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置閏的結果 展開
- 置閏
- 閏日
置閏
置閏
置閏,是中國古代曆法為調節陰曆與太陽運行周期的巨大差距而採取的在某些年中增加陰曆月數的方法。陰曆每月為29.53天,而地球繞太陽一周(太陽年)為365.2422天,如果陰曆12個月為一年,則每年就比太陽年少11天,3年少33天。就是說太陽年比陰曆年多出了一個月有餘。30年就多出11個月,33年就多出了一年。為了“填補”這個差距,古人根據陰曆和陽曆的歲差,在適當的年份里增加一個月(即人為規定這一年有13個月),這種方法就叫“置閏”。由於太陽運行周期不是月相變化周期的整倍數,置閏是曆法中非常複雜、繁難的學問。我國從公元前2600多年前黃帝時代開始記年,前2350年前(堯帝)開始以置閏調整陰陽曆,但直到祖沖之時代(462年)才有了精密的置閏之法。
目錄
置閏 南朝宋大明六年(462),大科學家祖沖之制定的《大明曆》,採用20組19年7閏插入1組11年4閏,計391年144閏;唐代李淳風的《德麟歷》始改為“在缺中氣之月置閏”,實際上仍保持19年7閏的基本格局,沿用至今。傣歷採用“平朔法”、單月大,雙月小,固定閏九月,比夏曆早3個月,推測系從太初曆脫胎而來。本方案借鑒傣歷,並固定單月小,雙月大,閏六月(大月),以公元19的整倍數為閏年周期,按現行閏年次序,固定在第3、6、9、11、14、17、19年為閏年,但逢公元尾數333、666、000年份所在的19年7閏,免去后“8年3閏”,成為“11年4閏”。本方案月均近似朔望月,年均近似回歸年,固定閏六月,跟寒暑周期基本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