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台
紫荊台
紫荊台位於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劉振屯鄉紫荊台行政村,地處淮陽縣城南 9km 處,.這裡文化積澱厚重,是著名的淮陽縣七台八景之一。這裡交通便利,省道淮富路,縣道 102 線,紫荊大道穿境而過。
紫荊樓位於龍都淮陽南25里處,因台上盛長一棵高大的紫荊樹而得名。是淮陽名勝“七台八景”中著名的“七台”之一。
關於紫荊台的傳說,始見於南朝吳均的志怪小說集《續齊諧記》: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議分財。生資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荊樹,共議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樹即枯死,狀如火燃。真往見之,大驚,謂諸弟曰:“樹本同株,聞將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勝,不復解樹。樹應聲榮茂,兄弟相感,合財寶,遂為孝門。真仕至太中大夫。
相傳京 兆田真兄弟三人就居住在古城淮陽紫荊台下。如今在淮陽紫荊台村依然流傳著田氏兄弟“三人哭活紫荊樹”的故事,和《續齊諧記》中所記載的故事情節略有出入。講的是古時候紫荊台原名叫田家灣,那裡有一位名叫田樹的人不希望三個兒子分家,臨終前立遺囑:若要分家,除非家中那顆紫荊樹枯死了,否則,兄弟不許分家。後來三兒媳進門后,起了分家的想法。但無奈上輩有遺訓,便起了惡念,就用滾燙的開水澆死了紫荊樹。三兄弟聽說紫荊樹死了,想起老父親臨終遺言,一個個撫樹嚎啕大哭,忽然間一陣大風,風沙瀰漫,天昏地暗。而等大風過後,那顆紫荊樹忽然間神奇的復活了,依舊枝繁葉茂。於是三兄弟依然在一起過日子,誰也不再提分家的事情了。這故事後來還有續集,就是說三媳婦見家沒有分成,十分怨恨,把怒氣撒到老灶爺那裡,埋怨老灶爺水燒的不熱,便將一盆熱水潑在了老灶爺的畫像上。後來老灶爺告狀告到玉皇大帝那裡,玉皇大帝派雷神將三媳婦雷劈了,三媳婦終於惡有惡報,得到了應有的下場,被上天懲罰了。
這故事廣泛流傳,反映了在古人重視血緣親情,以多代同堂為榮的傳統。據紫荊台當地人說,後來田氏族人離開田家灣四散到各地。如今淮陽的新站、太昊陵南邊的田灣村還有田氏族人的後裔。由於田氏兄弟的故事,紫荊樹和紫荊台由此傳為佳話。
紫荊樹的神奇傳說,特別是紫荊樹故事本身所蘊含的骨肉親情,使其成為歷代文人墨客筆下長吟不衰的題材。
顛沛流離中,漂泊的心中有幾多牽掛。風吹紫荊,落花無數。讓憂鬱的詩人睹物思親。昔日朝夕相伴的手足情深像沒有歸處的落花一樣一去不復返了。如今骨肉分離,收到親人的一點音信,淚如雨下。
紫荊花開,一枝枝,一匝匝,如染、如畫。看那一簇簇的花朵緊緊相擁,在春光里燃燒起如火如荼的激情。花影中你是否感受到了遠方那期盼遊子歸去的雙眼,感受到故園洋溢著的那親情的淡淡的溫馨?
紫荊把根深深扎百姓人家的庭院中,一直是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象徵。那風中搖曳的心形的綠葉是它跳動的心臟。裡面有綠色的熱血在奔騰。那花一簇簇緊緊相擁飽含滿腔深情。此外紫荊的樹皮和花梗還有藥用價值。據本草綱目記載有解毒、消腫、破瘀血等的功效可用作外科瘡瘍葯。紫荊有很強的親和力,就像我們的兄弟姐妹,心心相印,手足情深。
紫荊台的神奇傳說和歷代文人墨客的吟詠,已經將紫荊的特別文化內涵融入滄桑的歷史,進而成了中華民族團結和諧的象徵。1999年香港回歸祖國后,將“紫荊花”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和區徽的標誌性圖案。這其中,無不飽含著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
晉代詩人陸機著名的《豫章行》曾經提到過這顆不同凡響的紫荊樹:
泛舟清川渚,遙望高山陰。
川陸殊途軌,懿親將遠尋。
三荊歡同株,四鳥悲異林。
樂會良自古,悼別豈獨今。
寄世將幾何,日昃無停陰。
前路既已多,后途隨年侵。
促促薄暮景,亹亹鮮克禁。
曷為復以茲,曾是懷苦心。
遠節嬰物淺,近情能不深。
行矣保嘉福,景絕繼以音。
詩中“三荊歡同株”的典故即出自淮陽紫荊台。“三荊歡同株,四鳥悲異林。”的佳句至今為人們所傳誦。
竇蒙《題弟臮〈述書賦〉后》:
受命別家鄉,思歸每斷腸。
季江留被在,子敬與琴亡。
吾弟當平昔,才名荷寵光。
作詩通小雅,獻賦掩長楊。
流轉三千里,悲啼百萬行。
庭前紫荊樹,何日再芬芳。
讀兄弟的文字,多少舊事重上心頭。詩人思鄉不止的心不能平靜。真想問問庭前紫荊樹哪一天能用美麗的芳影來裝點我斷腸的心緒?
杜甫的《得舍弟消息》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風吹紫荊樹,色與春庭暮。
花落辭故枝,風回返無處。
骨肉恩書重,漂泊難相遇。
猶有淚成河,經天復東注。
唐代著名詩人李白《上留田行》有句:
田氏倉卒骨肉分,
青天白日摧紫荊。
交柯之木本同形,
東枝憔悴西枝榮。
提到紫荊台田氏兄弟分家的故事,用以激勵後人兄弟團結,共向美好。“紫荊”從此成了親情、團結、和睦的象徵。紫荊樹成了“兄弟樹”,紫荊花也被人稱之為“兄弟花”。
民間傳說和古代寓言本來是托物明理,設言寄意。在歷代古書中,幾乎隨處可以找到先祖們關於家庭友愛,骨肉相親的囑咐和告誡。而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歷盡苦難卻風吹不散,雨打不散,這種舉世獨一無二的凝聚力和親和力,實在得益於民族文化經久不息的熏染與陶熔。
田氏兄弟感人的故事使“紫荊樹”成了一棵“義”樹。而這恰恰符合儒家的“仁義之道”,所以歷史上廣為傳頌。由“紫荊樹”而及“紫荊台”、“紫荊花”。“紫荊”因其特有的文化內涵常被用來比擬親情,象徵兄弟和睦、家業興旺。於是寫手足親情的詩歌里它便成為思念親人的知音。成為歷代文人墨客筆下吟唱不息的主題。
韋應物《見紫荊花》:
雜英紛已積,含芳獨暮春;
還如故園樹,忽憶故園人。
落英繽紛,那一地的紫色花瓣,讓遊子心頭再次湧上思歸、思念故里的感情。著墨不多卻透視出款款深情,感人至深。那故園的紫荊花此時該也是如此的光景了吧,久違的故人在家鄉是否別來無恙?紫荊春愁,唯有感慨萬千而已。