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亨

原榆林窟文物保護組組長

郭元亨(1896年11月21日—1976年7月8日),俗名永科,甘肅省高台縣南華鄉人;1927年流浪到榆林窟,拜道教主持馬榮貴為師。師徒開荒百餘畝,自食其力;1937年4月22日,已為榆林窟主持的郭元亨看到由李先念、程世才等率領的紅軍西路軍殘部長途跋涉、身心疲憊,非常同情;他不但安排部隊宿營,而且對紅軍進行了力所能及的物資援助;建國后,郭元亨任榆林窟文物保護組組長,1950年將珍藏多年的象牙佛捐獻給人民政府(后移交至中國歷史博物館永久珍藏);他先後當選為安西縣人大代表、甘肅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1976年去世。

人物生平


郭元亨(1896年11月21日—1976年7月8日),甘肅省高台縣南華鄉人,生於1896年11月21日;1926年,為躲避國民黨兵役,西逃安西縣踏實鄉做短工。後於1927年出家榆林窟,從師馬榮貴(榆林窟主持);馬榮貴後來為保護榆林窟和傳世文物象牙造像被土匪所害,郭元亨繼任主持。
1937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左支隊李先念、程世才等率部西征,在馬家軍的圍追堵截之下浴血奮戰,付出重大犧牲之後,輾轉周轉,由肅北石包城北出祁連山,於4月24日來到榆林窟北蘑菇檯子休整,當時已彈盡糧絕,郭元亨目睹紅軍如此困難,便慷慨相助送給紅軍牛、騾、馬等牲畜,麵粉1000餘斤,小麥4000餘斤,黃米400餘斤,胡麻油30餘斤,使這支紅軍擺脫困境,突出敵人重圍,西進新疆,同黨中央代表陳雲、滕代遠同志會師,結束西征戰役。
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春,郭元亨去主持號,任榆林窟文物保護組組長,他將珍藏的珍貴歷史文物象牙造像送給國家,1954年4月,象牙造像在蘭州五泉山公園首次展出,解說詞中高度讚揚了郭元亨先生保護象牙造像的事迹;許多報刊發表文章,對郭元亨先生捨身保護象牙佛、慷慨援助西路紅軍的事迹給予高度評價;1957年,他當選為安西縣人大代表,甘肅省人大代表,1961年,當選為政協甘肅省委員會委員。
1961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政治部和司令員程世才將軍,分别致函安西縣人民政府和郭元亨先生,高度讚揚他在革命戰爭年代不畏艱險,慷慨援助紅軍的高尚精神。
1976年7月8日,在踏實鄉逝世,享年80歲,安葬於踏實鄉南戈壁。
今日蘑菇台上,當年的道觀旁邊,建有一座西路軍紀念館,裡面陳列著郭元亨道長生前用過的一些物品,以及程世才將軍和裝甲兵政治部1961年的兩封來信。
郭元亨
郭元亨

人物評價


郭元亨先生的一生,是為保護民族文化藝術遺產奮鬥的一生。半個世紀以來,他不畏艱險,捨身保護榆林窟和珍貴傳世文物象牙造像;慷慨相助疲憊至極西路紅軍將士的功績,早已為世人皆知。
20世紀20—40年代,國民黨政府大員,地方官僚馬步青軍幾次三番金錢利誘,嚴刑逼供,打聽曠世國寶象牙造像下落,將他致殘,但終不交出。
1950年春,郭元亨先生懷著對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祖國無限熱愛的心情,無私地將象牙造像捐獻給安西縣人民政府(1954年移交甘肅省文物管理委員會,1956年移交甘肅省博物館,1958年由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1985年5月複製品運回安西縣博物館收藏),使這件刻制於唐代以前、歷經劫難反映古代中國、印度兩國人民友好往來和文化藝術交流的珍貴文物回歸人民。
郭元亨先生終生為保護文物和發展宗教事業,為祖國統一,民族團結不遺餘力,即使到了晚年,仍不顧身殘體弱,十分關心榆林窟的保護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郭元亨
郭元亨

人物事件


救助紅軍

千里大營救,是紅西路軍失敗后河西各族人民進行救助的一個常態;今天,我們雖只截取了其中一個片斷,即一個宗教界人士營救西路軍的事迹——但相信,透過這個塵封的故事,不難想見河西人民對中國革命曾做出的貢獻,以及人民乃勝利之本的真正含義。
1937年4月,經過浴血奮戰,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左支隊的800多名戰士終於走出冰天雪地的祁連山腹地,向甘新交界的星星峽前進,準備在陳雲等同志的接應下轉赴新疆休整。這是西渡黃河得21800餘名戰士中僅存的成建制部隊,在經歷一系列戰事後,已在祁連山中彈盡糧絕地穿行了40多天。
在甘肅省最靠近星星峽的安西縣,這支隊伍得到了榆林窟(又稱萬佛峽)郭元亨道長的全力救助。日後,周純麟將軍在回憶這段經歷時曾特別寫道:“我們西路軍在河西走廊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多次絕處逢生,沒有餓死,與像郭元亨道長這樣的宗教人士、愛國人士及人民群眾的儘力支持和幫助是緊緊分不開的。”
安西榆林窟是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開創於隋以前,是我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榆林窟地處河谷,兩邊是懸崖陡壁,榆林眾生,中間流過發源於大雪山野馬灘的榆林河,西距敦煌縣城140公里,北距安西縣城70餘公里。
1937年4月22日,西路軍左支隊跋涉到安西縣踏實鄉蘑菇台,這裡毗鄰榆林窟,建有一座不大的道觀,觀內住著郭元亨道長和他的兩位徒弟。由於人煙稀少,這裡平日偶有過往商旅和乘客。郭元亨道長是土生土長的高台人,為躲避抓兵,1927年31歲時逃到安西縣一帶靠打短工謀生,后出家為道。
據周純麟將軍回憶,到了廟前,戰士們就地休息,一位連長帶著兩位戰士上前敲門。他們叫了數聲,卻無人應答,只得原路返回,這時恰遇在樹后忐忑不安、來回踱步的郭元亨道長。只見郭道長身體抖個不停,說話語無倫次:“官長駕……請,請到寒舍用茶。”說著挽起袖袍又打躬又作揖。見狀,這幾位戰士很驚訝,趕緊上前扶起郭道長,隨後又向他介紹紅軍,介紹共產黨,宣傳紅軍為勞苦大眾打天下的宗旨。尤其讓郭元亨道長感動的是,這天晚上,紅軍指戰員堅持不進道觀、不驚神像,800多人分成三處露宿在蘑菇台環形山中。雖然人困馬乏、破衣爛衫,但仍然軍紀嚴明、秋毫無犯。
當得知這支隊伍已轉戰祁連山40多天,面臨著沒有鹽和糧食的嚴重困境時,郭元亨道長暗自下了決心要幫助紅軍。不多久,他就和徒弟送來麵粉200多斤,小麥2石4斗(約摺合4000市斤),黃米6斗(約摺合400市斤),胡麻油30斤。隨後又趕來兩頭黃牛、20隻羊、一匹馬,以及用馬馱來的4口袋硝鹽——這些物品是道觀多年的積蓄。
望著這些糧食和牲畜,戰士們喜笑顏開。
紅三十軍代軍長程世才讓身邊的參謀將糧油等物品列成清單,署名后交給郭元亨道長;他對郭道長表示感謝,並請他妥為保存這張收條,所送糧食、牲畜,革命勝利后一定如數歸還,他說,將來不管我在不在,只要有這張條子,是一定能找到革命隊伍的,那時,大家總會幫助你的。
在參謀的勸說下,郭元亨道長收下了收條。
告別郭元亨道長,獲得補給的西路軍左支隊又歷經安西、白墩子、紅柳園戰鬥,最終在1937年5月1日抵達星星峽。
就在此時,駐守安西的馬家軍開始搜捕掉隊流落的紅軍戰士並迫害支援過紅軍的群眾。他們聽說郭元亨道長救助過紅軍,便到蘑菇台抓捕,還從他身上搜出了紅軍留下的那張收條。
郭元亨道長被捆綁起來,遭到馬鞭抽打、油火炙烤,每次昏過去又被涼水澆醒。最後,在被逼拿出多年的一點積蓄后,那張紙條被當面撕得粉碎。此後,郭元亨道長大病一場,在徒弟的悉心照料下,數月後才逐漸康復。

捨身護寶

但厄運並未就此終止,此後的厄運跟榆林窟的稀世珍寶——象牙佛有關。這尊象牙佛由兩片象牙雕刻而成,高15.9厘米,寬17.3厘米,可以對合為一。外形是騎象文殊,內部雕刻佛傳故事,人物形象有數百之多,形制上表現出強烈的犍陀羅風格。
據記載,這尊象牙佛很早就流傳到榆林窟,后被流沙掩埋,嘉慶年間在清理榆林窟積沙時被發現,后輾轉相傳。在嚴教榮、馬榮貴兩代住持為保護象牙佛相繼遭土匪殺害后,象牙佛由郭元亨道長保存。
國民黨軍閥馬步青逼迫郭元亨交出象牙佛。郭元亨巧言以對:“聽說過,但從沒見過。”賊匪們不甘心,推倒捨得塔,鏟掉壁畫,砸碎佛塑……
后又來了一夥匪徒搜尋,還是沒得逞,便殺了郭元亨的一個徒弟,以死威脅郭元亨交出象牙佛,但他還是一口咬定“沒見過”。匪徒便扒光了郭元亨的衣服,把沾上清油的棉花貼在他身上點著燒了。郭元亨遍體燒傷,在大熱天里傷口很快化膿腐爛生了蛆,后經好友用民間土方洗傷殺蛆,才保住了生命,但從此他的後背肌肉大都僵死,左臂肌肉萎縮殘疾……為了保護象牙佛,防備再有閃失,郭元亨遂將它裝入鐵匣子,秘密轉移出榆林窟,藏到一個懸崖上廢棄的老鷹洞里。後來,中國畫大師張大千到榆林窟臨摹畫時也曾經問過,並願意以兩千銀元購買;于右任巡視敦煌間,也來榆林窟打聽象牙佛,均被郭元亨巧言騙過。1947年冬,國民黨安西縣參議員劉永寬,自恃地方權勢人物,策劃了一個抓捕郭元亨逼搶象牙佛的陰謀,因消息走漏沒有抓到郭元亨,后經劉永寬的恩師從中說情斡旋,才平息此事,脫免了又一場災難。歷盡風險22年,郭元亨在萬佛峽深山中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保護了象牙佛這一稀世珍寶。
為保護象牙佛,但他嚴守師父馬榮貴道長象牙佛“不到太平盛世,不得出世”的遺囑,用生命保護了這件珍貴文物。

晚年新生

到了春風又綠西河的日子,郭元亨道長也迎來了自己的新生——1950年春,他從卡房子山的山鷹窩裡取出象牙佛,捐獻給安西縣人民政府。
這件珍貴的文物,1954年移交給甘肅省文物管理委員會,1956年移交給甘肅省博物館,1958年由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
后經考證,這尊象牙佛刻制年代可能在唐朝以前,由印度傳法高僧或中國去印度取經僧人從印度帶回,是古代中印宗教文化交流的罕見物證。
因救助過紅軍,也因為捐獻文物的義舉,甘肅省人民政府決定對郭元亨道長按月發給工資和口糧,敦煌文物研究所聘請他為榆林窟文物管理負責人。在此前後,他還分別當選為安西縣人大代表、甘肅省人大代表、甘肅省政協委員。
尤其令他激動的是,通過聯繫,1961年12月,時任裝甲兵副司令員的程世才致信於他:
郭元亨先生:
您(19)61年10月3日由胡鏈代筆的信收閱。謝謝您在20多年前紅軍路過萬佛峽那種困難情況下對革命的幫助。
信中談到解放後生活有了提高,而您被選為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協委員,能為人民做些事情那很好。
1937年4月間紅軍路過萬佛峽關於您幫助糧食和牲畜問題卻屬事實,我也寫信給了安西縣,特告。
最後,今後如有機會到西北去,一定前去拜訪。
祝身體健康
程世才
1961年12月9日
同時,裝甲兵政治部還致函安西縣人民政府:
安西縣人民政府:
我們接到貴縣祁連山公社萬佛峽道士郭元亨老先生給我部副司令程世才同志的一封信。要求證明紅軍路過該地時,他曾贈送糧食、牲畜等物,經程世才同志回憶,確有此事。在艱苦得歲月里,郭元亨老先生幫助了紅軍,實為可貴。除程世才同志直接給郭老先生複信外,特致函你們。作為證明。
此致
敬禮
裝甲兵政治部(印)
1961年12月9日
作為一位曾經支援過中國革命的宗教界人士,郭元亨道長在新中國成立后得到了人民政府的多方關照,得以安享晚年。
1976年7月8日,郭元亨道長逝世,享年80歲,安葬於安西縣踏實鄉南戈壁。
今日蘑菇台上,當年的道觀旁邊,建有一座西路軍紀念館,裡面成列著一些反映西路軍英勇事迹的圖片和實物,也陳列著郭元亨道長生前用過的一些物品,以及程世才將軍和裝甲兵政治部1961年的兩封來信——這個紀念館目前已成為愛國主義和青少年教育基地,每年接待許多來自省內外的參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