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林藍的結果 展開

林藍

廣州美術學院主任

林藍,1971年生,廣東潮州人,1993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1996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並獲碩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並獲美術學博士學位。

現任廣州美術學院主任,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人物經歷


林藍,女,1971年出生於廣東潮州,現為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綜合材料繪畫與美術作品保存修復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教育部高等學校設計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指導委員會分委會委員,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廣東省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獲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廣東青年五四獎章、廣東省“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廣東省宣傳思想戰線優秀人才“十百千工程”第二層次培養對象、“廣東特支計劃”宣傳思想文化領軍人才、中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等,為中國共產黨廣東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2016年5月任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2016年11月,當選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2018年8月調任廣東畫院黨組書記、副院長 ,2019年12月任廣東畫院院長。
2020年11月3日,被聘請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五屆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林藍照片
林藍照片

個人作品


《林藍畫集》《林藍金版水墨》《林藍.線造型》《中國畫名家畫庫.花鳥卷(林藍)》
《中國水墨收藏.林藍卷》《畫品叢書.林藍》《新視野.當代名家中國畫鑒賞系列叢書一林藍》《中國美術大事記.2009-林藍藝術創作狀態》
《傳承開拓.當代嶺南中國畫大展作品集-卷4.林藍》《名師講堂.林藍》《承上.啟下——廣州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專業教師作品集.林藍》《公共藝術的歷史觀—廣東地域公共藝術研究》(16.5萬字)
《公共藝術》《因“地”而為——嶺南地域美術與設計高等教育現狀及發展研究》《林藍藝術創作狀態——當代中國畫學術論壇推薦畫家》合集《林藍彭薇作品集》
《林藍楊纓國畫作品集》《蘇華、林藍母女花鳥作品聯展作品集》主編《縱情空間——中國高等美術學院藝術論壇》(17節、6萬字)《傳承與創新--裝飾藝術設計實踐與理論研究教學叢書》大型叢書(12冊、10萬字)
《藝術地生活——論現代城市環境文化建設中的公共藝術》
多有文章、作品收入《美術》、《美術觀察》、《裝飾》、《畫刊》、《中國美術》、《藝術界》、《藝術家》、《畫廊》、《美術學報》、《美術大觀》、《東方藝術》、《中國書道》、《今日中國美術》、《新藝術的後援》、《中國當代畫家》、《中國當代畫家圖典·花鳥卷》、《裝飾畫.漆藝》、《扇面畫技法》等

作品欣賞

林藍畫作。
林藍畫作
林藍畫作
林藍畫作
林藍畫作
林藍畫作
林藍畫作

獲得榮譽


《白菊》獲《2002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銀獎
《天長地久》獲《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提名獎、《第二屆全國中國畫展》銅獎
《盛世》獲《2003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
《金華》獲第二屆“中國美術金彩獎”優秀獎
《木棉》獲《全國第二屆中國花鳥畫展覽》優秀獎
《繽紛》獲《廣東省第二屆中國畫展》銀獎
國畫作品《詩經——長歌清唱》入選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財政部、文化部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承辦“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為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長期陳列
國畫作品《長流不息——保護文化遺產傳承民族文脈》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主辦“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項目”
國畫作品《清華》入選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廳、廣東省文聯、中國美術館聯合主辦,廣東省美協、廣東美術館承辦“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為廣東省美術館收藏
國畫作品《嶺南風情》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聯、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中國美術館主辦“大潮起珠江——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為廣東省美術館收藏
《廣州長隆酒店》(合作)獲《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銀獎
《為中國而設計——首屆全國環境藝術設計大展2004》金獎

主要成就


林藍的公共藝術作品著意嶺南地域個性,主持完成5項大型公共藝術總體策劃及17項壁畫設計製作項目等總計經費投入1000餘萬元,獲國家展金獎及銀獎各1次,主要完成項目還有《東莞御景灣大酒店公共藝術總體策劃》、《廣州名門大廈公共藝術總體策劃》等。
林藍理論研究注重由自身實踐感悟總結,出版理論專著1本、個人畫集6本、合集3本,主編高等美術教育論著1本、高等設計教育實踐與理論研究大型學術叢書1套。
林藍有論文40餘篇發表於各專業刊物,其中3篇發表於國家藝術類核心期刊。
林藍在教學科研方面,著重教研結合,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完成以廣州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裝飾藝術設計系在編教師為主要研發團隊申報的廣東省科技三項計劃項目《嶺南地域傳統工藝技術傳承與創新》,通過對廣州美術學院該課題歷年研究優秀實踐與理論成果的歸納、總結、研討、展示、出版等,為嶺南地域傳統工藝技術的傳承與創新創造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實踐與理論模式。鑒於該課題研究對嶺南文化歷史研究的學術意義,此項目在同期我省獲批的科技項目627項項目中為單項經費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