的思想之一是仁慈。

引證解釋


指仁愛慈善。
呂氏春秋》:“於是行大仁慈,以恤黔首。”宋范仲淹《君以民為體賦》:“莫不被以仁慈,躋於富庶。”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五:“公故仁慈,天曙,以夢告司庖,飭舉蟹投水。”瞿秋白《亂彈·菲洲鬼話》:“上帝還是很仁慈的,象中國孔夫子那樣仁慈。”
雨果《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勞動的神聖性,和平的仁慈性。”

其它含義


仁慈(Mercy, Misericordia)意義頗為廣泛,大體上說來,基於天主與人,人與天主及人與人之間不同的關係,同樣的一個希伯來字(Hesed),就有了不同的翻譯,諸如憐憫(出33:19),慈悲(路6:36),慈善(米6:8),恩寵(詠89:2),仁愛、仁慈(耶31: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