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堡鎮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轄鎮

長春堡鎮,隸屬於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地處七星關區西部。 

1950年,設長春堡區;1992年,長春堡區改長春堡鎮。2020年,長春堡鎮常住人口為37837人。截至2020年6月,長春堡鎮轄6個社區、1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長春社區。 

歷史沿革


長春堡鎮
長春堡鎮
1950年,設長春堡區。
1954年,王官鄉併入長春鄉。
1962年,長春與燈塔、鴨池2公社合併為環城區時,原13行政管理區合併為5公社。
1963年,恢復長春區建制。
1992年,戈座、砂壩2鄉劃歸撒拉鎮,黃泥鄉劃歸野角鄉。長春堡區改長春堡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長春堡鎮轄20個行政村:埡關、滑石、合樁、裸依、陽鵲、長春、王官、清塘、干堰、清豐、犀牛、宋官、下伍、蔡官、王豐、水營、松營、三道水、張官、沈家屯,下設152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長春堡鎮轄6個社區、14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長春社區。
長春堡鎮區劃詳情
長春社區宋官社區合樁村水營村
王官社區干堰村犀牛村松營村
清塘社區滑石村下伍村三道水村
陽鵲社區埡關村蔡官村張官村
清豐社區裸依村王豐村沈家屯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長春堡鎮
長春堡鎮
長春堡鎮地處七星關區西部,東與鴨池鎮、三板橋街道接壤,南與千溪彝族苗族白族鄉毗鄰,西與撒拉溪鎮相連,北與何官屯鎮交界, 行政區域面積127.1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長春堡鎮地勢從東向西逐漸傾斜,屬喀斯特地貌。最高峰位於滑石村文子山,海拔2086米;最低處位於沈家屯村,海拔1510米。 

氣候特徵

長春堡鎮多年平均氣溫12.5℃。年平均降水量994毫米。無霜期年平均238天,最長達250天,最短為220天。 

水文

長春堡鎮境內有長春、王豐2條河流,全長18千米,流域面積22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長春堡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地震、滑坡、冰雹、洪澇、乾旱、低溫凝凍等。最嚴重的一次乾旱發生在2010年,造成全鎮玉米大幅度減產,直接經濟損失達1000多萬元。 

自然資源


長春堡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炭、頁岩、石英、鐵礦石等。耕地面積35442畝。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長春堡鎮總人口5611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235人,城鎮化率14.7%。另有流動人口1.05萬人。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54078人,佔96.4%;有苗、白、布依、彝等5個少數民族,共2033人,佔3.6%。2011年,人口出生率12‰,人口死亡率3.6‰,人口自然增長率8.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18.7人。 
截至2018年末,長春堡鎮戶籍人口為61270人。
2021年6月25日,畢節市七星關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公布,截至2020年長春堡鎮常住人口為37837人。 

經濟


綜述

長春堡鎮
長春堡鎮
2011年,長春堡鎮財政總收入2194.8萬元,比上年增長59.9%。財政支出125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84元。 
2018年,長春堡鎮有工業企業4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1個。 

農業

2011年,長春堡鎮完成農業總產值2.5億元,比上年增長25.8%,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36.3%。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麥、洋芋、大豆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為主。 

工業

2011年,長春堡鎮工業總產值達到3.5億元,比上年增長14.6%;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63.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其中煤礦4家,建材企業1家。固定資產投資16769萬元。 

商業

2011年末,長春堡鎮有商業網點23個。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86億元,比上年增長15.8%;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56億元,比上年增長23%。 

社會


教育

長春堡鎮
長春堡鎮
2011年末,長春堡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295人,專任教師18人;小學18所,在校生6004人,專任教師24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8%;初中2所,在校生2860人,專任教師10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9%,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393.8萬元。 

科技

2011年末,長春堡鎮有各類科技人才217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32人,經營管理人才25人,農村實用技術人才160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長春堡鎮有農家書屋22個,建築面積450平方米以上,藏書6.12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35人,占社會從業人員的12.5%。 
2011年末,長春堡鎮安裝有線廣播網路電視325戶,安裝“村村通”衛星廣播電視接收設備2200套,基本實現村村通廣播電視。 
2011年末,長春堡鎮有體育場地6個,體育社團2個。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乒乓球、籃球等。2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長春堡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1個,其中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室20個;病床40張。專業衛生人員24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7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9624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5886人,參合率99.6%。 

社會保障

2011年,長春堡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7戶,人數129人,支出23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588戶,人數4480人,支出89萬元;農村五保供養108人,其中集中供養26人,支出18.7萬元;農村臨時救助濟143人次,支出32.5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3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5.7萬元。新增就業人員3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370人,參保率100%,參保金130萬元。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長春堡鎮有郵政網點3個,鄉村通郵率100%。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6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658門,固定電話用戶3500戶。 

基礎設施

能源
2011年末,長春堡鎮20個村完成了農網改造,引進煤炭企業4家,年產煤25萬噸。完成沼氣池建設650口,使用率達90%以上。 
給排水
2011年末,長春堡鎮有自來水廠1座,提水站1個,鋪設幹線水管32千米,生產能力3000噸/日。 
供電
2011年末,長春堡鎮有主變壓器28台,高壓輸電線路6條,總長度5000千米。綜合電壓合格率100%,供電可靠率100%。 
園林綠化
2011年末,長春堡鎮有生態小公園1個,面積1.34公頃,園林綠地面積1公頃。綠化覆蓋率75%,人均綠地1.5平方米。 

交通


長春堡鎮
長春堡鎮
長春堡鎮境內有畢威高速公路、326國道經過。

文化


地名由來
南屏張中嶺逶迤而下,兩山夾峙形成沖、壩,當地人稱為“長沖”,故名“長春堡”。

旅遊


雄嘎苗寨
長春堡鎮
長春堡鎮
雄嘎苗寨位於七星關區西北部326國道旁的長春堡鎮干堰村。由於狹長山谷的阻隔和周圍高大青山的庇護,造就了相對獨立而封閉的山、水、洞、樹等自然體系。3個村民組分佈在一個面積約百畝的天然淡水湖的周圍,形成了一道獨特的山水苗寨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