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容量

使用價值需求總量和可支配貨幣總量兩大因素構成

市場容量是指在不考慮產品價格或供應商的前提下,市場在一定時期內能夠吸納某種產品或勞務的單位數目。市場容量是由使用價值需求總量和可支配貨幣總量兩大因素構成的。若有市場容量,可以自然拉動企業投資和經濟發展; 沒有市場容量,僅僅依靠企業效宏來推動經濟增量,就蘊藏著經濟失調的巨大風險。

市場容量是由使用價值需求總量和可支配貨幣總量兩大因素構成的。

構成


市場容量是由使用價值需求總量和可支配貨幣總量兩大因素構成的。僅有使用價值需求沒有可支配貨幣的消費群體,是貧困的消費群體;僅有可支配貨幣沒有使用價值需求的消費群體是持幣待購群體或十分富裕的群體。我們把這兩種現象均稱之為因消費要件不足而不能實現的市場容量。
貧富兩種消費群體的市場容量相互比例關係是這樣體現的:把200萬元扶貧幫困款緊急援助給2萬個生活困難群眾,人均100元。半年之後沒有花完100元的不足1%。一位依靠銀行借貸開展經營的房地產開發商,當年純收入200萬元,而他一年的生活消費總支出是50萬元。主要是購買轎車等高檔消費。可以計算出同樣200萬元在貧富懸殊的兩類消費群體中所體現的市場容量是8:1(都按一年期)。貧富懸殊的兩極分化可致一國或全球市場容量極度萎縮或相對萎縮。
市場容量的概念是比“購買力”更科學的經濟學概念,以往經濟學僅用國民生活收入來計算“購買力”水平,比如當地人均收入達到多少美元,此時應確認100人該擁有轎車多少輛,實際上,在這裡沒有計算出實際生活水平質量的差別,也就不能準確知道使用價值的需求層次與可支配貨幣之間的相互關係。

重要性


市場容量,是一國經濟或全球經濟增長的第一因素。沒有市場容量的商品生產,是不能實現最終交易的生產。所以沒有市場容量的GDP指標也是未來才能完成交易平衡的經濟增量。市場容量是經濟發展的客觀原動力;企業效率是經濟發展的主觀原動力。有市場容量,可以自然拉動企業投資和經濟發展;沒有市場容量,僅僅依靠企業效率來推動經濟增量,就蘊藏著經濟失調的巨大風險,其發展質量不高。一個國家一旦出現兩極分化,同時也會出現最廣大市場容量萎縮,最終影響到的是富裕群體無法找到實業投資項目。於是,一齊湧向虛擬泡沫投資。

策略


擴大市場容量有三種基本思路:
一是根據最廣大消費群體物質文化需求的不斷增長(即使用價值水準的提升)及時增加他們的可支配貨幣收入。防止兩極分化是其中的基本要求,給貧困群體更多發展機會也是基本要求。(中國在30年改革開放中出現過兩次因占人口多數的農民平均收入提高,而顯著拉動國民經濟高速增長的階段:其一,改革開放前10年,其二,農民享受免稅和補貼的近10年。另外10年的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積極的財政投資。)
二是科技創新。科技創新產品可以因商品使用價值水平顯著提高而吸引消費,科技創新產品因最終成本很低也可以最終降低可支配貨幣的消費支出,從而達到市場容量擴容的目的。
三是一部分企業走出去開拓國外市場可使國內市場容量騰出空間。

容量調查


進行政策法規調查,完全是為了推測產品在新市場或潛在市場的銷售可能性及其在政策上應該採取的對策。然而,為了了解市場潛力,還必須深入調查市場的容量和產品在當地的消費方式、消費增長情況。
在市場容量調查中,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同類產品在目標市場中銷售的具體數字和品牌、規格、來源、生產廠家、價格,並根據當地的有關統計人口、社會經濟統計數據,尋找出過去和現在發生的變化情況,預測將來可能發生的變化。
其次,要了解當地市場有關產品的消費變化,主要查清當地同類產品的生產數量和可能發生的變化、當地產品的就地銷售數量、當地的工資收入水平、消費習慣等,運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綜合地分析產品今後的消費變化趨勢。
第三,查明同類產品在當地的年消費量、消費者數量和產品的消費方式、產品消費範圍的大小、消費頻度、產品用途,以及具有什麼競爭性代用品等因素。
第四,為了對產品今後的消費情況的變化趨勢進行預測,還應查明產品在當地市場上的生命周期狀況,並結合其他因素同時進行綜合分析和推斷。產品的生命周期狀況分為五個階段,並總是以某種形式在流通當中反映出來:導入期,產品剛進入市場,銷售增長緩慢;增長期,產品銷路漸開,如果產品適銷對路,在今後一定時期內銷售將會有迅速的增長;成熟期,產品銷售增長勢頭不明顯,並有跡象表明產品銷售即將下降;停滯期,產品銷售已達峰點,並逐漸發生緩慢下降;衰退期,市場表現出對產品的需求減少,產品銷售量也持續下降。幾乎所有的產品都以某種形式經歷生命周期的五個階段,但不同類型的產品或同類產品中的不同品牌的產品的變化速度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查明產品在市場周期中所處的階段是重要的。此外,還必須注意的是,產品銷售利潤的下降通常要比銷售量下降得早,也下降得快些。
此外,由於工業產品的需求量取決於需用它作為生產原料的產品需求量,或用貨單位本身生產業務的發展狀況,因此,對這類“派生”產品的需求量的研究,就必須查明這些用戶行業的發展現狀和前景,對產品的需求量作出較為準確的推測。
同時,在進行產品調查工作時,還必須對產品市場進行細分,從而了解在當地市場上什麼類型的消費者可能會購買本企業產品,準確地估計當地市場的發展潛力,正確地選擇產品銷售的目標市場,並進而了解不同類型的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有針對性地採取改進產品的策略和措施,使之適銷對路,以擴大產品的銷路。
一般而言,這項工作必須由消費者調查來進行,具體地應該了解當地市場的人口構成和消費習慣,包括年齡、性別、職業、工資收入、文化程度、居住地點、價格標準、購買習慣、生活方式、購買動機和使用方法等內容。對於工業用戶的產品,則應了解清楚有關行業、代表性企業規模、貨源供應、存在問題、採購方法和企業負責人等。對中間批發企業和零售企業,所需了解的情況基本與工業用戶相同。

容量預測


市場預測的方法很多,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預測手段日趨先進,在市場營銷活動中,市場潛量和銷售量是兩項最為重要的預測內容。

潛量預測

• 連鎖比率法。就是對與某產品的市場潛量相關的幾個因素進行連鎖相乘,即通過對幾個相關因素的綜合考慮,進行預測。
• 購買力指數法。購買力指數就是對家庭收入、家庭戶數、地區零售額等加權平均后,得出的一個標準係數。購買力指數是一個相對數,只有用全部潛在需求量乘以購買力指數,才能得到某地區的潛在需求量。
類比法。也叫比較類推法,包括歷史類推和橫斷比較兩種預測方法。歷史類推是一種用當前的情況和歷史上發生過的類似情況進行比較來推測市場行情的方法。橫斷比較就是對同一時期內某國或某地區某項產品的市場情況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情況相比較,然後測量這些國家或地區的市場潛量。

銷售預測

• 銷售人員意見綜合法。這是一個最為簡單的預測方法,他要求各銷售區域的銷售人員,做出每個銷售區域的銷售預測,然後進行匯總,求出總的銷售潛量。
• 購買者意圖調查法。這一方法就是採用各種手段,直接向購買者了解其購買意圖。如果購買者有清晰的意圖,而且願意付諸實施,這一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 行業調查法。行業調查是指對某特定行業內各家公司的調查。這類調查可能是針對用戶,也可能是製造商。
• 專家意見法。這種方法是由專門人員,特別是那些比較熟悉業務,能預見業務趨勢的主管人員,集思廣益,進行判斷,做出預測,這是一個快速而簡便的方法。為了提高預測的準確性,可以在預測前向專家提供經濟形式和業務情況的資料,並組織他們討論,然後將各種意見進行綜合考慮,最後做出結論。
• 趨勢預測法。該方法是將歷史資料和數據,按時間先後次序排列,根據其發展的規律,來推測未來市場的發展方向和變動程度。
• 移動平均法。它是趨勢預測法的一個基本方法。就是從時間序列的第一個數值開始,按一定項數求序列平均數,逐項移動,邊移動邊平均。
指數平滑法。它是對過去的資料用平滑係數進行預測的一種方法。他允許預測人員對最近期的觀察值給予最大的權數,對較遠的觀察值遞減的加權數,而不是給所有的數據以同等的重要性。
• 回歸預測法。就是測定因變數與自變數之間的相關關係,建立表達兩種關係的數學模型,通過模型取得預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