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田法
抗旱豐產耕作法
區田法(section-field programme)是指漢代推行的一種抗旱豐產耕作法。西漢後期在甽種法和代田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園田化的集約耕作方法。適用於北方旱作地區。最早載於漢成帝時的《氾勝之書》。區田法的特點是在小面積土地上集中使用人力物力,精耕細作,防旱保收,求得單位面積的高額豐產。
區田法具體做法:首先是深挖作“區”(音歐:意為地平面下的窪陷)。區田法的田間布置有兩種:即開溝點播和坑穴點播,溝或坑就稱為“區”。開溝點播的規範作法是將長十八丈(漢一丈約當今六尺九寸四分),寬四丈八尺的一畝土地,橫分十八丈為十五町。町寬一丈五分,長四丈八尺。町與町間有寬一尺五寸的行道。每町又豎挖深一尺、寬一尺、長一丈五分的溝,作物即點播在溝內。坑穴點播是在土地上按等距離挖方形或圓形的坑,坑的大小、深淺、方圓、距離,隨作物不同而異,作物即點播在坑內。開溝點播用於種植禾、黍、麥、大豆、荏(蘇子,一種油料作物)、胡麻。坑穴點播用於種植粟、麥、大豆、瓜、瓠、芋。深挖作區的作用同甽種法和代田法一樣,有利於防風防旱,保商保肥和作物根系的發育。其次,區田法須點播密植。如種粟,開溝點播是每溝內種粟二行,行距五寸,每漢畝合一萬五千餘株,摺合市畝約為二萬三千餘株。坑穴點播種粟各小區(坑)下種二十粒,一畝三千七百區,合七萬四千株,摺合市畝約十萬六千餘株。再次,區田法須播前溲種(以肥料和可以防蟲的物質處理種子)和在區內施用重肥,如粟、麥、大豆等每小區(坑)要施好糞一升,瓜每小區要用糞一石。最後,區田法注重中耕除草,保商和灌溉。區田法不僅適用於平地和熟田,也可施之於坡地和荒地,有利於擴大土地利用範圍。區田法可大大提高糧食的畝產量,但由於這種耕作方法技術要求高,又須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在漢代及以後的封建社會各個時期中,只作為小面積豐產試驗的特例而存在,並沒有也不可能在很大的範圍內普遍推廣。
區田法的“區”,讀音是“歐”(ou),它的原義是掊成的坎窞。區田法就是因為莊稼種在“區”中而得名。農田結構或是布局的具體方式則有兩種:
《氾勝之書》提供的樣式是:以畝為率,令一畝之地,長十八丈,廣四丈八尺,當橫分十八丈作十五町,町間分十四道,以通人行,道廣一尺五寸,町皆廣一丈五寸,長四丈八尺。尺直橫鑿町作溝,溝(廣)一尺,深亦一尺。積壤於溝間,相去亦一尺。嘗悉以一尺地積壤,不相受,令弘作二尺地以積壤。
積禾黍於溝間,夾溝為兩行。去溝兩邊為二寸半,中央相去五寸(按,指行距),旁行相去亦五寸(按,指株距)。一溝留四十四株。一畝合萬五千七百五十株。種禾黍,令上有一寸土,不可令過一寸,亦不可令減一寸。
凡區種麥,令相去二寸一行。一行容五十二株。一畝凡九萬三千五百五十株。麥上令土厚二寸。
凡區種大豆,令相去一尺二寸。一行容九株。一畝凡六千四百八十株。區種荏,令相去三尺。
這是在長18丈、寬4丈8尺的一畝土地上,把18丈橫分為15町,15町之間留下14條長1尺5寸寬的行人道。每町寬1丈5寸,長4丈8尺。每一町上,每隔1尺橫著挖一條長1丈5寸(相當於町寬)的直溝,溝寬1尺,挖土深也是1尺。挖出的土仍堆在溝里,但可堆一部分到溝邊即土埂上,放土的地方展寬為2尺。這樣,溝就呈現略微低洼的狀態。參見下圖。
《氾勝之書》提供的樣式是:上農夫區,方深各六寸,間相去九寸。一畝三千七百區。一日作千區。區種粟二十粒,美糞一升,合土和之。畝用種二升。秋收區別三升粟,畝收百斛。丁男長女治十畝。十畝收千石。歲食三十六石,支二十六年。
一畝千二十七區。方九寸,深六寸,相去二尺,一畝千二十七區。用種一升,收粟五十一石。一日作三百區。
下農夫區,方九寸,深六寸,相去三尺,一畝五百六十七區。用種半升,收粟二十八石。一日作二百區
這種區種法的標準樣式,是在一塊地中布滿一個個的方形小窩。見下表、下圖。
窩狀區田(小方形區種法)區劃簡表
規格(方/深) | 區間距 | 每畝區數 | 每日作區 | 每畝粟下種量 | 每畝產量 | |
上農夫區 | 6×6寸 | 0.9尺 | 3700 | 1000 | 2升 | 100石 |
中農夫區 | 9×6寸 | 2尺 | 1027 | 300 | 1升 | 51石 |
下農夫區 | 9×6寸 | 3尺 | 567 | 200 | 0.5升 | 28石 |
不過,以上只是按比較規整的土地所設計的樣式,實際上是可以變通的。大體說來,溝狀區田適合於在較大片的平地上實行,窩狀區田則可以在斜坡、丘陵的小塊地上實行。
區田法的的技術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深翻作區,把莊稼集中種在區中。溝狀區田要挖出深一尺、寬一尺的溝,作物播種於溝中;溝與溝之間也是相隔一尺。這種形式與代田法很相似。兩者的區別在於:代田是在長條形的畝中“一畝三甽”;區田法則是把長方形的畝分成15町,再在每町上挖出14條約長1丈的溝。這樣的安排更便於管理。此其一。如前所述,代田法是用耦犁進行半面耕的,土翻起后形成壟,以後用壟土壅苗;區田法的作溝,從《氾勝之書》的敘述看,應是使用人力的,翻起來的鬆土仍放在溝中,部分堆在土埂上。此其二。因此,可以說,溝狀區田法是在新的條件下代田法的繼承和發展。窩狀區田也是人工深翻作區的。翻耕的深度則因不同作物而異。如禾、黍、麥等鬚根系作物要深翻6寸到1尺;瓠,1尺;芋,3尺。《氾勝之書》說:“區田不耕旁地,庶盡地力。”說明區田法只深翻溝中或區中的土壤,不耕溝或區以外的土地,這當然是為了精耕細作、少種多收,同時也應與人工深翻不能鋪得太開有關。而區在地平面以下,既便於接納澆灌的水,又可減少水分的向上蒸發,尤其是側滲的漏出與蒸發;避免營養物質的側滲流失,有利於“保澤(墒)”和保肥。
二是對株行距和每畝立苗數量有嚴格的規定。溝狀區田每種作物的株行距都有一定的規格。如禾黍,沿溝種2行,離溝邊各2.5寸,株距5寸,同一溝中的行距5寸(不同溝之間的行距則是1尺5寸)。並規定一條溝中種44株,每畝種15750株。小麥,每溝種5行,行距2寸,邊行距溝1寸,株距2寸,每行52株,一畝共93600株。大豆,每溝種2行,株距1尺2寸,一畝共6480株。從這種嚴格的要求看,溝狀區田應該是採取按行點種的方法。從其布局看,則類似於今日的寬窄行播法,而更便於通風透光,它使植株在行列間有較多接觸斜照日光的機會,提高植株對日光的吸收利用率,從而達到增產的目的。上編談到,先秦時代人們已經重視作物的田間布局,在畎畝農田的基礎上,通過條播、合理密植、中耕等措施建立一個合理的、有序的作物群體結構。代田和溝狀區田都是這方面經驗的繼承和進一步發展。窩狀區田法也有對各種作物每畝播種量,以至每窩播種粒數的具體規定,也具有充分利用日光的好處。
三是集中的施肥灌水和精細的栽培管理。由於採取了區田的形式,給集中的施肥灌水和田間管理提供了方便。《氾勝之書》說:“區田以糞氣為美,非必良田也。”指出區田不一定要有好地,但必須要施肥。如“區種粟(每窩)二十粒,美糞一升,合土和之”;區種大豆,“取美糞一升,合坎中土攪和,以納坎中”;區種瓜,“一科(坎)用一石糞”,等等。《氾勝之書》又說:“區種,天旱常澆之,一畝常收百斛。”灌溉是區田增產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又區種麥田,“秋旱,常以桑落時澆之”;區種大豆,不但“臨種沃之”,而且生長期間也“旱者澆之”,都是“坎三升水”。栽培管理也很細緻,播種后覆土的厚度有一定的要求,不能厚了,也不能薄了。播后採取“以足踐之”或“以掌抑之”的辦法進行鎮壓,以達到“種土相親”的要求。重視中耕除草:“區中草生,拔之,區間草以剗剗之,若以鋤鋤”;“苗長不能耘之者,以鉤鐮比地刈其草”。區種麥還有一些特殊的措施:“麥生根成,鋤區間秋草。緣以棘柴律土壅麥根”;“春凍解,棘柴律之,突絕其枯葉區間草生鋤之”。
總之,區田法的特點是把莊稼種在溝狀或窩狀的小區中,在區內綜合運用深耕細作、合理密植、等距點播、施肥灌水、加強管理等措施,奪取高額豐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