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鵐

雀科鵐屬動物

栗鵐(學名:Emberiza rutila):為鵐科鵐屬的鳥類,體重15-22克,體長130-148毫米。體型略小,是一種栗色和黃色的。頭部、喉、頸、上體、翼覆羽及內側飛羽的外翈概栗色;翼、尾黑褐;胸、腹灰黃色。繁殖期雄鳥頭、上體及胸栗色而腹部黃色。虹膜褐色;上嘴棕褐色,下嘴淡褐色;腳淡肉褐色。

棲於山麓或田間樹上以及湖畔或沼澤地的柳林、灌叢或草甸也可見到。除繁殖期間成對或單獨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小群活動,一般由數只或由10-30隻個體組成。5月中下旬自中國南方遷至東北平原,停留數日後繼續北上,成群生活,鳴叫甚烈,不久即散群成對。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兼食昆蟲等。分佈於西伯利亞、蒙古、中國、印度和東南亞。

形態特徵


栗鵐雄鳥春羽:上體自頭至尾上覆羽,包括頭側、翼覆羽、頦、喉和上胸均栗紅色,至腰和尾上覆羽色較淺淡,各羽微鑲灰綠;小翼羽黑色;初級覆羽暗褐色,羽緣青綠;飛羽暗褐,羽緣橄欖綠;初級飛羽羽緣淡綠黃,內側次級飛羽表面栗紅;尾羽暗褐、羽緣青綠,外側兩對尾羽外翈具小形的色端斑;下體自下胸以下,包括覆腿羽和尾下覆羽深硫磺色;體側和兩脅橄欖綠色,具暗黑色條紋;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微沾淡黃,羽基污暗。
秋羽與春羽的區別在於栗紅色部分色較深暗,幾呈銹褐色而具橄欖黃色羽緣;頦、喉和上胸的羽端常呈白色;其它體羽部分色澤較深。
栗鵐圖片
栗鵐圖片
雌鳥春羽:眼先、眼周和模糊眉紋均淡灰色;耳羽淡灰褐色,沿上緣有一細黑紋;頭上部栗褐,中央黃褐,各羽均具黑色條紋;上背和肩羽栗褐,具黑色寬條紋;下背和腰淡栗紅色,長形尾上覆羽無栗紅而具灰緣,中央色暗;翼覆羽黑褐,羽緣橄欖灰,羽端黃白;小翼羽、初級覆羽和飛羽暗褐,羽緣橄欖褐色,次級飛羽微緣以紅色;尾羽較雄者色淡;頰、頦和喉淡牛皮黃色,顴紋黑色,下體余部淺硫黃色,胸部具有暗色軸紋;體側和兩脅灰綠,具亮黑褐色縱紋。
秋羽與春羽近似,僅是綠黃部分被淡褐代替了,而黑色條縱紋不著。
幼鳥與雌性成鳥不同,下體條紋一般相似,但比老鳥更淡黃,喉、胸和體側具帶黑色的條紋,上體棕褐,具黑色縱紋,下背和腰比背更棕,並具黑色縱紋,幼鳥一般與小鵐相似,但下體呈黃色便可識別。冬季時,翕和背部灰色較著,羽端尚具黑色點斑。
虹膜褐色;上嘴棕褐色,下嘴淡褐色;腳淡肉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15-22克,♀17-20克;體長♂130-148毫米,♀130-144毫米;嘴峰♂9-11毫米,♀9-11毫米;翅♂69-77毫米,♀68-74毫米;尾♂51-66毫米,♀53-63毫米;跗蹠♂17-22毫米,♀17-21毫米。(註:♂雄性;♀雌性)
栗鵐圖片
栗鵐圖片

雄性成鳥

春羽:上體自頭至尾上覆羽,包括頭側、翼覆羽、頦、喉和上胸均栗紅色,至腰和尾上覆羽色較淺淡,各羽微鑲灰綠;小翼羽黑色;初級覆羽暗褐色,羽緣青綠;飛羽暗褐,羽緣橄欖綠;初級飛羽羽緣淡綠黃,內側次級飛羽表面栗紅;尾羽暗褐、羽緣青綠,外側兩對尾羽外翈具小形的色端斑;下體自下胸以下,包括覆腿羽和尾下覆羽深硫黃色;體側和兩脅橄欖綠色,具暗黑色條紋;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微沾淡黃,羽基污暗。
秋羽與春羽的區別在於栗紅色部分色較深暗,幾呈銹褐色而具橄欖黃色羽緣;頦、喉和上胸的羽端常呈白色;其它體羽部分色澤較深。

雌性成鳥

春羽:眼先、眼周和模糊眉紋均淡灰色;耳羽淡灰褐色,沿上緣有一細黑紋;頭上部栗褐,中央黃褐,各羽均具黑色條紋;上背和肩羽栗褐,具黑色寬條紋;下背和腰淡栗紅色,長形尾上覆羽無栗紅而具灰緣,中央色暗;翼覆羽黑褐,羽緣橄欖灰,羽端黃白;小翼羽、初級覆羽和飛羽暗褐,羽緣橄欖褐色,次級飛羽微緣以紅色;尾羽較雄者色淡;頰、頦和喉淡牛皮黃色,紋黑色,下體余部淺硫黃色,胸部具有暗色軸紋;體側和兩脅灰綠,具亮黑褐色縱紋。
栗鵐圖片
栗鵐圖片
秋羽與春羽近似,僅是綠黃部分被淡褐代替了,而黑色條縱紋不著。

幼鳥

與雌性成鳥不同,下體條紋一般相似,但比老鳥更淡黃,喉、胸和體側具帶黑色的條紋,上體棕褐,具黑色縱紋,下背和腰比背更棕,並具黑色縱紋,幼鳥一般與小鵐相似,但下體呈黃色便可識別。冬季時,翕和背部灰色較著,羽端尚具黑色點斑。虹膜褐色;上嘴棕褐色,下嘴淡褐色;腳淡肉褐色。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較為開闊的稀疏森林中,尤其喜歡河流、湖泊、沼澤和林緣地帶的次生楊樹林、樺樹林或含有楊樺樹的其他雜木疏林和灌叢,也出現於林緣和農田地邊灌叢草地。遷徙期間多見於低山和山腳地帶,有時也見於高山森林中。

生活習性


栗鵐在中國是較常見的遷徙群和越冬群,在大興安嶺為夏候鳥,華南地區為冬候鳥,其他地區為旅鳥。是鵐類中遷徙較晚的一種。遷徙時成群,邊飛邊停邊覓食前進,速度甚快。
除繁殖期間成對或單獨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小群活動,一般由數只或由10-30隻個體組成。性不大怯疑,人們接近時才飛離。叫聲單調,單音鳴叫時聲低,似“ji”聲;鳴囀時為3個音節,音似“liao-liao-li”,但與黃胸鵐鳴聲不同。鳴叫時多停於樹頂或枝梢上。繁殖期間鳴聲悅耳宏亮,雄鳥站在小樹或灌木枝上鳴叫,當人走近時,立刻飛走或落入附近灌叢中。
食物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兼食昆蟲等,食物中有雜草種子、栗、稻、高粱等穀物和楊、榆、樺等鱗芽以及昆蟲等,繁殖期次昆蟲及其幼蟲為主。在中國河北省食物有小米、高粱和昆蟲,在秦嶺食物中有金龜甲等。
栗鵐圖片
栗鵐圖片

分佈範圍


栗鵐(分布圖)
栗鵐(分布圖)
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
在我國主要分佈在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陝西、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南、雲南、廣東等地,多見於喜棲于山麓或田間樹上以及湖畔或沼澤地的柳林、灌叢或草甸也可見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蒙古。

生長繁殖


繁殖期6-8月。到達繁殖地后不久雄鳥即開始不停地求偶鳴叫,站在幼樹和灌木頂枝上長時間鳴叫不息,特別是早晨鳴叫最為頻繁。巢築於落葉松林下灌叢和草叢的地面上,巢呈杯狀,以細乾草、枯草葉和鬚根等材料構成,內墊羽毛和細根。巢外徑11厘米,內徑6厘米,深4.7厘米,較隱蔽,不易發現。每窩產卵4-5枚,卵殼白色,殼斑灰褐色,表斑為淡橄欖色,並散有黑色點斑和線紋。卵的大小為17-18.7毫米×13.7-14.5毫米。
栗鵐圖片
栗鵐圖片
5月中下旬自中國南方遷至東北平原,停留數日後繼續北上,5月下旬見於五營、帶嶺,同時也見於海拉爾林區,成群生活,鳴叫甚烈,不久即散群成對。此時雄鳥不停地鳴叫。巢築於落葉松林下灌叢和草叢的地面上,以細乾草構成,內墊羽毛和細根。巢外徑10.8cm,內徑6.2cm,深4.7cm,6月上旬產卵,每產多4枚,卵殼砂黃色,殼斑灰褐色,表斑為淡橄欖色,並散有黑色點斑和線紋。卵的大小為17~18.3mm×17.7~14.2mm。
9月份家族群由大興安嶺南遷,9~10月見於河北省,10月見於長江下游,冬季在雲南的數量很多;但此時也有少數見於福建和江西的山區。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無危(LC)。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