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介鎮

裴介鎮

裴介鎮,隸屬於山西省運城市夏縣,地處夏縣南端,東接瑤峰鎮廟前鎮,南、西連鹽湖區,北與禹王鄉接壤,距夏縣城約16千米,區域總面積61.04平方千米。1949年,裴介鎮境域屬夏縣第三區;1984年9月,由大呂公社改為裴介鎮。截至2018年末,裴介鎮戶籍人口為52924人。截至2020年6月,裴介鎮下轄1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裴介村。截至2018年末,裴介鎮有工業企業32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5個。

建制沿革


1949年,屬夏縣第三區。
1958年,改屬廟前公社。
1959年,屬聞喜縣廟前公社。
1961年,為夏縣大呂公社。
1984年9月,大呂公社改為裴介鎮。

行政區劃


1984年9月,裴介鎮下轄26個村。
截至2011年末,裴介鎮下轄裴介、裴介庄、南衛、北衛、師村、轅村、吉家莊、魯因、西滸、營里、姚村、大呂、小呂、大呂庄、朱呂、四辛庄、牆下、牆下堡、高家埝、毛家埝、石橋庄、陳喬、雙廟、郭村、樊韓王、興郎庄26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裴介鎮下轄18個行政村:裴介村、大呂村、姚村、郭村、小呂村、四辛庄村、朱呂村、石橋庄村、牆下村、永豐村、營里村、西滸村、魯裴介鎮因村、轅村、師村、衛村、陳喬村、韓王村,鎮人民政府駐裴介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裴介鎮地處夏縣南端。

地形地貌

裴介鎮地勢平坦,平均海拔510米左右。

氣候

裴介鎮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無霜期長達210餘天。

自然災害

裴介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霜凍、陰雨、暴風、冰雹、乾熱風等;霜凍災害年均發生3次,主要發生在3—4月,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1年4月1日,涉及26個行政村,受災人口3萬人,受災面積11000畝,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

自然資源

2011年,裴介鎮有耕地41000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裴介鎮總人口510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5810人,城鎮化率31%;總人口中,男性25485人,佔49.9%;女性25515人,佔50.1%;以漢族為主,達50993人,佔99%;有回1個少數民族7人,佔1%。2011年,裴介鎮人口出生率11.4‰,人口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長率4.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36人。
截至2017年末,裴介鎮常住人口為53357人。
截至2018年末,裴介鎮戶籍人口為52924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裴介鎮農民人均純收入5627元。
截至2018年末,裴介鎮有工業企業32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5個。

農業

2011年,裴介鎮農業總產值1.8億元,比2010年增長6.7%,農業增加值0.4億元。裴介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裴介鎮生產糧食20000噸,人均392千克。裴介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油料作物、蔬菜等。裴介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為主。2011年,裴介鎮生產肉類754噸;畜牧業總產值0.35億元。2011年,裴介鎮水果種植面積16900畝,產量30700噸,主要有蘋果、桃。

工業

2011年,裴介鎮工業總產值為0.84億元,比2010年增長5%。

商貿

截至2011年末,裴介鎮有商業網點210個,職工438人。2011年,裴介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0.9億元,比2010年增長17%;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8億元,比2010年增長13.2%。

郵電業

2011年,裴介鎮郵政業務收入為20萬元;電信業務收入為320萬元。
裴介鎮
裴介鎮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裴介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1019人,專任教師70人;小學11所,在校生1989人,專任教師21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159人,專任教師8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裴介鎮有各類科技人才155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640人,經營管理人才310人,技能人才320人,農村實用人才280人。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裴介鎮有各類文化藝術表演團體1個,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27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20人。截至2011年末,裴介鎮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50%。截至2011年末,裴介鎮有中央、省、市、縣等50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數為11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0%。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裴介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8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5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專業衛生人員2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5人。2011年,裴介鎮醫療機構完成診療1萬人次,住院手術360台次,出院病人1300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裴介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13戶,人數1480人,支出188.4萬元,比2010年增長25%,月人均100.52元,比2010年增長21%;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33人,支出26.6萬元,比2010年增長2.4%;農村醫療救助69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92人次,共支出30.03萬元,比2010年增長31%;農村臨時救助2060人次,支出4.5萬元,比2010年增長22%。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裴介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8千米,投遞點1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征訂報紙3000份、期刊0.15萬冊;有固定電話用戶1500戶,行動電話用戶9400戶。

供電

截至2011年末,裴介鎮有35千伏變電站1座,有主變壓器2台;綜合電壓合格率97%,供電可靠率99%。

交通


截至2011年末,裴介鎮有縣鄉級公路3條,總長22千米。裴介鎮有209國道和太三路(太原至三門峽)交織成一個交通樞紐,三條鎮環油路通往各村,101路和102路公交從裴介經過。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裴介鎮因該地為春秋晉國名臣介子推的故里而得名。
重大事件
周定王元年(前606年),在外流亡了19年的重耳回晉國繼承王位為晉文公,大宴群臣,封賞隨從。然而,在受獎的群臣中,晉文公重耳卻忘了對有恩於他的介子推。但此時介子推由於看到晉文公登王位就忘卻老臣,同僚爭官爭功,深感厭惡,便伴著老母隱居到綿山。晉文公派了諸多使臣請他,他都不回。於是便親往綿山去請,介子推聞之,便隱居到山林更深處;晉文公見請不回,便生一計,對手下人說;“把山上草木,焚燒三面,留一面出口,逼他下山。“但是熊熊烈火燒了很久,終於沒見到介子推的身影,直到大火熄滅,才尋見介子推母子相抱的焦屍。晉文公看到這副慘景,失聲痛哭,追悔莫及。
為了感念介子推的救命之恩和忠誠,晉文公封綿山為“介山“。下令該處鄉民每年清明節時三天內不準生火做飯,在山下的田地上祭祀介子推,以示紀念,后謂之“寒食節“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