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庄

臨沂庄

臨沂庄位於臨沂市蘭山區汪溝鎮(自古有“鍾靈毓秀之地,聖人化行之邦”之稱)最東側,是臨沂市唯一與市名同名的村莊,與半程鎮后沙汀峪村接壤,G205山深線在村東穿過,村民中姚姓居多。該村北依青山,南沃平原,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清朝順治年間建村,歷時近400餘年矣。

徠村碑記載:“清代順治年間建村,相傳有個府官經此迂雨,淋濕衣服,取名淋衣庄,后演化為今名。一九八六年立”

基本介紹


臨沂庄村位於自古有“鍾靈毓秀之地,聖人化行之邦”稱謂的汪溝鎮東北向6.5公里處。距臨沂市區15公里,距臨沂市政府20公里。該村北依青山,南沃平原,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清朝順治年間建村,歷時近400餘年矣。
徠臨沂庄
徠臨沂庄
村碑記載:“清代順治年間建村,相傳有個府官經此迂雨,淋濕衣服,取名淋衣庄,后演化為今名。一九八六年立”
該村自然景觀怡人,“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臨沂庄
臨沂庄
玉帶河自西北向東南分兩溪繞村流過,河邊綠草茵茵,繁花似錦;河中鵝鴨成群,引吭高歌,美不勝收。先前,西北小山之陽,東南隅有一天造地設之景觀——“饃饃石”。此石豐贍圓滿,渾然天成,通體蒼蒼,酷似饅頭,故名。高約20米,圍約260米,佔地二畝半。上有馬蹄印記,相傳為王禪所居之所。后,一南蠻過此,亂語驚仙,隨封洞遷居蒙山。石上留有敲列印記十餘處,狀如盤者,形似碟者——大小不一,形態各異。頑童放牧之餘,攀岩其上,相互嬉戲,持小石擊之,砰然作響,“嚓嚓嚓”、“咚咚咚”、“梆梆梆”——雖無鐘鼓鈸鑔之悅耳,然亦錯落有致,清音作響,其樂無窮。然,後為世人劈石解體作碾子、作石料——惜乎!今已蕩然無存。
族人薪火相傳,繁衍生息,現有412戶、1400餘人,世代村民民風淳樸,勤勞善良。現有耕地2800餘畝。本村有中共黨員30人,黨支部成員3人,村委會成員3人。
第一個中共黨員是朱廷文,任旅長,曾是羅榮桓元帥麾下一員勇將,在大青山戰鬥中,出生入死,驍勇善戰,英名鐫刻於華東革命烈士陵園。朱從起,建國前入黨,曾參加抗美援朝戰役,榮立三等功一次。第一個黨小組成員是杜慶貴;1942年建立黨支部,1946年建立民主政權。
該村盛產小麥、玉米、花生、山楂等,上世紀80年代,村民在村兩委的領導下,漫山遍野廣植山楂樹,春花爛熳,秋果累累,收入頗豐。
ADD(地址):中華人民共和國華東地區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汪溝鎮臨沂庄
電話區號:0539
P.C(郵編):27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