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國際化

產業國際化

產業國際化是指產業的研究與開發的國際合作與交流,產業國際化就是根據比較利益原則,在全球範圍內通過生產要素的流動進行國際分工。

觀點


(1)將產業國際化理解為大的跨國公司的一種經營模式或者企業行為;
(2)把產業國際化理解為某個產業的成熟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參與國家之間的貿易交往;
(3)產業國際化是使某個產業產品達到國際通行標準,即向國際標準靠攏;
(4)產業國際化概念是對產業活動範圍超出一國界限影響他國經濟運行和國民行為的過程的描述;
(5)將產業國際化理解為某個產業的資源在國際範圍內配置;
(6)產業國際化是指產業的研究與開發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7)將產業國際化理解為產業的人才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培養。

特徵


產業國際化的特徵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1)產業內企業的國際化經營;
(2)產品生產的國際化,即產品價值增值的各環節和價值構成的國際化;
(3)產業競爭態勢和市場結構的國際化;
產業國際化作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特徵,是與企業國際化經營、大規模的對外直接投資緊密相聯的。一般來說,所謂產業國際化大致包含以下三層含義:首先,產品進入了國際市場;其次,這一產業在世界範圍內的建立;再次,主導產品世界範圍內得到接受。該產業企業應具有產品生產國際化、企業經營國際化,生產經營規模化、集中化,市場競爭格局國際化的特徵。
產業國際化是動態的發展過程,會隨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產業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交換的程度逐步提高,最終成為整個國際分工體系和世界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影響


產業國際化是企業生產經營國際化所帶來的產業在全球範圍內高度發展的產物。跨國公司通過國際直接投資建立起龐大的一體化國際生產網路,充分利用不同國家在生產優勢上的差別,把不同產品的生產以及同一產品的不同生產階段分佈到不同的國家,使一個國家的生產與眾多國家的生產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通過生產經營的國際化在全球範圍內實現生產要素的最佳配置。跨國公司內部分工國際化發展的結果,使得有些產業部門的國際化程度明顯提高,它們的生產遍布全球,不同的零部件來自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因而產品多國籍化,產品銷售網也具有全球性。這類產品具有多國籍化、產品銷售網具有全球性的產業,可稱之為“國際化產業”,而促使國際化產業生成的過程即產業國際化。因此,產業國際化是企業生產經營國際化的一種直接結果或成就,已實現高度國際化的產業,其產業內主要企業的生產經營已不再以一個或幾個國家為基地,而是面向全球並分佈於世界各地的國際化生產體系。在這類產業中,機電工業佔主要地位,如汽車和電子產品,此外還有食品加工、紡織和服裝等行業。這些行業在國際貿易、國際直接投資和國際技術轉讓中占重要地位,並主要由跨國公司控制,國際競爭也主要在它們之間展開。
國際直接投資(FDI)對產業國際化的推動
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以發達國家為主導,以跨國公司為主要動力的世界範圍內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全球市場經濟化的過程,其核心是生產要素全球性流動與配置、產業結構全球性調整和轉移,以及企業價值鏈產業鏈在全球範圍內的布局和重組。這場世界性產業結構調整,是以跨國公司的全球投資即FDI所推動的。
(一)過去產業結構調整主要是在一個國家內部或在周邊國家之間進行,如今的產業結構調整是在全球範圍內進行
不僅資源配置時空範圍大大拓展,而且在世界範圍內進行產業結構轉移和轉換比在一個國家內部進行結構調整更為明顯。以從事國際生產為主,同時也是推動產業國際調整的主角跨國公司的數量變化為例,其數量的急劇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產業國際調整日益深化的趨勢。
(二)FDI已日益成為產業國際化和國際經濟相互聯繫、相互依賴的基本途徑和主要方式
以反映企業參與國際化生產經營深度的跨國指數指標變化為例,1990年以來,世界最大的100家跨國公司的平均跨國指數從51%上升到65% (2003年)。與此同時,全球FDI在初級產品、製造業和服務業三大產業的流入量分別從1988年的103.64、 527.76、 466.53億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240.57、 4514.7、 5320.32億美元,由此可見,FDI的規模流向和結構的迅速變化,對世界各國產業結構調整乃至一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成為各國開放經濟內外均衡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