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溝鄉

河南省許昌市襄城縣轄鄉

茨溝鄉,隸屬於河南省許昌市襄城縣,地處襄城縣中南部。

歷史沿革


秦朝,屬襄城縣。
明、清時期,分屬留渡保、灣里保、堯城保。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分屬第五區、第三區、第一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分屬茨溝鎮、麥嶺鎮、明德鎮。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分沙北縣二區和襄城縣一區;同年11月,撤銷沙北縣,屬襄城縣。
1949年,為茨溝區。
1958年,成立茨溝公社。
1966年,更名勝利公社。
1971年,恢復原名。
1984年,改鄉。
1949年為茨溝區,1958年成立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60平方千米,人口5.3萬,轄茨溝東、茨溝西、羅溝、溝劉、鐵劉、柿楊、店南張、李庄、菜孫、小孫、大張庄、楊庄、喬皮、聶庄、王莊、方窯、虎頭李、武灣、肖庄、騫庄、五里堡、萬橋、小師庄、朱窯、三里溝、常庄、馬窯27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茨溝鄉地處襄城縣中南部,東與范湖鄉、麥嶺鎮交界,南與丁營鄉接壤,西南與山頭店鎮隔汝河相鄰,西與城關鎮相依,北與庫庄鎮、雙廟鄉毗鄰。區域面積42.3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茨溝鄉地處黃淮平原西緣,地勢平坦,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最高點位於楊庄村,海拔79.4米,最低點位於溝劉村,海拔74.3米。
水文
茨溝鄉境內河道屬淮河流域,流域面積33平方千米。主要河流北汝河從轄區三里溝村入境,流經五里堡、肖庄、武灣、方窯、茨西、茨東、店南、鐵劉、店南張、柿楊、李庄等11個村,境內長15千米,流域面積18平方千米;白灌渠由武灣村入境,向北流經肖庄、喬皮、楊庄村出境,境內長10千米;文化河從楊庄村入境,在茨溝東村東部出境,境內長4千米,流域面積15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茨溝鄉轄區總人口6050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675人,城鎮化率22.6%,另有流動人口5320人。總人口中,男性31210人,佔51.6%;女性29298人,佔48.4%; 14歲以下12466人,佔20.6%; 15~64歲42348人,佔70%; 65歲以上5694人,佔9.4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59227人,佔97.9%;有回族1281人,佔2.1%; 2011年,人口出生率2.5‰,人口死亡率1.6‰,人口自然增長率0.9‰。
2017年,茨溝鄉常住人口55877人。
截至2018年末,茨溝鄉戶籍人口63420人。

行政區域


2006年,轄27個村委會:茨溝西村、李庄村、柿楊村、鐵劉村、店南張村、溝劉村、羅溝村、茨溝東村、菜孫村、小孫村、大張庄村、楊庄村、聶庄村、葛花樹王村、喬皮村、虎頭李村、方窯村、肖庄村、武灣村、騫庄村、五里堡村、朱窯村、萬橋村、小師庄村、馬窯村、三里溝村、常庄村。

簡介

茨溝鄉
茨溝鄉
轄茨溝西、李庄、柿楊、鐵劉、店南張、溝劉、羅溝、茨溝東、菜孫、小孫、大張庄、楊庄、聶庄、葛花樹王、喬皮、虎頭李、方窯、肖庄、武灣、騫庄、五里堡、朱窯、萬橋、小師庄、馬窯、三里溝、常庄27個行政村,62個自然村。鄉域內水源充足,有北汝河、文化河、柳葉江和潁汝灌溉總乾渠。洛界路、許南路、許平南高速公路過境。
[代碼]411025202:行政村
201茨溝西村
202李庄村
203柿楊村
204鐵劉村
205店南張村
206溝劉村
207羅溝村
208茨溝東村
209菜孫村
210小孫村
211大張庄村
212楊庄村
213聶庄村
214葛花樹王村
215喬皮村
216虎頭李村
217方窯村
218肖庄村
219武灣村
220騫庄村
221五里堡村
222朱窯村
223萬橋村
224小師庄村
225馬窯村
226三里溝村
227常庄村。
截至2020年6月,茨溝鄉下轄21個社區和6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茨西村汝水路1號。
常庄社區喬皮社區朱窯社區店南張村
三里溝社區虎頭李社區萬橋社區溝劉村
馬窯社區茨溝西社區鐵劉社區羅溝村
小師庄社區茨溝東社區柿楊社區聶庄村
五里堡社區肖庄社區李庄社區葛花樹王村
菜孫社區武灣社區小孫社區方窯村
楊庄社區騫庄社區大張庄社區/

經濟


綜述
2011年,茨溝鄉財政總收入5700萬元,比上年增長1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200萬元,比上年增長22%,是1949年的43倍,是1978年的21倍。農民人均純收入8956元。
2018年,茨溝鄉有工業企業4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5個。
農業
茨溝鄉有農業耕地面積4.3萬畝,人均0.7畝;林地面積2.1萬畝。農業總產值從1949年的168萬元,增加到1978年的2250萬元,2011年達到3.7億元,比上年增長14%,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23%。糧食作物以小麥、大豆、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4.5萬噸,人均740千克,其中小麥2.7萬噸,大豆0.9萬噸,玉米0.9萬噸。
截至2011年末,茨溝鄉累計造林0.8萬畝,林木覆蓋率28%。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0.1萬畝,主要品種有桃、梨。2011年末,大型農業機械375台(輛)。
工業
茨溝鄉工業形成以麵粉加工、建築業為主的工業體系。工業總產值從1949年的9.6萬元,增加到1978年的280萬元,2011年達到9.8億元,比上年增長14.2%,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71%。2011年,工業企業18家,職工5200人。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6家,職工3100人。實現工業總產值4.5億元,比上年增長30%,實現工業增加值1.2億元,比上年增長25%。
商業
2011年末,茨溝鄉有商業網點468個,從業人員1500餘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2.5億元,比上年增長31%;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9500萬元,比上年增長28%。
金融
2011年,茨溝鄉有農業銀行、工商銀行、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許昌銀行5家金融機構設立的營業網點5個。2011年末,各類存款餘額2.9億元,各項貸款餘額1.6億元。
近年來,茨溝鄉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求真務實,開拓進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係,帶領全鄉廣大幹部群眾,同心同德,團結奮進,形成了“西商、中果、南養、北糧”,農、工、貿一體化,種植、養殖和加工業一條龍的產業格局。到2003年底,全鄉實現工農業總產值4.6億元,財政收入32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71元,比上年增長6.6%,招商引資600萬元,全鄉經濟快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

農業概況

茨溝鄉
茨溝鄉
近年來,茨溝鄉把農業產業調整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基礎工程”來抓,依託傳統優勢,著力培育特色農業經濟,促進農民增收。
一是培強三大特色園區。以武灣、肖庄為中心的萬畝林果示範園區,進一步突出特色,發掘潛力,在推動林果業上檔晉級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冷凍廠、紙箱廠等相關產業,進一步開發園區的旅遊觀光功能,提高綜合效益。2003年以來,共投入資金25萬元,引進新品種12個,推廣實用新技術18項,園區面積膨脹到1.3萬畝,涉及農戶1800個,戶均收入1.5萬元;以菜孫、小孫等村為中心的千畝優質糧示範園區,積極推廣科學立體種植、間作套種等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時,以鄉農技站為中介,與縣種子公司加強聯絡,推廣農作物新品種12個。在秋季作物嚴重受災的情況下,2003年全年糧食總產量同比增長6%;以柿楊、五里堡等村為中心的養殖示範園區,2003年以來,新發展長毛兔2.6萬隻,波爾山羊1300隻,肉牛680頭,全鄉畜牧業產值突破56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9%。二是培育特色塊狀經濟。發揮西區的城郊優勢,積極發展蔬菜和日光溫室大棚,同時發展科學的果菜套種模式。2003年以來,西區的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200畝,新建日光溫室大棚5座,發展果菜套種680畝;壯大南區的食用菌、辣椒等栽培種植,形成區域優勢,2003年共發展食用菌2.8萬袋,辣椒種植600畝;三是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全鄉打機井40餘眼,洗修機井60餘眼,疏通境內28公里長的小流域,實現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00%。

非公經濟

茨溝鄉
茨溝鄉
一是選擇優發項目。依託茨溝鄉特有的區位優勢,將優良項目作為招商引資的“敲門磚”,重點發展納稅型非公企業。目前,茨溝鄉已論證各類項目13個,有6個項目進入縣項目庫。新上投資項目300萬元的企業有5個,其中有三里溝魏根木投資395萬元的新綠源麵粉廠、陳順傑投資530萬元的東方舊貨貿易。二是強力招商引資。完善招商引資工作機制,建立以優惠政策為平台、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的招商機制,明確班子成員招商引資的目標任務,並與年底考評掛鉤。2003年,全鄉實現招商引資600萬元,占年度任務的89%,同比增長18%。三是著力優化環境,認真落實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在堅持“四個鼓勵和支持”的同時,出台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的24項規定。2003年以來,全鄉共新增各類商戶56個,股份制、個體私營企業18家,從事非公經濟的人員達到3500人。

文化


地名由來
古時村南溝內多水,長滿茨草,故名茨溝村。

交通


茨溝鄉境內有許平南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5.2千米,有菜孫站。311國道過境,境內長3千米,通往城關鎮和庫庄鎮。328省道過境,境內長13千米,通往麥嶺鎮和城關鎮。有茨溝公路站1個,2011年,客運總量11.20萬人次,貨運總量9100噸。有鄉村公路11條,總長35千米。有6條公交客運線路過境,日運營車輛38輛次,村民委員會均設有臨時站點。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茨溝鄉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1500人,專任教師50人;小學13所,在校生4178人,專任教師29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935人,專任教師21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主要學校有襄城縣茨溝初級中學。
科技事業
2011年末,茨溝鄉有科技示範村5個,科技示範戶520戶。
文體事業
2011年末,茨溝鄉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20平方米;農家書屋18個,建築面積590平方米,藏書8.2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50人;主要文藝團體有三里溝村和茨溝村的舞獅舞龍隊、朱庄村的國樂班。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三里溝村龍舞。
2011年末,茨溝鄉有中學運動場2個,小學運動場14個。鄉人民政府駐地有1個健身廣場,25個村設有籃球場地、乒乓球台等體育設施,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9%。
2011年末,茨溝鄉有線電視用戶達2400戶,入戶率23%。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茨溝鄉有鄉衛生院1個,村標準衛生室22個。專業衛生人員96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2000人次,住院手術220台次,出院病人1萬人次。
2011年,茨溝鄉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27/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6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90萬人,參合率97.5%。孕產婦死亡率0.3/10萬,5歲以下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均為0。
社會保障
2011年,茨溝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20戶,人數960人,比上年增長15%,月人均106元,比上年增長12%;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080人次,支出12.3萬元,比上年增長2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96戶,人數3288人,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五保集中供養64人,支出4.9萬元,比上年增長15%;分散供養235人,共支出33.8萬元,比上年增長10%。2011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1256人,比上年末增加240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456人,比上年末增加30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438人,比上年末增加22人。
郵政電信
2011年末,茨溝鄉有郵政網點1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期刊0.1萬份(冊),投遞國內函件0.7萬份。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3個。固定電話用戶750戶,比上年減少22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90%;寬頻接入用戶2456戶,比上年增加350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