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魂(拼音:hún),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 。據已有文獻資料,此字始收錄於《說文解字》,產生時代不晚於戰國。形聲字兼會意字,古字形從鬼雲聲,“雲”兼表意。本義是指“靈魂”,“靈魂”在傳說或迷信中指附在人體內、可以離開肉體而獨立存在的精神。又轉指人的精神或情緒,如:驚魂、斷魂;“魂”字由上義引申指國家、民族的崇高精神,如:國魂、忠魂、民族魂。“魂”字也指事物的人格化精神,如:詩魂、花魂、山魂。

文字源流


魂
根據已有文獻,甲金文中未見“魂”字。“魂”由“鬼”和“雲”兩部分構成,早期字形並不固定。小篆字形作圖1,作左“雲”右“鬼”;隸書作圖2-5,部分字形作右“雲”左“鬼”(圖2),但多數與小篆構型相同。魂字習見於戰國文獻,當時必有魂字,但未見於西周金文和西周文獻,其字當產生於春秋戰國時代。
“魂”字是形聲字兼會意字。字形從鬼,“鬼”在甲骨文中像跪著的鬼之形,以表人離開身體而存在的精神;雲聲,指示讀音,也有表意作用,雲像雲氣興起,有飄浮遊盪之義,表示無影無蹤的靈魂就像雲一樣漂浮不定。魂字的本義,是依附於身體的一種精神或精氣,人活則有魂,死則魂升於天,這只是古人的一種觀念,不是客觀存在的物體,但這種觀念的產生很早。《說文解字》中說“鬼陰氣賊害”,也就是說“鬼”是一種帶有陰氣的禍害,而《說文解字》中說“魂”是“陽氣也”。由此可見,“魂”雖與“鬼”有關,但卻與“鬼”的性質完全不同,用中國的陰陽五行學說來說,它們存在於不同的時空中。中國古代先民認為,“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陽曰魂。”意思是,人一生下來首先變成“魄”,陽氣附身叫做“魂”,只有作為“陽氣”的“魂”附身了,人才能活,而“魂”離身則人亡。由此看來,人活著的前提是“魂”附於身。
由於“魂”與人的肉體是分開來的,是人的精神意識的一部分,因此“魂”可引申表示“精神、神志”之意,如《呂氏春秋·禁塞》“……費神傷魂”,《南齊書·文學傳論》“……傾炫心魂”,又如用來形容人萎靡不振、精神恍惚的“失魂落魄”“神魂顛倒”等等。此外,“魂”還專門用來表示某種高尚的精神境界,如紅岩魂、中華魂、民族魂、國魂等等。 

詳細釋義


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名詞迷信或傳說指能離開肉體而存在的精神。soul
《易‧繫辭上》:“精氣為物,遊魂為變。”
曹禺《雷雨》第二幕:“真好像我的魂來過這兒似的。”
靈魂;鬼魂;魂不附體;借屍還魂
指精神或情緒;意念。spirit;mood
戰國·屈原《遠遊》:“夜耿耿而不寐兮,魂煢煢而至曙。”
康濯《水滴石穿》第四章:“她當然知道打鐵火配婚姻的傳說,早已三魂不定呢?”
銷魂;迷魂陣;神魂顛倒;魂牽夢縈
人格化的事物的精靈。spirit
唐·溫庭筠《春江花月夜詞》:“千里涵空澄水魂,萬枝破鼻飄香雪。”
《紅樓夢》第三七回:“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花魂;詩魂
特指崇高的精神表現。spirit
梁啟超《讀陸放翁集》:“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
魯迅《集外集·斯巴達之魂》:“譯者無文,不足摸擬其萬一。噫,吾辱讀者,吾辱斯巴達之魂!”
國魂;英魂;民族魂
【魂魂】1.盛大的樣子。2.眾多的樣子。3.動的樣子。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九上】【鬼部】戶昆切(hún)
魂
陽氣也。從鬼雲聲。

說文解字注

陽氣也。陽當作昜。《白虎通》曰:“䰟者,沄也,猶沄沄行不休也。”淮南子曰:“天氣為䰟。”《左傳》:“子產曰: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陽曰䰟,用物精多,則䰟魄強。
從鬼,雲聲。各本篆體作魂,今正。李文仲《字鑑》曰:“《說文》本下形上聲,今作魂,右形左聲。如詞、朗、崩、秋、說文本作䛐、朖、?、秌,今從隸變。又召字,形在左,則為叨;含字,聲在右,則為吟,字畫稍改,則為別字。”按,李氏在元時猶見《說文》舊本,故䛐䰟等字不誤,今則大徐本皆作魂,惟小徐本作䰟,《廣韻》《集韻》《韻會》亦作䰟。乃乾隆間汪啟淑刻小徐書,翦割俗刻《說文》之篆文付梓人,而抄本䰟字不可復見矣,是故刻書不可不愼也。䛐之必司上言下者,意內言外之象也。䰟之必鬼下雲上者,陽氣沄沄而上之象也。曰云聲者,舉形聲包會意。戶昆切,十三部。

廣韻

戶昆切,平魂匣 ‖ 雲聲文2部(hún)
䰟,魂魄也。《白虎通》曰:“魂者,沄也,猶沄沄行不休也;魄者,迫也,猶迫迫然著於人也。”《淮南子》曰:“天氣為䰟,地氣為魄。”又反魂,樹名,在西海中聚窟洲上,花葉香聞數百里,狀如楓香,煎其汁可為丸,名曰震靈丸,亦名反生香,又名卻死香,死屍在地,聞氣乃活。出《十洲記》。戶昆切。二十四。

康熙字典

【亥集上】【鬼部】魂 ·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4
《唐韻》戸昆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昆切,音渾。《說文》陽氣也。《易·繫辭》遊魂為變。《禮·檀弓》魂氣則無不之也。《左傳·昭七年》人生始化為魄。旣生魄,陽曰魂。《疏》魂魄,神靈之名。附形之靈為魄。附氣之神為魂也。《淮南子·說山訓》魄問於魂。《注》魄,人隂神。魂,人陽神。《白虎通》魂,猶伝伝也,行不休於外也,主於情。《又》魂者,芸也,情以除穢。
又《揚子·太經》魂魂萬物。《注》魂魂,多貌。
又《韻補》葉胡勻切,音芸。《曹大家·東征賦》乃遂往而徂逝兮,聊游目而遨魂。歷七邑而觀覽兮,遭鞏縣之多艱。艱,音勤。
又葉胡勬切,音弦。《黃庭經》赤帝黃老與我魂,三眞扶胥共房津。津,音煎。
魂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魂

書寫提示

魂
“鬼”的第六筆撇從框內撇出,一筆寫成。“雲”窄“鬼”寬,頂部“雲”低,底部“鬼”低。“雲”,第二橫起筆於橫中線上側。“鬼”,首筆撇起筆於豎中線右側;“白”的左豎在豎中線左側,底部在橫中線;長撇撇尖伸向“雲”下;乚(豎彎鉤)的豎段在豎中線右側,鉤部超出上部。

書法欣賞

魂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聲韻系統名稱韻部聲母韻母
先秦高本漢系統ɡʰwən
王力系統ɣuən
董同龢系統ɣuə̂n
周法高系統ɡwən
李方桂系統gwən
西漢
東漢
ən
南北朝宋北魏前期元魂痕wən
北魏後期北齊元魂痕wən
齊梁陳北周隋元魂痕wən
隋唐擬音/高本漢系統ɣuən
擬音/王力系統ɣuən
擬音/董同龢系統ɣuən
擬音/周法高系統ɣuən
擬音/李方桂系統ɣuən
擬音/陳新雄系統ɣuən

韻書集成

韻書字頭小韻韻攝聲調韻目聲母聲類開合等第清濁反切擬音
廣韻平聲上平二十三魂合口呼一等全濁戶昆切ɣuən
集韻平聲上平二十三䰟合口呼一等全濁胡昆切ɣuən
增韻平聲胡昆切
中原音韻陽平真文合口呼全清xuən
中州音韻平聲真文華昆切
洪武正韻平聲八真全濁胡昆切ɣuən
分韻撮要陽平第八賓稟嬪畢

方言集匯


◎ 贛語:fun2
◎ 客家話:[沙頭角腔] fun2 [陸豐腔] fun3 [海陸腔] fun2 [東莞腔] jun2 [梅縣腔] fun2 [客語拼音字彙] fun2 [台灣四縣腔] fun2 [客英字典] fun2 [寶安腔] fun2
◎ 粵語:wan4
◎近代音:曉母 真文韻 平聲陽 魂小空;中古音 上古音 黃侃系統:匣母 痕部 ;王力系統:匣母 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