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荔波機場
黔南州荔波機場
黔南州荔波機場(Qiannan Prefecture Libo Airport,IATA:LLB,ICAO:ZULB),簡稱“荔波機場”,位於中國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境內,距離荔波縣城約13千米,為4C級中國國內支線機場。
2003年7月,黔南州荔波機場正式開工;2007年9月,黔南州荔波機場通過竣工驗收;2007年9月29日,黔南州荔波機場試飛成功;2007年11月7日,黔南州荔波機場正式通航。
截至2011年9月,黔南州荔波機場航站樓面積3000平方米;民航站坪2個C類機位;跑道長2300米,寬45米,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22萬人次的使用需求。
2019年,黔南州荔波機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55182人次,同比下降15%,全國排名第203名;貨郵吞吐量27.4萬噸,同比增長2487.4%,全國排名第205名;飛機起降2398架次,同比下降31.5%。
荔波機場
2003年7月,黔南州荔波機場正式動工,總投資3.9億元。
2004年2月,黔南州荔波機場進入場道土石方工程施工階段。
2007年9月,黔南州荔波機場通過竣工驗收;9月16日,深圳機場與貴州省黔南州人民政府簽訂《荔波機場股權轉讓意向協議書》,收購黔南州荔波機場;9月29日,黔南州荔波機場試飛成功;11月7日,黔南州荔波機場正式通航,首條航線由中國南方航空B737型客機執飛。
2008年1月17日,因客流量過低,黔南州荔波機場停飛;8月1日,黔南州荔波機場復航,復航后的首條航線為深圳航線。
2013年12月,黔南州荔波機場併入貴州省機場集團。
2016年11月,為提升黔南州荔波機場綜合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快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根據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關於貴州荔波機場改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意見》,貴州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批複黔南州荔波機場改擴建工程。
● 航站區
截至2011年9月,黔南州荔波機場航站樓面積為3000平方米,航管樓面積1500平方米,可滿足2010年旅客吞吐量22萬人次的使用需求。
● 飛行區
截至2011年9月,黔南州荔波機場民航站坪設2個C類機位;黔南州荔波機場跑道長2300米,寬45米,跑道編號03/21,跑道主降方向設Ⅰ類精密進近儀錶著陸系統和相應的助航燈光設備,配套建設供油工程和機場生產、生活輔助設施。
2020年冬春航季,黔南州荔波機場共有1家航司在此開通航線,通航5個城市。
航司 | 航點 |
---|---|
華夏航空股份有限公司(G5) | 北京首都、成都、貴陽、合肥、重慶 |
年份 | 旅客吞吐量(人) | 增速(%) | 貨郵吞吐量(噸) | 增速(%) | 飛機起降(次) | 增速(%) |
---|---|---|---|---|---|---|
2008 | 7886 | / | 518 | / | 90 | / |
2009 | 151 | -98.09 | -100 | 14 | -84.44 | |
2010 | 4387 | 2805.3 | 55 | / | 175 | 1150 |
2011 | 5013 | 14.27 | 317 | 476.36 | 348 | 98.86 |
2012 | 3805 | -24.1 | 21 | -93.38 | 127 | -63.51 |
2013 | 17661 | 364.15 | -100 | 334 | 162.99 | |
2014 | 46632 | 164.04 | 45 | / | 1086 | 225.15 |
2015 | 47395 | 1.64 | 5223 | 11506.67 | 1525 | 40.42 |
機場大巴
截至2019年10月,黔南州荔波機場可換乘機場大巴前往荔波縣城,車程約25分鐘,發車時間隨航班落地時間確定。
2020年4月29日,黔南州荔波機場改擴建工程開工。改擴建工程主要內容包括飛行區指標4C、跑道向西南端延長300米至2600米、民航站坪C類機位增加至5個、新建次降方向Ⅰ類精密進近儀錶著陸系統、新建值班用房和專用設備庫、配套建設空管、助航燈光、供油、消防救援系統等設備。
黔南州荔波機場
黔南州荔波機場投入營運后,從荔波飛到貴陽只需30分鐘,大大縮短荔波與外界聯繫的時空距離,這將助推荔波旅遊業“起飛”。黔南州荔波機場的正式通航,為貴州省內外遊客進入荔波縣提供了舒適、快捷的空中通道,為荔波開拓客源市場,打造精品旅遊線路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為黔南州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構建了新的平台,對於促進該州對外交流與合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華夏網 評)
黔南州荔波機場建成通航,是貴州省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不僅對進一步改善黔南州的交通條件,促進當地旅遊資源開發和群眾脫貧致富,加快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作用,而且對完善貴州全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具有重要意義。(時任貴州省委副書記王富玉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