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椋鳥
雀形目椋鳥科動物
粉紅椋鳥(學名:Sturnus roseus):中等體型,成鳥體長19-22厘米,體重60-73克,飛羽、尾羽為亮黑色,雌鳥與雄鳥毛色相似,但較黯淡。形似八哥,但背部及腹部粉紅色,故稱粉紅椋鳥。余羽棕黑,十分可愛。雌鳥圖紋相似但較黯淡。虹膜黑色;嘴粉褐色;腳粉褐色。飛行時發Ki-ki-ki的叫聲,也有平淡的shrr聲。群鳥進食時發出捲舌音chik-ik-ik-ik的叫聲。
是遷徙性候鳥,結大群生活於乾旱的開闊地。追隨家畜捕食被驚起的昆蟲。以蝗蟲為主食,且食量驚人,每天捕食蝗蟲120-180隻,成為生物滅蝗的主力軍。冬季棲息在歐洲東部及亞洲中西部,五月便遷徙到至中國新疆西部繁衍生息。
粉紅椋鳥
雌鳥和雄鳥相似,但頭部羽冠較短,體羽缺少光澤而顯得暗淡。虹膜暗褐色,鳥喙黃色或粉紅色,上嘴基部黑色,冬季嘴為褐色,腳黃色。
幼鳥上體皮黃,兩翼及尾褐色,下體色淺,嘴黃色。
大小量度:體重♂68-80g,♀65-72g;體長♂200-242mm,♀185-235mm;嘴峰♂18-19mm,♀19mm;翅♂121-136mm,♀118-132mm;尾♂68-74mm,♀74-77mm;跗蹠♂18-19mm,♀29-31mm。(註:♂雄性;♀雌性)
主要棲息於乾旱平原、荒漠與半荒漠地區,也棲息於高山和山地,尤以有懸崖峭壁、水源和樹木的開闊地帶較為多見。在西藏高原,也棲息在海拔4200米左右的山地河谷。
叫聲:飛行時發ki-ki-ki的叫聲,也有平淡的shrr聲。群鳥進食時發出捲舌音chik-ik-ik-ik的叫聲。
習性:粉紅椋鳥喜歡群居生活,偶見單獨和成對活動。結大群生活於乾旱的開闊地。主要在地上覓食,追隨家畜捕食被驚起的昆蟲。有時也在樹上或灌叢中覓食。有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勞作習慣,它們也喜歡熱鬧,常常聚在一起吵聲不斷。
粉紅椋鳥主要分佈於歐洲東部至亞洲中部及西部,冬季遷往印度等南亞溫暖地帶越冬,迷鳥至泰國。中國新疆是粉紅椋鳥的主要繁殖地。
原產地:阿富汗、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孟加拉國、保加利亞、中國、克羅埃西亞、塞普勒斯、丹麥、喬治亞、希臘、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義大利、約旦、哈薩克、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馬其頓、馬來西亞、摩爾多瓦、蒙古、黑山、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卡達、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沙烏地阿拉伯、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斯里蘭卡、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泰國、土耳其、土庫曼、烏克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烏茲別克。
遊盪:阿爾及利亞、巴林、白俄羅斯、比利時、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捷克共和國、埃及、法羅群島、芬蘭、法國、德國、匈牙利、冰島、愛爾蘭、拉脫維亞、黎巴嫩、利比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馬爾他、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塞席爾、新加坡、西班牙(加那利群島)、瑞典、瑞士、突尼西亞、英國、越南、葉門。
粉紅椋鳥分布圖
每年5-7月份,粉紅椋鳥就會成群結隊地遷飛至繁殖地,先在食物豐富的低山地帶落腳,然後集群佔據石頭堆、崖壁縫隙等處選擇巢址。為了爭奪有利地勢,雄鳥之間經常發生激戰。雄鳥頭頂上部羽毛蓬展,用以恐嚇其他雄鳥並吸引雌鳥。通過數日的選配,最終組建成“一夫一妻制”的家庭,開始共同築巢,準備繁育後代。
粉紅椋鳥每年繁殖一代,巢呈杯狀,主要由枯草莖和草葉構成。每窩產卵4-6枚,偶爾多至7-8枚和少至3枚。卵白色或淡藍色,大小為25-30mm×19.7-22mm。卵產齊后間隔一天開始由雌鳥孵卵,孵化期14-15天。雛鳥晚成性,破殼而出后,經雌雄親鳥共同餵養14-19天後才隨父母離巢,離巢后還需要父母餵養一段時間,並跟隨父母學習捕食本領。粉紅椋鳥食量很大,每隻成鳥每天進食蝗蟲120-170隻,這些蝗蟲的總重量超過鳥本身的體重。雛鳥成長過程中食量劇增,甚至超過成鳥。好胃口、大食量是粉紅椋鳥成為滅蝗能手的原因之一。
單一物種,無亞種分化。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