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鹿尾的結果 展開

鹿尾

中藥

鹿尾,中藥材名。本品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徠尾巴,將鹿尾由尾椎骨處割下,掛起陰乾;或將割下的帶毛鹿尾,入水中浸潤,取出,除去根部殘肉、油脂,剪去毛茸及外面老皮,再用海浮石搓光,用線穿掛通風處陰乾,後置乾燥處,宜多翻曬。商品,前者稱帶毛鹿尾;後者稱不帶毛鹿尾。功能主治為:①《青海藥材》:為滋補藥。治腰痛,陽痿。②《四川中藥志》:暖腰膝,益腎精,治腰脊疼痛不能屈伸,腎虛遺精及頭昏耳鳴

來源


本品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尾巴,將鹿尾由尾椎骨處割下,掛起陰乾;或將割下的帶毛鹿尾,入水中浸潤,取出,除去根部殘肉、油脂,剪去毛茸及外面老皮,再用海浮石搓光,用線穿掛通風處陰乾,後置乾燥處,宜多翻曬。商品,前者稱帶毛鹿尾;後者稱不帶毛鹿尾。

性味歸經


①《青海藥材》:性溫,無毒。
徠②《四川中藥志》:味甘咸。

功能主治


①《青海藥材》:為滋補藥。治腰痛,陽痿。
②《四川中藥志》:暖腰膝,益腎精,治腰脊疼痛不能屈伸,腎虛遺精及頭昏耳鳴。

生產區域


主產東北、內蒙古、青海、新疆、甘肅、河北等地。

藥材性狀


乾燥的鹿尾,形狀粗短,略呈圓柱形,先端鈍圓,基部稍寬,割斷面不規則。帶毛者長約15厘米,外有棕黃色毛,並帶有一部分白毛;不帶毛者較短,外面紫紅色至紫黑色,平滑有光澤,常帶有少數皺溝。質堅硬,氣微腥。以粗壯、黑亮、不帶毛。完整者為佳。一般以馬鹿尾為好,梅花鹿尾瘦小,甚少採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5錢;或入丸劑。

注意事項


陽盛有熱者忌服。

相關論述


1.《青海藥材》:為滋補藥。治腰痛,陽痿。
2.《四川中藥志》:暖腰膝,益腎精,治腰脊疼痛不能屈伸,腎虛遺精及頭昏耳鳴。

特別說明


本詞條僅用於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於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