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梅圖

清代畫家羅芳淑的國畫作品

《紅梅圖》是中國清代畫家羅芳淑的國畫作品。該畫為冊頁,墨筆,縱26.8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作品介紹


《紅梅圖》是羅芳淑的傳世作品《梅花圖冊》中的一幅作品。《梅花圖冊》共六開,或以濃淡墨作梅樹枝幹,用白描淡墨畫花,濃墨點蕊,疏朗秀挺;或用胭脂作沒骨梅,加以白須黃蕊,冷艷奇麗;或用粗筆畫枝幹,白描鉤勒花朵,填以白彩、紅蕊,雅緻秀麗。

作品賞析


吳昌碩的梅花圖
吳昌碩的梅花圖
初觀此幅紅梅圖,即為其不凡的氣勢所震撼。構圖別出心裁,一片紅梅佔據了大部分畫面,右側留白題詠梅詩一首。詩畫相映,互為對應,配合得當,既緊湊又疏朗;色墨相映,筆力蒼渾,氣足墨酣.枝幹用濃墨,主幹直上直下,用筆凝重渾厚,於拙樸中見秀雅,給人以剛正平直而富變化的感覺.虯枝以篆書法寫出,枝柯交插,堅韌如屈鐵,呈倔強之勢.紅梅用沒骨法畫出,點綴枝頭,疏密相間,濃淡有別.紅梅形狀色澤恰似被擊碎的珊瑚。份外妖嬈。
其畫貌似粗疏而內蘊渾厚、俊逸,大氣磅礴。以“重、拙、大”的力量感與意趣特色,一掃清末畫壇的柔媚輕俏的清艷之風,達到了超越前人爐火純青的完滿園熟之境,令人耳目一新。
畫家在畫好紅梅后,意猶未盡,陶醉於自己的創作,即興題詩一首:“鐵如意擊珊瑚毀,東風吹作梅花蕊。艷福茅檐共誰享,匹以盤敦尊罍簋.苦鐵道人梅知己,對花寫照是長技。霞高勢逐蛟虯舞,本大力驅山石徙。昨踏青樓飲眇倡,竊得燕支盡調水,燕支水釀江南春,那容堂上楓生根。”昌老在多首詠梅詩作中,都將紅梅比做擊碎的紅珊瑚,面對著這一片紅珊瑚般的梅花,那是多大的艷福啊,誰來和我共享呢?這可是比得上山珍海味美酒佳肴的啊!緊接著詩人抒發了自己對梅花的情感和創作時的感受。畫家以梅知己自許,自認是寫梅的高手,創作時感受到蛟虯在腕下飛舞,以“潑墨一斗噴煙霞”,力大驅山石的氣概畫梅。詩人進而忽發奇想:眼前大放異彩的紅梅,是我用在青樓里偷來的胭脂調水而釀成的,胭脂水釀成的江南春色,使堂前如丹的楓葉早已無立足之地了。(據年款,畫家此畫作於重陽,正是楓葉似霞的時光。)畫家對自己畫作的得意之情,溢於言表。詩意與畫意緊密契合,寓意於象,情韻深長,耐人含咀品味。詩與畫珠聯璧合,相映生輝。所題之詩,詩思巧慧,已成為整幅作品不可分割的有機部分。

作者簡介


羅芳淑,女,字香雪,一字潤六,江蘇揚州人,一作安徽歙縣人,僑揚州。聘女。能寫梅,有父風。乾隆四十年(一七七五)作梅花冊,其父聘、母方白蓮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