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弗拉維爾

約翰·弗拉維爾

約翰·弗拉維爾,美國發展心理學家,因其關於兒童認知發展的研究和著作而聞名。他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羅克蘭市(Rockland)。

成長經歷


約翰·弗拉維爾的父親是一名土木工程師,由於經濟蕭條長期失業,弗拉維爾在較為貧困的家庭中成長。1945 年高中畢業後進入美國陸軍,1945-1947 年為上等兵,1947 年進入美國西北大學,1951 年獲得心理學學士學位後進入克拉克大學攻讀臨床心理學研究生,1952 年獲碩士學位,1955 年在該校獲得博士學位,1954 年和伍德(Eleanor Wood)結婚。博士畢業后在科羅拉多州東部的里昂堡退伍軍人管理醫院擔任臨床心理學家,1956 年任紐約州羅切斯特大學助理教授,1960 年升為教授直至 1965 年。1963-1964 年在法國巴黎遺傳心理學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1965-1976 年任明尼蘇達大學兒童發展研究所教授,1976 年後供職於斯坦福大學

主要成就


最有學術價值的著作

弗拉維爾的主要成就包括 J.皮亞傑成果的說明與推廣,他的《皮亞傑的發展心理學》被認為是記錄皮亞傑的成果最全面和最有學術價值的著作之一;早期對交流和社會認知發展有影響的一些研究;對兒童自發利用認知策略以及他關於元認知的開拓性的發展研究;關於認知發展的階段與順序的性質論述,等等。他的研究風格是設法想出其他人還未研究的重要的能力,然後研究它們在幼年時期的發展。他把自己看作為發展的自然主義者,始終注意新的未研究的“可發展能力”。

四個階段

1968 年,他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並以信息處理的觀點研究兒童在人際社會層面中的知覺性、概念性角色替代能力的發展。角色替代(Role-Taking)是一種從他人眼光去了解自己與他人之間交互作用的能力,即對他人能力、特質、感受及潛在反應等作出具體推論的能力。他將兒童角色替代能力發展分為 4 個階段:
存在期(Existence)。兒童可能存在可理解其他人對同一事件也會有不同的看法和態度。
需要期(Need)。兒童由於實際需要會“想要”推測對方的想法。
推論期(Inference),個體利用手頭現有的各種資料、指標來進行心理活動,藉以推斷對方隱含的特質。
應用期(Application),兒童利用以往經驗所積累的知識來解決其他類似的問題。

四個層次

1970 年,他以“爬蘋果樹”故事分析兒童概念性角色替代能力,將兒童發展階段分為四個層次:
兒童思及他人;
兒童思及他人之間的行為;
兒童能取代他人的想法;
兒童能取代他人取代第三者的想法。

角色替代能力

1968 年,他首創了角色替代能力測驗(Role-Taking,簡稱 RTT)- 看圖說故事,“小孩、蘋果與狗”的故事,將小孩與狗的關係畫成 7 張圖畫,向兒童說明 7 張圖畫連成的故事後告訴被試兒童:有另一個小朋友,沒有聽到前面的故事,如果現在他只看到圖 1、4、6、7 他會說出什麼樣的故事?(4 張圖畫不會出現,小孩被狗追),來測試被試兒童是否有認知性的角色替代能力。此外,他還以遊戲情境評估的方法 - 銅板遊戲(nickle and dime test)來評估兒童的概念性角色替代能力。

元知概念

1976 年,他在《認知發展》一書首先提出元認知(metacognition,或稱後設認知)概念,他認為(1981):元認知即“元認知是反映或調節認知的任一方面的知識或認知的活動,是對個人關於自己的認知過程、結果及其它相關事情的知識”以及“為了完成某一具體目標或任務,依據認知對象對認知過程進行主動的監測和連續的調節與協調活動過程”。元認知以認知過程與結果為對象,是調節認知過程的認知活動,所以是對認知的認知(1985)。他認為,元認知的兩大主要成分是元認知知識和元認知體驗。所謂元認知知識,是指個體所存儲的既和認知主體有關又和各種任務、目標、活動及經驗有關的知識片斷。元認知知識主要有三類:
個體元認知知識,即個體關於自己及他人作為認知加工者在認知方面的某些特徵的知識。
任務元認知知識,即關於認知任務已提供的信息的性質、任務的要求及目的的知識。
策略元認知知識,即關於策略(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及其有效運用的知識。
弗拉維爾十分強調這三類元認知知識的交互作用,他認為,不同個體會根據特定的認知任務對策略作出優劣的判斷。元認知的第二個成分,即所謂元認知體驗,是指人們保持和從事認知活動時產生的認知和情感體驗。元認知體驗既可能被我們清楚意識到,也可能只是下意識的或模糊不清的。元認知概念一經提出,就引起了心理學家們的廣泛關注,並很快成為認知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元認知對心理學研究的深刻意義在於,它對傳統的不同認知領域之間的界限提出了質疑。傳統觀點將認知活動人為的劃分為知覺、記憶、思維、言語等範疇,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這些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繫;而元認知研究則削弱了這種人為的分離,它強調傳統認知範疇之間的相似形而非區別,因而有助於傳統認知領域之間的重新組合,有助於將個體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來研究。
1981 年,弗拉維爾採用第二水平觀點採擇(Level-2 perspective taking)任務,訓練兒童對信念的理解。第二水平觀點採擇指的是,對同一物體,兩個個體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的感觀是不同的。結果表明,兒童第二水平觀點採擇的成績提高甚微,然而他認為通過訓練兒童真正掌握了 2 水平(level-2)概念的理解。被試由“自我感觀為中心”的反應轉變到“在一定程度上去思考他人的感觀”。同年,他用表觀 - 現實任務 訓練被試,結果未能使兒童區分表觀與現實,即兒童不能對同一物體“看起來是什麼”和“實際是什麼”做出區分。

三個浪潮

他提出(1999)心理學家們對兒童心理知識發展的探討經歷了三個浪潮,第一個是皮亞傑關於“兒童對人心理的認識是由自我中心到脫離自我中心逐漸發展”的理論和研究;第二個是 20 世紀 70 年代對兒童元認知發展的理論和研究;第三個是始於 20 世紀 80 年代,關於兒童心理理論的研究。至今心理理論仍是探討兒童心理知識發展的一個重要領域,兒童社會認知發展研究的一個熱點。
他曾經擔任過美國心理學會發展分會主席,美國兒童發育研究協會(SRCD)主席,《認知心理學》雜誌主編。1984 年獲美國心理學會傑出貢獻獎。

現實任務

表觀 - 現實任務(appearance-reality)是給兒童呈現一個表面看起來象某一東西的物體,但它實際上是另外一個東西。讓被試回答“這一物體看起來象什麼”,“實際上是什麼”,如常見的表觀 - 現實任務是這樣的:呈現給兒童一塊象石頭的海綿,讓兒童捏或擠壓它以發現它實際上是海綿,然後問兒童它看起來是什麼和實際是什麼。

主要著作


皮亞傑的發展心理學:1963
兒童執行任務及交往技能的發展
認知發展: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