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中的概念

簡介


● 英文名稱:Ethereal Soul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精神氣血津液

古籍摘選


● 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素問·六節藏象論》)

名詞解釋


● 隨心神活動所做出的思維意識活動,當失去精神統領時,會表現為夢幻及夢遊現象。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中醫學中,五臟又稱為五神臟,每個臟掌管相應的神志活動,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腎藏志。因此,魂是五神之一,受心神的支配。

肝藏血,血舍魂

● 魂是神的一種,受神的調控,而血是神和魂的物質基礎。
● 肝主藏血,意指肝具有貯藏血液、調節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肝藏血功能正常,則化生和濡養魂,維持正常的神志及睡眠。
● 若肝血不足,魂失所養,會出現失眠、夢遊、夢囈、多夢,或幻覺等臨床表現。

神主宰魂

● 作為五神之一,魂的活動受到心神的控制。
● 魂多在夜間活動,此時神處於潛藏狀態,潛意識之魂會主宰身體,因此睡眠時會出現做夢的現境。
● 如果人在日間經歷了某些痛苦或悲傷的事情,在夜間夢境中就會有所反應,此時夢中多呈現水多或奔跑;若人在一段時間內情緒壓抑,夢境中多會哭泣;若煩躁,膽小怕事,夢境中多出現死人等離奇景象。
● 神是清醒的意識狀態下的精神活動,魂則是潛意識所主宰的活動。

肝不藏魂的治療

● 肝不藏魂,多由於肝血不足,或劇烈的精神刺激所導致。
● 思慮過度,耗傷營血,血不養魂,魂則不能正常潛藏,出現多夢、夢遊等表現,因此治療時多從養血柔肝入手,可以用四物湯為主,或以酸棗仁、合歡花等代茶飲。
● 劇烈或持續的精神刺激會傷及心神,心神不能正常統領肝魂,出現魂不收斂的表現,如噩夢紛紜,膽小怕事,幻聽幻視等,此時當以疏導為主,兼以重鎮安神,可選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或柴芩溫膽湯等加減治療,或可以硃砂、龍骨、牡蠣、石決明、珍珠母等置於枕頭中,通過葯枕達到重鎮肝魂的目的。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 中醫基礎理論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