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書院
明嘉靖十三年建於河南的書院
目錄
四十一年知府徐中行建天中閣、蓍台,增號舍18間,改名“天中”。李攀龍撰《天中書院記》。萬曆二十二年(1594)知縣樂和聲請於御史塗宗濬重建漆雕開祠5楹、前儀門、大門,后立講堂3楹、對庭5楹、號舍20間。天啟七年(1627)巡撫邱兆麟重修。明末毀。清順治十八年(1661)知縣金鎮遷建於舊軍廳公署,仍名“天中”。前為講堂,旁為號舍,有崇祀前代名賢之典學樓。每月集諸生親為講課,評定甲乙,給賞有差。並親撰《重立天中書院記》。康熙間知府熊仲龍復建於北門外。前辟大門3楹,中建講堂,後為文昌樓,樓前有長廂18間,西北隅書齋3楹,東北隅庖室3楹。選拔14名英才就業其中。同治初年(1862)知縣葛月樵捐廉置地500畝,增建學舍數10間。嗣後知縣黃東屏又捐修器具、增加膏火費用。光緒元年(1875)知縣鞠捷昌力加整頓,生童益加奇勉,文風日上。辛亥革命后改為縣立第一高級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